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四十年改革开放的探索实践,我国的宏观金融调控体系初步形成,所取得的成绩有目共睹。然而近年来,伴随着我国经济总体运行进入经济转型阶段以及国际经济利益格局的巨大改变,中国经济发展中长期存在的一些深层次的矛盾日益凸显,新的问题逐步滋生,主要体现为:经济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遭受持续的外部压力的冲击;自身不断强大后的定位等。加快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处理好我国快速融入经济全球化与国内经济平衡发展的关系,成为我国当前经济发展面临的最紧迫的任务。要实现国家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我国宏观金融管理必须要做到调控的“针对性、灵活性、前瞻性和协调性”。而在这些方面,我国宏观金融调控暴露出很多不足和问题,有些甚至是很严重的。因此,宏观金融调控的进一步深化改革也自然成为我国经济转型成功的保障。
黄宪主编的《中国宏观金融调控体系研究--基于针对性灵活性前瞻性和协调性的视角》首先系统总结了以经典货币政策理论为核心的宏观金融调控理论的范式及演变,考察了2008年金融危机后非常规货币政策的理论地位以及宏观金融调控工具的实施和效果。然后根据“针对性、灵活性、前瞻性和协调性”的原则,分别从以货币政策为代表的宏观金融调控的最终目标、中介目标、操作工具的创新和传导渠道的变化四个方面给予了深入的理论研究和机理分析,系统总结了四十年来我国宏观金融调控的特点、规律和效果。最后根据金融环境变化,从客观的学术视角对如何完善宏观金融调控体系的设计进行了展望,并提出了政策建议。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