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叶秀山先生的遗著,集中反映了叶先生人生*后五年的思路历程。全书以问题视角为导向,梳理了西方哲学和中国哲学的历史发展,着重从理论层面上探讨了西方近现代哲学发展的特点、优势及问题,并与中国传统哲学的思路历程相对照。全书坚持走历史与逻辑相结合、学术与思想创造并重的道路,积极探索中国和西方哲学视野下对同一哲学问题的不同思考。*后,全书寄望于中国哲学以自觉的融会贯通和批判精神,吸收众家之长,创造性地发扬自己的传统,以新的面貌屹立于世界哲学之林。
“欧洲哲学的历史发展与中国哲学的机遇”(简称“机遇”)旨在研究“欧洲哲学”历史发展中所遇到的问题及其解决方式,直至上个世纪(包括“后现代”)诸家在理论上出现的“困境”,为中国哲学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历史发展”的“机遇”,中国哲学理应很好地“利用”这个历史机遇,吸取众长,补充自己,创造出哲学的新天地,为哲学做出应做的贡献,这也是完成哲学历史发展所赋予自己的使命。
本课题计划从西方哲学的历史发展入手,在历史性的回顾基础上,着重分析欧美哲学在近、现代的发展特点,特别是从二十世纪以来当代欧美哲学的趋势,在理论探讨的基础上,揭示它们强弱两个方面的具体内容,从而对应我国哲学自“西学东渐”以来对于中国传统哲学的革新的思路历程,特别是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在近代中国的影响扩大并曲折地确立巩固阵地以后,我国固有传统哲学的变革发展以及面临的问题。中国哲学以及中华文明在近代之所以被“质疑”,甚至被一些人“否定”,其原因错综复杂,而根本上主要是“非哲学”的原因。近代以来,中国综合国力薄弱,外侮内乱,致使敏感的人对于中国根基的信念发生动摇,这种态度,当会随着综合国力之增强,逐渐消失,自不待言。但就学理来说,中国哲学随着国家之强大,也必定发挥其“兼容并蓄”、“融会贯通”之能力,将西方哲学之精髓“吸收”到“自己”的系统中来,从而也必有一番新的面貌,发扬光大,庶几无愧于先贤圣哲,而不取抱残守缺、妄自尊大的态度。目前已完成的工作都是按照这个计划和思路进行的。
由于本课题是站在现代的立场探讨历史的意义,同时也是站在中国的立场探讨西方哲学的问题,而这个“立场”又不是凝固的,它自身也是开放的、发展的,故在这个课题的研究中,“现实”和“历史”、中国和西方蕴含一种“互动”的关系,尽管这个相互“运动-推动”的过程-进程,不是直线的,而是复杂曲折的。故本项工作所体现出来的工作方式是:以“原典”为依据,探讨“哲学问题”,从“问题”的角度将中、西哲学的历史发展进行自己的梳理,因而不是一般史料的整理和介绍,历史上哲学流派和人物,不求介绍之全,而力求问题之深入,因此可以说,梳理工作虽是历史的,更是哲学的,大部分都是课题人自己的独立研究成果,都有自己的新的视角。
所谓“新视角”当然都和课题人自己的学养密切相关,也是课题者这多年的研究心得,这个心得的主要支点是:注重中-西哲学在理论上的“汇通”,而不做表面的“比较”,也就是说,努力从“中国哲学”的“思路”来“研究”“欧洲哲学”的“理论”,也用“欧洲哲学”的“思路”来研究“中国哲学”的“理路”,即:概念-范畴无分“中-西”(理念、自己、*、主体、客体等等或仁、义、诚、中庸、道、天然等)统统要归到“思路-理路”上来,而力求避免“乱扣帽子-生硬类比”,为此而努力探讨哲学概念范畴的真实含义。于是,本课题中,对于中西哲学中常用的一些概念范畴,也有较新的一得之见。
中国哲学随着历史社会发展的变化,在实质和形态上都有很大的转变,或者说“革命性的变化”也不为过。做哲学的人“变”了,“哲学”也不得不“变”,但“万变不离其宗”,中国哲学的“革命变革”,仍须得在自身的“源头”和“历史”中“有迹可循”,“中国哲学”的“土壤”有“能力”“吸收”一切“外来”的“营养成分”来“变化-滋补”自己,也有“能力”“拒斥”一切“内在”和“外在”的“有害成分-毒素”,“保持”自己的健康,甚至“分解—化解”这些“坏因素”,使之成为“好因素”,一切“坏东西”也有可能在一定的“条件”下,成为“中国哲学”的“良药”。
“中国哲学”的这种“博大精深-止于至善”的精神,体现在它的各个历史发展的阶段,因其“博大精深”故“兼容并蓄”,因其“止于至善”故“不断”“自我完善”,是一种“批判”的精神,而不是“盲目”的精神。因其“博大”,故“儒-佛-道”三家“共存”而“兼容互补”,不仅在外在的“局面”上并立,而且在“内在”的“精神”上“汇通”,在“学理”上将“异己”“化解”为“自己”,这种学理贯通的工作,如果没有“批判—慎思”的“精神”是难以做到的。在这个意义上“中国哲学”有很丰富的经验“贯通”一切“异己”之“学说”,使“万物-众异”“皆备(归)于我”,使“自己”“趋于”“至善”。中国哲学的前景和将来,取决于“中国哲学的研究者”对于这种“融会贯通”的“批判—批审”精神之自觉。
面对当今世界经济的严重冲击,上个世纪初期欧洲有些哲学家已经觉察到高科技(高技术)的发展对(包括“哲学”在内)“人文科学”的“窒息-消极”作用,他们多以“遏制”“科技”的发展“速度”和“抑制”其“范围”来“拯救”“人文科学”,实在是一个“因噎废食”的“空洞”的“呐喊”。果然,在进入本世纪以来,欧洲哲学出现相当“停滞”的现象,“脱离”原已根深蒂固的“本真”问题,努力“参与”“解决”各种局部、暂时的“实际问题”,而“放松”甚至“放弃”“本真”问题的“创造性”的“探索”,逐渐失去“追根寻源”的“哲学精神”,如不警觉,将迎来一个“哲学”的“荒芜”时期。
我中华文明数千年来在社会和实际经济生活方面,时有起伏涨落,但“哲学”之“根源”未尝“枯竭”,“哲学”之“精神”仍“植根”于我们“心中”,“追根寻源”之探索,未曾间断,“创造性”之“自由思想”仍在“激励”我们热爱“真理-至善”之“勇气”。值此新旧“交替”之际,“中国哲学”理当以“天下”为“己任”,“收拾”被“破”为“碎片-片段”之“残墙断壁”,以我们的“智慧”,“重建”“哲学”之“家园”。
就这个意思来说,本课题也只是“抛砖引玉”,寄希望于“未来”。
编者的话 《欧洲哲学的历史发展与中国哲学的机遇》的"前世今生"
导论 欧洲哲学发展趋势与中国哲学的机遇
上编 欧洲哲学的发展
*章 确信"自由"的"存在",追求"存在"的"自由"的欧洲哲学
一、欧洲哲学上"自由"概念的产生
二、在"确信自由"和"追求自由"的问题上康德的贡献
三、黑格尔对"自由"和"存在"问题的古典式"总结"
四、由此产生的推想
第二章 欧洲哲学的起源:在"认识你自己"的道路上
一、"始基"观念与"存在"问题之提出:古代希腊"科学思想"之诞生
二、关于"本质-存在"学问的困难:古代辩证法的表现
三、苏格拉底的"反讽"
四、苏格拉底之"死
五、苏格拉底作为"助产婆"
第三章 柏拉图的"理念论"
一、柏拉图与苏格拉底
二、柏拉图的《巴门尼德篇》
三、柏拉图的"知识论"
四、柏拉图的"国家"学说
五、柏拉图的"自然观"和"宇宙论"
第四章 转向"经验"的亚里士多德哲学
一、认识世界的"工具"
二、"概念"之为"科学知识"的"核心工具"
三、"范畴"作为"概念"与"经验现实"关系的"纽带"
四、"*哲学":"知识论"中的"存在论"
第五章 欧洲中古的神学"天国"
一、为"知"而"信"
二、唯"圣言"可矿信"
三、"人"作为"神"的"独特被造者"
四、"自由"之"诱惑"
五、"圣言"与"人言"
六、"善"-"恶""原则"的"二律背反"
七、欧洲的"世外桃源"
八、"人世间"的"纷争"、"和谐"与"同一"
第六章 "感性世界"的挑战
一、培根的经验主义哲学
二、霍布斯政治国家学说之哲学基础
三、卢梭政治思想的哲学意义
第七章 近代欧洲哲学发展的另一条思路:笛卡尔的理性主义
一、从"感觉的挑战"到对"感觉"的"怀疑"
二、"我思故我在"
三、"保持"就是"创造"
四、几率-时空-自由-未来
第八章 斯宾诺莎和莱布尼兹在欧洲哲学发展史上的意义
一、斯宾诺莎作为"概念论"的近代奠基者
二、莱布尼兹在欧洲哲学发展中的重要性
第九章 德国古典哲学的基本观念及其发展路线
一、"理性"的"求(务)实""精神"
二、"否定"在德国古典哲学中的意义
第十章 欧洲哲学中"知识论"与"存在论"的关系
一、欧洲哲学从"知识论"向"存在论"的转向
二、叔本华的意志哲学
三、胡塞尔先验现象学对欧洲哲学发展的贡献
四、海德格尔向"存在论"的"回归
五、列维纳斯:"超出""存在论"之外
六、作为东西文化会通成果的"瞬间"
下编 中国哲学的机遇
*章 中国哲学精神之绵延:理论篇
一、必也"正名"
二、"形而上学"与《易经》
三、"天"-"地"-"人"之"关系"
四、"人""在""天-地"之"中"
五、"中介"的"人""无""自己"
六、"人""在""时间"-空间""中"
七、"自由者"有"可能"使"预测学"成为"科学"
第二章 中国哲学精神之绵延:历史篇
一、儒道两家之"哲思":仁义-道德
二、佛教扎根中国
三、马克思主义进入中国给"中国哲学传统"注入新的血液和精神
第三章 道家哲学思想
一、《老子》书中的形而上治国方略
二、《庄子》的"反讽"精神
第四章 汉代政治与"哲学思潮"之"大一统"
一、董仲舒的"天-道"哲学
二、《淮南子》反映的汉初哲学思潮
三、扬雄的"太玄"哲学
第五章 佛家思想的哲学理路
第六章 宋明哲学的思路历程
一、宋代哲学对于"物"的重视
二、周敦颐的"诚"与张载的"气"
三、"理学(道学)"的产生
四、"天理"与"尊德性-道学问"
结语 寄希望于"未来"
主要参考书目
温馨提示:请使用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这部作品是叶先生的绝笔。作品的上编以现代学者从西方哲学所能获得的*深度的思想视野,重新阐释西方哲学史上的各个主要关节点,宏大而又精准地呈现了西方哲学在深度和广度上的展开历程,使这些关节点成为人们触碰人类精神在西方达到的各个思想高度的阶梯,成为人们进入人类理性在西方开展出来的各个思想广度的切入口。作品的下编则是以同样深度的思想视野重新解读、呈现中国的传统思想,试图从代表着人类在现代所能达到的思想高度的近现代哲学出发,本真地映现出中国传统思想的实质与真身,展示了中国传统思想乃至整个传统文化转型、更新的可能性理路。
——清华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黄裕生
自2009年出版《科学·宗教·哲学——西方哲学中科学与宗教两种思维方式研究》后,“哲学作为科学”的观念比先前更加明确地成为叶先生心目中哲学的“标准”。《哲学的希望》就是在这个“标准”之下,“以史带论”地解读了西方和中国哲学传统中的关键节点与代表性人物的思想,跨越时空地开启了中西哲学传统在学理层面上的沟通和对话。这本书之所以重要绝非因为它是叶先生的遗著,而是因为它为如何创造性地构建汉语哲学树立了一个典范;而以开放的心态打破古今中西哲学的壁垒、创造“中国”“哲学”的机遇的前景,也将成为未来中国哲学界努力的方向。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 王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