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区域经济增长效率格局及其变化趋势研究》:
(一)经济效率的理论内涵与技术效率提出的理论背景
效率概念的应用范畴很广泛,经济学范畴的效率标准或经济有效率泛指经济活动中资源没有浪费或是资源配置最优。在此概念框架下,抽象的理论研究成果更多地局限于反映广义的资源配置效率问题,对于能否实现经济上有效率的原因主要有三种代表性观点:一是传统的以完全理性人为假设前提的新古典经济学认为,经济的非效率或低效率是暂时的,可以通过优化资源配置实现经济有效率;二是新制度经济学认为,由于交易费用的存在导致企业在生产可能性边界以下生产,造成资源浪费,交易费用在企业间差异很大,这引起企业间存在效率差异,从而导致总体上并不能实现有效率;三是以有选择的理性人假设为前提的X非效率理论认为,达不到资源配置最优的原因很多,其中,企业组织内部管理、雇员的工作积极性是主要因素,资源配置的低效率对经济效率水平的影响并不像想象得那么严重或是其影响较小(Leibenstein,1966)。
理论上的经济“有效率”状态在现实的经济活动实践中是难以达到的,因为在企业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利益冲突、各种社会资源配置的效率异质性以及企业内部资源与外部资源交换的时滞效应等因素作用下,即使在厂商所使用的生产技术处于稳定不变的状态下,厂商也难以实现经济运行的完全“有效率”。而且,在现有条件下无法统计生产与销售过程的各个环节的实时投入与产出数据,在实践中就难以测度理论层面所探讨的经济“有效率”水平。广义的资源配置效率描述既不能反映与经济活动内容紧密相关的经济效率的主要构成,也难以构建科学的测算模型与适用方法。同时,由于经济活动存在明显的多样性、复杂性与关联性等特征,在不同的经济领域内或研究视角下效率表现形式与其高或低的原因也不尽相同,如生产领域内涉及生产效率,资源配置领域涉及配置效率,投资领域涉及投资效率等,因此,探讨能够可测算的反映生产活动中经济效率的主要构成就成为60余年来经济效率研究领域的主攻方向,在理论与测算方法方面形成了大量的研究文献。
(二)技术效率及其分解
针对上述关于经济效率晦涩而难以量化的理论解释,法瑞尔(Farrell,1957)首先运用无差异曲线图,以技术效率概念来解释经济效率的内涵,分别阐释了技术效率、规模效率、结构效率或资源配置效率的具体含义。他认为在其他条件不变情况下技术效率是指“既定产出与要素投入组合条件下技术上最低与实际的要素投入水平之比”或“给定要素投入条件下实际产出与技术上有效率的最大产出水平之比”;认为规模效率、结构效率也是技术效率的重要构成,规模效率是指要素实际投入规模与最优规模之比,后又被称为规模报酬收益率;结构效率是指要素投入在企业间配置状况对产业的投人一产出效率所造成的影响,后被称之为资源配置效率;并指出衡量企业生产技术或产出的生产函数是对若干样本企业生产技术的最优估算(即估算出了若干企业的总体生产前沿面),并不能真实反映每一个企业的潜在最大产出或生产前沿面。因此,其对技术效率的总体评价具有相对性,而且,法瑞尔(Farrell,1957)对技术效率测算框架的探讨是在苛刻的假设条件下予以分析的,难以广泛适用。在此基础上,法瑞尔和洛弗尔(Fare&Lovell,1978)指出生产函数反映了投入与产出的技术水平或生产前沿面,在利用最小二乘估计(OLS)法分析了投入要素集与产出集的生产函数关系后提出了相比法瑞尔(Farrell,1957)分析框架更为一般化或更实用的测算范式,认为技术效率是企业在整个投入与产出过程中的经济效率而非生产效率,测度技术效率的重点应是合理地确定(企业)生产前沿面(即生产可能性曲线)。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