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澍是我国古代与近代之交杰出的改革家,是当时经世派的领袖、洋务派的先声,湖南近代人才群体崛起的先导。《陶澍传——从山乡农民后代到大清干国良臣》从多个角度展现了一个真实而富有传奇色彩的陶澍。全书共分五章,第一章陶澍出山,详细介绍了陶澍从求学到考取功名的过程及家庭情况;第二章到第四章分别介绍了政治家陶澍、改革家陶澍和教育家陶澍,史料详实,观点准确,评价客观;第五章专门叙写了学者陶澍,以展现他在哲学、史志学、族谱学、考据学及诗歌创作和文学研究方面的成就。这是一部偏重学术考证,兼顾对人物、事件评价的人物传记,创作态度严谨,内容丰富,文笔流畅,对研究陶澍具有积极意义。
第二章 政治家陶澍
第一节 从七品京官到干国良臣
陶澍从嘉庆七年(1802)中进士,进入翰林院,到嘉庆二十四年(1819)任川东兵备道的17年中,有1年请假回乡,3年丁忧离职,其余13年一直在北京为官,先后任翰林院编修、国史馆总纂(编修)、翰林詹事、江南道监察御史、陕西道监察御史、巡视中城、户科给事中、顺天乡试内监试官、吏科掌印给事中、丁丑科会试内监试官、都察院稽查储积仓银库颜料库事物、戊寅科顺天乡试巡墙官、巡视东城等官职。中间有两次出京外任,即嘉庆十五年任四川乡试副主考、嘉庆二十一年奉命巡视江南漕务,两次外放的时间约1年。嘉庆二十四年被任命为川东兵备道,是年夏离开北京,此后一直在四川、山西、安徽、江西、江苏等省任地方官职,直至两江总督。
一、京城奋斗十三个春秋
嘉庆九年(1804),陶澍从家乡回到北京翰林院。翰林院从唐朝开始设立,初时为具有艺能人士供职的机构,自唐玄宗后,翰林分为两种,一种是翰林学士,供职于翰林学士院,一种是翰林供奉,供职于翰林院。翰林学士担当起草诏书的职责,翰林供奉则无甚实权。晚唐以后,翰林学士院演变成了专门起草机密诏制的重要机构,有“天子私人”之称。在院任职与曾经任职者,被称为翰林官,简称翰林。宋朝后成为正式官职,并与科举接轨。明以后翰林原来的职责被内阁等代替,翰林院成为养才储望之所,翰林负责修书撰史,起草诏书,为皇室成员侍读,担任科举考官等。地位清贵,是成为地方官员以至阁老重臣的重要途径。各朝各代,翰林始终是社会地位最高的士人群体,集中了当时知识分子中的精英,社会地位优越。因此,入选翰林院被称为“点翰林”,是非常荣耀的事情。翰林学士不仅致力于文化学术事业的传承,更踊跃参与政治,议论朝政。由科举至翰林,由翰林而朝臣,是科举时代士大夫人生最美好的理想。
嘉庆九年冬,陶澍与嘉庆七年同科进士朱珔、顾莼、吴椿、夏修恕、洪介亭发起成立消寒诗社。“消”,可作减削、耗费解;“消寒”,意在共同消磨、消遣寒冷的冬天。成立诗社的目的是以文会友,联络感情。第一次集会在朱珔家的双槐书屋举行,以赏菊为诗题,陶澍的诗题是《消寒第一会,朱兰友邀同洪介亭、顾南雅、吴退旃、夏森圃,双槐书屋赏菊》:“连日西风如发覆,催放堂前金色菊。诗人速客展重阳,一樽对花巾不漉。入席杂坐礼数宽,尔汝脱尽儒生酸。袖中赋草出新制,颜弓宛转同传观。下酒直与汉书似,花底开函真可喜。封姨回袖拂帘栊,万点奇香生卷里。浊贤清圣不计觞,酒后耳热声欢扬。十指突出小肉阵,人影摇动红烛光……”几个同年好友在一起,饮酒谈笑,吟诗赏菊,场面极其活跃,潇洒自由。消寒诗社后来改名宣南诗社,是清嘉道年间规模最大、时间最长、影响最深的诗社。但诗社组织松散,活动时聚时停。成员为居住在京城的下层官员和知识分子,大多有进士出身,有一定的社会地位。陶澍是诗社的核心人物,是诗社的发起人、召集人、领导人之一,后来又是诗社的经济支持者。通过诗社,陶澍团结了大批有识之士、有用之才。
嘉庆十年(1805)四月,翰林院举行散馆考试,陶澍的成绩优秀,授翰林院编修。翰林院的主管为掌院学士,正二品,已是朝廷重臣,其属下有侍读学士、侍讲学士、侍读、修撰,分列四至六品,编修是七品官,其下还有典簿、待诏等,则是八、九品。翰林院相当于皇帝的秘书机构,编修的主要工作是诰敕起草、史书纂修、经筵侍讲。所谓“诰敕起草”,就是为皇帝起草诏书、命令等文件,有利于编修了解政务,增加阅历,熟悉国家事务,从而培养其处理政事的能力。“史书纂修”,则有助于编修提高学识,饱览史料,通过对前朝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以及轶闻典故的了解,而更加增长见识,博学广闻。“经筵侍讲”,实际上是给皇帝、皇族讲课,更与皇帝形成亦君臣亦师生的关系,使编修在院期间能与皇室亲近,日后为官主政时则易于启沃君心,获得升迁的机会。此外,翰林官有着更多的亲炙鸿儒、接近权要的机会,又能阅读邸报,参加重要会议,便于对朝廷大局、时事政策获得具体而深入的了解。这些都使编修们能不断积累政治学识和办事经验,故翰林院是培养和储备人才之场所。陶澍对入选编修之事十分欣喜,充满期望,他在《乙丑四月二十日散馆引见,蒙恩授编修恭纪》诗中说:“神风一瞬判仙凡,快得蓬瀛稳挂帆。吉士旧推君子使,主人新署翰林衔。炉烟五色依香案,灯火三年识宝函。报国文章犹有事,儒衣从此凛朝衫。”
嘉庆十年(1805)六月,正当陶澍踌躇满志,准备在翰林院潜心学习、大显身手的时候,陶必铨却英年早逝,撒手人寰,年仅51岁。陶澍立即离职离京,丁忧回乡守制。“丁忧”,源自汉代,指古代的官员在父母去世后的3年内要离职回乡守孝,3年期满才能复职为官。丁忧期间,陶澍主讲于澧州(今澧县)的澧阳书院。他的讲授严肃认真,又生动活泼,他重视对学生传授儒家经典,又主张以经世致用之学教授学生。他曾带领学生走出院门,考察山川形势,了解民间风俗,游览常澧风景,他自己更留下了《德山怀古》《舟过安乡》《范文正公洗墨池》等许多诗文。他给书院的题联:“台接囊萤,似车武子方称学者;池临洗墨,看范希文何等秀才。”借两个与澧州有关的历史名人及其典故,树立楷模,要求学生以车胤、范仲淹为榜样,用水滴石穿、百炼成钢的精神,发奋读书,积极向上,成为对国家有用的人才。
嘉庆十三年(1808)五月,陶澍结束了澧州的3年教学生涯,回到小淹家中。是年秋,陶澍携家眷北上,冬,抵达北京翰林院,次年,任国史馆编修。国史馆是编纂国史的机构,汉朝称著作东观,两晋为著作省,唐、宋改称史馆,隶属崇文院,金元则称翰林国史院,明以翰林院统领修史事务。清属翰林院,于康熙二十九年(1690)设立,掌监修撰明史、清史等史书。当时,先后与陶澍同为编修的有:史评、何凌汉、刘嗣绾、彭浚、聂铣敏、林春溥、胡敬、胡承珙、谢学崇、聂镐敏、朱方增、程寿龄、费兰墀、程德阶、程祖洛、贺长龄、张元宰、张源长、周寿春、孙申长、彭邦畴、董桂敷、史谱、陈官俊、石承藻等。修史并非紧迫的任务,陶澍在《初入国史馆作》诗中说:“绿阴满地云满床,三竿日与春风长。”故编修们常在一起作文酒之会,联络感情,相聚宴饮,吟诗论学,赏花作画,交流时事,议论国策,游览山水,考察民俗。通过交往,有的成为陶澍在官场上的知心好友,相互支持,彼此提携;有的成为儿女亲家,互通音讯,共同进退。陶澍又利用国史馆丰富的图书典籍和文献资料,努力学习,扩充了知识,提高了学识水平。陶澍在修史工作中对湖南地方资料十分重视,他在编写《嘉庆一统志》时,曾给黄花耘孝廉写信,要求着力收集湖南人物资料,以便编入全国史籍。
嘉庆十五年(1810),陶澍被任命为庚午科四川乡试副主考。陶澍作《庚午五月十五日,奉命偕编修臣史评典四川乡试恭纪》:“丹诏晨飞五凤楼,恭承嘉命锦江游。便携一剑开云栈,会有双星向益州。声教久通邛笮外,文章不薄马扬俦。十年如水初心在,分作岷峨八月秋。”“邛笮”,汉朝时西南夷邛都、笮都两地的并称,约在今四川西昌、汉源一带,后泛指西南边远地区或少数民族,清陆寅《宣德箭歌》:“已见蒲稍入大宛 ,更闻蒟酱开邛笮。”“马扬”,即明朝官员马扬,河南上蔡人,历任主事、南台御史、兴国州通判、苏州知府等职。马扬胸怀坦荡,刚强正直,才思敏捷,处理政务井井有条。初任御史,即弹劾吏部尚书,故降职通判。《上蔡县志》称其:“处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他为人耿直,疾恶如仇,为官清正,尽职敬业,深得世人赞评。”陶澍对外放主考,表达了十分高兴的心情。一方面,放差为皇帝办实事,是建功立业、收录门生扩大影响的好机会;另一方面,则是改善经济状况的好机会。编修在京师是名副其实的芝麻官,没有权力,无人馈赠,没有灰色收入。一年的薪俸仅50两左右,要养家糊口是有困难的,只能过清贫的生活。而外放乡试主考,既有朝廷规定的程仪,又有中式举人认老师的谢礼。这样,主考一次,少则可得千金,多则有二三千两银子的进项,抵得上编修十多年的正俸。当时的主考官为史评,字松轩,山东乐陵人。嘉庆十三年(1808)进士,比陶澍晚了6年。陶澍因丁忧不能在籍,任编修的资历反不如史评。陶澍与史评十分友好,史评在《蜀日记序》中曾说:“余与云汀中丞俱官编修,平日诗酒过从形骸无间。”称赞陶澍的《蜀日记》“撑胸万卷,逸气盘礴,遇有触发,如悬鼓待槌,声应不穷。故所过名胜,皆形为咏歌,归后编次成册”。通过主持四川乡试,两人 “往返万余里”,更结成了知己之交。
陶澍和史评于五月十五日授命为四川乡试主考,二十九日离开北京,由陆路经直隶(今河北)、山西、陕西,进入四川,八月二日抵达成都,八月六日入贡院,主持3场考试,旋在贡院阅卷。陶澍有《蜀闱即事》七律4首纪其事,其中说:“花样新拈绣度金,一篇一字费沉吟。龙身具采宁韬匿,鸡肋难抛更酌斟。漫说匠门无弃物,由来公道在人心。回思执卷趋庭日,红烛烧残泪不禁。”“照乘珠玑字几行,辉辉鼌采夜生光。眼明合倩金刮,材大何须玉尺量。早识功名关事业,即论科第有文章。殷勤树木无多祝,认取他年作栋梁。”陶澍对考生答卷的批阅十分认真,一方面要对国家负责,尽职尽责为国家选拔人才,不能辜负皇帝和朝廷的信任;另一方面又要对考生负责,十载寒窗苦读,自己有切身体会,特别是父亲10次乡试不售的经历,使他生怕遗漏了真才实学的考生。因此,陶澍阅卷特别认真,落卷更是反复地看三四遍,以至引起阅卷的同事讥笑,称其“鸡肋难抛”。所谓“鸡肋”,源自三国曹操的典故,裴松之注引《九州春秋》曰:“夫鸡肋,弃之如可惜,食之无所得。”八月底,阅卷结束,而后发榜。九月十八日离开成都,走水路经重庆沿长江而下。十月二十二日抵湖北荆州,与专程从安化赶来的弟弟陶溍会面。然后改走陆路,经河南、直隶,于十一月二十一日回到北京。陶澍有《四川乡试录序》对此次乡试进行了总结,他指出文章之要“在于宗经。经者,恒久之至道,不刊之鸿教也。经术明,则人才蔚起”。又说:“通经致用,亦经正而庶民兴,所谓文章,莫大乎是。”“我朝经学昌明,迈于前代,蜀士之奋兴鼓舞,涵濡圣泽者,蒸蒸日上。而制举之文,代圣人、贤人以立言,心之精微,通乎词气,尤足觇其所学。臣与臣评,悉心甄拔,一以经为根柢,其支离鄙僿,不衷于经者,弗敢取录,以期言为有物,学为有用,用副我皇上乐育化成之至意。”此外,陶澍往返四川172天,除在贡院主持考试和阅卷的20多天,每天都写日记,记录沿途的山川形势、名胜古迹、风俗民情、见闻感想,命名为《蜀日记》,是一部杰出的地理经世著作,刻印后风行海内,被反复印制。陶澍又将旅途诗作编为《皇华草》,刊刻印刷。该诗集内容丰富,极有艺术价值,是陶澍诗歌创作的一个高峰,好评如潮。
嘉庆十七年(1812),陶澍迁詹事。詹事官的设置始于秦,掌管皇后、太子家中之事。清朝于顺治年间设詹事府,为中央机构之一,主要从事皇帝或皇子的内务服务。但詹事府没有本府的专职,实际上变成了翰林院的辅佐机构,只是翰林院官员调动升迁的一级阶梯。次年,陶澍以记名御史用。又次年,陶澍补江南道监察御史。嘉庆二十年(1815)调陕西道监察御史,旋又奉命巡视中城。御史官的设置始自秦朝,专门作为监察性质的官职,负责监察朝廷、诸侯官吏,被称为“纠劾百司,辨明冤枉,提督各道,为天子耳目风纪之司”,权力很大,责任也很大。其总管为都察院,最高长官为左、右都御史,正二品,御史为从五品。陶澍受任御史时,深感皇恩浩荡、责任重大,在《蒙恩擢江南道监察御史恭纪》诗中表示:“冰衔十载重清班,要秩新弹獬豸冠。岂有奇才酬圣主,翻因特擢动朝端。扪心未敢违初愿,称职原难是此官。欲报鸿恩持底事,中宵辗转漏声残。”“獬豸冠”,指古代御史等执法官吏戴的帽子,后指御史等执法官吏。獬豸,是传说中的一种独角兽,似羊非羊,似鹿非鹿,性忠,明辨是非、忠贞不渝,见人相斗则以角触邪恶无理者。陶澍在御史的位置上有三年时间,敢说敢为,尽职尽责,不避权贵,正直无私。
温馨提示:请使用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