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师思与反思--近代民族国家进程中的师范教育思想流变
0.00     定价 ¥ 55.00
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
此书还可采购1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ISBN:
    9787030451026
  • 作      者:
    作者:林李楠
  • 出 版 社 :
    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5-06-01
收藏
内容介绍
  《师思与反思:近代民族国家进程中的师范教育思想流变》是一部系统研究中国师范教育思想演进的教育史学专著。作者立足于师范教育和大教育的关系,同时注意从社会、政治等多维视角与师范教育的思想史料互参互证,对近代以来师范教育思想史的核心命题予以系统探索和诠释。在《师思与反思:近代民族国家进程中的师范教育思想流变》,将近代师范教育思想史分为三个主要阶段,并就三个阶段师范教育的制度建设和观念变革展开论述。
展开
精彩书摘
  《师思与反思:近代民族国家进程中的师范教育思想流变》:
  第一章 引言
  一、问题的提出
  现代汉语“师范”一词系来自日语。古汉语中也有师范一词,原义是“学习的模范”。西汉杨雄在《法言?学行》中说:“务学不如务求师。师者,人之模范也。”最早把“师范”二字并用的,见于《后汉书?文苑传?赵宣》。内云:“学成师范,缙绅归慕”,引申为动词“效法”,如《文心雕龙?才略》“相如好书,师范屈宋”。该词传到日本后,成为日语中的“汉字”,其义大致与古汉语同。1868年明治维新后,日本学习西方设置专门的师资养成机构,名之曰“师范学校”。19世纪70年代,黄遵宪在《日本杂事诗广注》中将其介绍回中国,后渐流行。
  1840年之后,西方列强用坚船利炮撞开了中国尘封已久的国门,古老的帝国从此面临着“千年未有之变局”。为了回应西方冲击,中国不得不“师夷长技以制夷”,卷入了现代化的洪流之中。在当时的先进士大夫们看来,中国的典章文物远在西入之上,中国的不足仅在“奇技淫巧”等器物层面。为此,他们发起了洋务运动,幻想通过对西方先进科学技术的学习和利用,来挽救奄奄一息的清王朝。教育方面,他们在沿袭传统体制的前提下,兴办了一批洋务学堂,希望藉此造就一批精通“西语”、“西艺”的“异才”,以适应洋务活动的需要。这样,1862年京师同文馆成立,拉开了中国教育早期现代化的序幕。此后,二十余所洋务学堂陆续开办,史称“洋务教育”。中国师范教育就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发展起来的。
  如果说思想是时代变迁的洞察和先声的话,那么思想史则是时代变迁的回顾、反思、检讨与前瞻。自1897年盛宣怀创立南洋公学师范院以来,中国师范教育已走过余年的历史。在此进程中,中国师范教育经历了艰难的、模仿、创新、变革的数阶段,可谓一波三折,屡败屡战。其对中国教育的贡献固然功不可没,但就其自身发展进程而言,有诸多值得深入探究与反思之处。
  作为一个“思想史”的研究计划,本书将主要以近代以来师范教育思想的演化变迁为主线,探讨有关思想史演进变迁过程中,表现在不同阶的师范教育思想的内涵核心特征。本书主要探索了中国师范教育发展中的几个核心命题,即:①为何培育师资;②如何培育师资;③培育何种师资;等等。考察整个中国师范教育发展的思想史,实际上在历史的不同阶段,对上述几个核心命题的解答,都有不同时代的特征、优长与局限性。本书将立足于近代以来师范教育思想演进的脉络和史实,力求对上述问题进行研究,以期为当今师范教育的发展提供借鉴。
  二、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史学著作虽然必须基于真实史料而作,但史学从来都有以古鉴今、以古讽今的意旨。因此,即便针对同一时期、同一事件甚至同一人物,不同角度的研究者也会有路线之争、方法论之争,甚至还有意识形态的体现,如此种种,不一而足。正是因此,随着社会和时代的变迁,不同人物、不同历史事件甚至完整的历史都需要进行不断的再认识。作为研究者来说,一方面力求恢复史实的本真之处,与此同时,还要站在后世的立场上,去关怀和整理这百年史,以求生产于近日有益的理论和规律性。因此,有必要在研究之前,对前人相关研究成果加以整理和比较。
  自1910年柳诒徵著成《中国教育史》刊行后,中国教育史学科逐渐确立了在学术界的独特地位。嗣后民国开始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结束,中国教育史学科经历了发展、兴盛到停滞的周期。尤其是1919年“五四运动”后,出现了中国教育史学科的第一次研究高潮。据《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卷》记载,仅各类出版著作即达60部以上,其中既有教材也有专著,既包括通史,也有编年和史料研究;表现在研究方法上,运用西方教育科学和史学理论,尤其是马克思主义的研究专著均有发表。例如,陈宝泉的《中国近代学制制度变迁史》、陈启天的《中国新教育思潮小史》、王凤锴的《中国教育史大纲》、陈青之的《中国教育史》、余家菊的《中国教育史要》、周谷城的《中国教育小史》、陈东原的《中国教育史》、毛邦伟的《中国教育史》、陈东原的《中国科举时代之教育》、陈翊林的《最近三十年中国教育史》、舒新城的《近代中国教育史料汇编》、《中华民国之教育》等。这些研究成果均可看作此时的代表作。
  总体来看,中国教育史理论的提出、教育史资料的整理、研究领域的开拓都是这一时期的显著成就。但由于国家动荡、教育不振,对于师范教育思想史来说,没有形成专门的论著,这些先行者们对于近代师范教育思想的关注主要在于教育的制度层面,即便出现教育思想的研究,也并不系统,甚至比较零散。当然,对他们来说师范教育作为制度的引进,尚不过是三四十年前的事情,而师范作为学制系统的重要部分,则是更加晚近的事情,因此,整理出近代师范教育思想史的脉络也是不切实际的奢望。此外,20世纪20年代开始的是否专设师范教育的争论,最后以不专设师范而告终,关于师范是否应专设之争早已有之,但在20世纪20年代要求取消师范教育的观点占了上风。时人某总结取消理由有八:第一,师范学校程度太低,不足应高深学问研究的要求;第二,师范教育独立,经济上很不合算;第三,师范学制是抄袭日本,现在不应仍袭此制;第四,现在的师资缺乏,应赋予综合大学以养成师范人才的责任;第五,师范学校太专门,与普通文化知识不能接近;第六,师范毕业生的成绩与普通学生并无差别,何必多此机关;第七,独立的高等师范,设备必不能完足,如归并大学,则可有完满的设备;第八,有志上进的青年多不愿入师范,如改为普通性质,则必可多收集人才于此途。在此影响下,各地独立的师范学校纷纷归并于中学,师范生公费待遇亦随之取消;高等师范学校除北京高等师范学校改为北京师范大学外,其他高等师范学校或升格为大学,或归并于大学。1929年,南京国民政府召开的第一次全国教育会议仍然强调“谋教授、设备之经济,学生择业之便利,兼为师范学生获得丰富之陶融起见”,师范学校无须独立。1931年,国联教育考察团在中国考察后也提议,中学教师所受训练根本与大学教育相同,因而培养师资的任务“应由大学中之文学院与理学院负担之”。1932年10月,教育部提出“将现行师范教育一律取消”的意见。同年12月,国民党中央组织委员会在国民党四届三中全会上提出了“师范教育不应另设专校”、“国立北平师范大学应立即停办”的提案。对于师范教育思想史的忽略,恐怕也会有此因素的作用。以舒新城《近代中国教育思想史》为例。舒新城是中国近代教育史上富有传奇色彩的教育家,在中国近代教育史研究方面,舒新城梳理和编写了较为系统的近代中国教育史资料,并在此过程上形成独具特色的《近代中国教育思想史》等著作,为中国近代教育史学科建设做出了十分重要的贡献。堪称划时代意义的代表作中,师范教育思想的相关论述并没有占据一席之地。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教育史研究随之得以重启,这引发了持续至今30年的研究高潮,这也可以看做是中国教育史研究的第二次高潮。1979年底,人民教育出版社先后出版了《中国古代教育史》(毛礼锐)、《中国近代教育史》(陈景盘)、《中国历代教育制度》(顾树森)、《中国古代教育文选》(孟宪承)的系列成果。此后,中国教育史学界将注意力集中在教育思想和教育制度研究上。在人物教育思想方面,对孔、孟等先秦诸子,汉唐的董仲舒、韩愈,宋明朱熹等理学教育家,近代康有为、严复、梁启超、陶行知、梁漱溟及杨贤江、恽代英等的研究都全面展开。在教育制度研究问题上,从不同角度对古代教育制度、历代文教政策、科举取士制度、书院制度、近现代学制都进行深入研究,并形成大量研究成果。著述之繁富,史料之浩瀚,观点之荟萃,都远远超过前代。限于篇幅,本书择其中与本研究关系密切的几部(类)代表性著作加以综述。
  其一为以20世纪80年代毛礼锐、沈灌群主编的《中国教育通史》六卷本为代表的教育通史类著作。在《中国教育通史》第4、5卷中,关于近代师范教育思想散见于卷帙之中。例如,对清末师范教育进行论述时,引1896年梁启超《变法通议?论师范》一文中对师范教育的倡导,继之有盛宣怀、张百熙、张之洞等开明官僚亦主张创办师范学堂。
  自近代新学教育思想开始,分别总结评析了近代以来的农民革命教育思想、洋务教育思潮、维新教育思潮、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派的教育思想、女子教育思潮、留学教育思潮、教会教育思潮、西方教育科学的传入。在各类教育思潮中,也有关于师范教育思想的文字。
  其二以马啸风、崔运武等研究者为代表的师范教育通史类研究专著。其中,《中国师范教育史》(马啸风)、《中国师范教育史》(崔运武)是近年来师范教育史少有的专著,对清末以来至新中国成立这段时间内的中国师范教育发展历程予以脉络清晰的关注和整理。尤其是在这两本著作中,对清末师范教育的启蒙思想均着墨甚多,系统论述了洋务和维新教育家梁启超、郑观应、盛宣怀、张之洞、张謇等的师范教育设想和主张。此外,1989年出版的杨之岭、林冰、苏渭昌的《中国师范教育》(英文版),在Chapter One:Historical Background中,专辟一节对清末师范教育进行描述,多处提及梁启超等对师范教育的倡议。但由于其属于介绍性的“说明文”而非专著,因此在“思想”方面的参考价值也属有限。
  其三是以人物师范教育思想和校史为代表的专门史著作。近年来,随着教育史学科的壮大,在人物史、地方史和校史等研究领域出现了一大批值得重视的研究成果。例如,《徐特立师范教育思想》、《论陶行知师范教育思想》、《陶行知师范教育思想实践》、《浙江师范教育》、《福建师范教育史》、《济南师范学校百年史》等。这些著作虽然成书较晚,但是在史料搜集与整理、文献的阐释、思想的挖掘与发挥方面毫不逊色。但限于专门史的体裁,这些研究或缺乏宽泛的视野,难以与近代以来的师范教育思想总体演进的脉络趋势相呼应;或专注于制度建设,忽视教育思想的阐发。
  除了上述著述之外,本书为能客观而全面地展示近代以来师范教育思想的发生和发展状况,在搜集资料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教育史学界对包括师范教育在内的史料搜集与整理的工作,如舒新城编的《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陈学恂主编的《中国近代教育文选》、李友芝编的《中国近现代师范教育史资料》、陈学恂主编的《中国近代教育史教学参考资料》、顾明远主编的《教育大辞典?师范教育分册》、宋嗣和韩力学主编的《中国师范教育通览》、陈景盘和陈学恂主编《清代后期教育论著选》、朱有瓛等编的《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教育行政机构及团体》、琚鑫圭等编的《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实业教育师范教育》、张瑞藩和金一鸣编的《中国学术名著提要?教育卷》。
  所谓历史研究必然是今人对过去的评价和判断,因此处在不同时代的研究者往往也具有不同的眼光和视角。近年来师范教育的史学研究,也需要不断开阔胸襟和视野,去看历史色彩浓厚的人和事。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中国社会越来越趋近于宽容与多元,这为史学研究又提供了许多新的机会。以康有为、梁启超、盛宣怀、张謇等研究为例,对其的评价和认识也逐渐脱离原来的阶级论调,转而强调其在积极的、正向的作用。上述这些研究成果奠定了本书研究的理论基础和基调。但是,这些研究成果也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具体说来,一个是科学化、理论化、从教育自身逻辑探索其内在规律的研究做得还不够,往往是脱离了思想相互交锋、学习、批判、借鉴过程,局限于文献资料的表面含义,而不能充分地挖掘深刻内涵,并且难以将时代变迁、制度革新和思想演进之间建立起合理的联系;另一个是,在教育人物、事件及思潮评价标准方面,大部分作品还存在着过于重视政治尺度而忽视多元化标准,过早作定性的判断而忽略教育学科自身价值的问题。本研究将在吸取各研究优长之处的基础上,力求在这两个问题上能够有所突破和创新。与此同时,本研究还计划在写作中加强思想演进与社会变迁、制度变革的联系,强调从制度和时代变迁看人物思想演变;力求能坚持兼容并蓄的原则,反映不同流派甚至政治派别思想的交锋、碰撞;在研究思想家的言论同时,同样重视媒体报章、社会舆论的言论走向。
  ……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引言
第二章 维新与新政时期:近代师范教育思想的萌芽与准备
第一节 新教育发展与师范教育思想的萌发
第二节 新政时期代表性的师范教育实践、思想与主张

第三章 北洋政府时期:近代师范教育思想的奠基与初步发展阶段
第一节 教育的“民主化”与“国家化”:近代师范教育思想的破题
第二节 实用主义教育传播与新教育运动:“民主”与“科学”
第三节 师范教育学制独立与合并的争论
第四节 近代师范教育思想的初步发展:教育家及其教育思想

第四章 南京政府时期:近代师范教育思想的终结与裂变阶段
第一节 师范教育指导思想上的集权与专制
第二节 重压下前行:师范教育独立与存废的再次争论
第三节 师范教育思想家群体的形成:近代师范教育思想的终结(一)
第四节 陶行知“生活教育”师范教育思想的探索与创新:近代师范教育思想的终结(二)
第五节 新民主主义师范教育的思想萌芽:近代师范教育思想的终结(三)

第五章 反思、结论与讨论
参考文献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