《谈艺录》一书启发读者通过艺术来表达生活,表达内心的情感。在回望中国古代艺术家创造的灿烂艺术的同时,也能感受到现当代艺术家创造出的能震撼我们心灵的作品,并了解创造背后的故事。
2014年《南方都市报》“大家访谈”新开辟的“谈艺录”系列将视线投向国内的艺术,包括绘画、当代艺术、收藏、艺术史等领域,以深度访谈的形式回溯国内艺术名家的成长、成名、创作往事,兼及他们艺术观的表达以及艺术上面临的困惑等。希望通过这一个系列,部分地展现艺术家们的艺术之路,并由此管窥艺术家群体的生态以及中国艺术的发展现状。本书即为从这些名家访谈录中摘录数篇,集结成书。
韦力:藏书是对雅文化的亲近
黄 茜
韦力,1964年生人,藏书家,被认为是中国民间收藏古籍善本最多的人,收藏有七万余册古籍善本。现为故宫博物院兼职研究员、中国嘉德等数家拍卖公司学术顾问。著有《古书收藏》、《书楼寻踪》、《芷兰斋书跋初集》、《芷兰斋书跋续集》、《古书之美》(合著)等。
韦力的藏书楼位于京城西南四环的僻静小区。五百平米的书房,由两套寓所合并而成。室内陈设简略,不用水火,没人时断电断气,为了防盗,安装了红外线扫描装置。主人韦力极为慷慨,取下价值高昂的书籍任记者翻阅,并不怕污损了古纸脆薄的经纬。每部书附有专属的小小名签,注明丛部、书名、作者、版本、册数和纸张。比如明代汪廷纳撰《坐隐先生全集》三种十八卷,名签上写着:“‘自著’类,明万历三十七年汪氏环翠堂刻本,竹纸,一五八册,芷兰斋藏。” 韦力介绍,这部书的稀见之处,在于刊刻了中国首张版画,用到传统水墨各式线条和皴点。另一部明内府彩绘本《春秋五霸列国志传》,页内插画由矿质颜料绘成, 历经数百年依然神采宛然,艳丽无比,令人惊叹。
韦力藏书讲究“四部齐备”,同时杂而且专,侧重活字本、稿抄校本、殿版书、碑帖和印谱。韦力藏书不为“转鬻计”,他藏而不卖,收书纯粹出于天然的喜爱之情。三年前,他开始为自己的藏书撰写书跋, 结集为《芷兰斋书跋初集》和《芷兰斋书跋续集》出版。对韦力而言,藏书并非“单纯冷静的学术研究”, 而是“对传统文化、雅文化切肤之感的体验”,“今天各种雅的东西,人们都会去亲近它。孔子曰‘富而好礼’。一个人活到酒饭足之后,会本能地产生出思想,产生出对自身文化的肯定。这种肯定的表现方式,即是对本民族传统文化的庋藏”。
韦力是商人,也是藏书家。从商或许是“俗事”,藏书却是“大雅”。问起“芷兰斋”室名的由来,韦力说:“有个朋友来我家,说‘你这里一屋烂纸’。‘烂纸’二字调过来,谐音‘芷兰’。我记起范仲淹《岳阳楼记》里有‘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的句子,就把藏书楼命名为‘芷兰斋’。”大俗与大雅,总能在他这里巧妙置换。
收藏古籍善本逾七万册
南都:你的藏书楼有藏书多少册?
韦力:我到今天为止不知道确切数字,一直陆陆续续收藏,没有做过系统统计。2003年,因为非典出不了门,我发誓要把自己的书目编出来。一边编书目,一边写提要。这件事做到今天,大约做完了四分之三。总数没有算出来,现在统计到了七万多册。
南都:这么多的藏书,大致分为几个类别?
韦力:我藏书的分类比较杂,并不专藏一类,而是以“四部齐备”(中国古籍分经、史、子、集四类,称“四部”)为追求。当然也有侧重。首先是收藏活字本。中国是活字发明国,但中国流传下来的古书,百分之九十五以上是刻本,真正的活字本只占百分之一到百分之二,比例极低。因为很稀见,我把它当作专题来收藏。我这里活字本有九百多部,是国内藏活字本最多的地方。
编者絮语 1
巫鸿:艺术的评价不能靠市场决定 陈晓勤 1
许礼平:收藏完全随缘,志向仍在出版 颜 亮 22
韦力:藏书是对雅文化的亲近 黄 茜 43
艾轩:中国油画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黄 茜 65
戴敦邦:我很满足于做一个民间艺人 颜 亮 85
孙晓云:中国人对书法的审美融入骨血 颜 亮 106
林墉:将来会有人看出我的画的价值 颜 亮 127
朱良志:文人画背后有一种独特的语言
系统 李昶伟 147
石守谦:宋画是东方的“文艺复兴” 黄 茜 168
郭莽园:我是“野生”的画家 高 远 189
方力钧:我只是真实地表达自己 黄 茜 208
罗中立:坚持自己的根土才能有好收成 黄 茜 228
邱振中:是书法家,也是当代艺术家 颜 亮 247
许江:把“50 后”的肉身和精神都画进
葵中 黄 茜 267
后 记 刘炜茗 287
温馨提示:请使用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