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沿视窗
施略策1773年首创“世界文学”概念
世界文学的定位
高尔基与世界文学观
作为文学间性和文学问进程的比较文学
作为比较文学家的巴赫金
叙事学的斯拉夫摇篮——从什克洛夫斯基的“陌生化”到穆卡若夫斯基的“语义手势
理论旅行
托多罗夫在中国的译介历程(1979—2017)
雅各布森“语言学诗学”批评实践在美国与中国
扬·穆卡若夫斯基文论的跨文化之旅——以俄罗斯、欧美及中国的接受为例
名篇新译
世界文学的语文学
艺术价值与美学价值
佳作评点
文化与宗教的纠结——评伊格尔顿《文化与上帝之死》
如何区分历史和故事?——从厄拜特的《论历史与故事》说起
文学与哲学的关系——评《文学的思考形式》
文学的哲学把握——《作为事件的文学》导读
名家访谈
张振辉先生谈波兰文论汉译与研究
胡经之先生从开拓文艺美学到提倡比较文艺学——胡经之教授访谈
人文主义:殊途同归——托多罗夫访谈
学界动态
建构世界文论话语体系中的中国路径——“外国文论与比较诗学研究会”第十届年会暨“当下外国文论前沿与当代中国文论建设”学术研讨会综述
第十六届“国际巴赫金学术年会”综述
“中欧文学理论及其在世界的接受”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
新书简介
汉语文论新书简介
英语文论新书简介
俄语文论新书简介
德语文论新书简介
作者与译者简介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