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韵张马源远流长
有诗为证:
断岸三百里,萦带松江流。深非桃花源,自有渔者舟。
闲意见水鸟,日光泛觥筹。何当骑鲸鱼,一去几个秋。
此八言吟诗,乃宋代学者梅尧臣游览泖河时所作,可见当年泖河风光如此了得。泖河,距历史名镇朱家角10公里之遥,上连淀山湖、下接黄浦江。古代泖河属谷水一部份,有上、中、下之名,后谷水湮塞,仅存泄水道,三条泖河与上海市郊的“九座山”构成了“三泖九峰”自然景观胜地。悠悠泖河水,从远古流淌到今朝,滋润着一代又一代张马人。据考古发现,泖河底下有马桥文化印痕的陶片和石锛,还有春秋战国吴越文化的瓷杯残片,被市文保委定名为“泖州古遗址”,经考证在3000-4000年前,老祖宗就在此劳动生活,繁衍生息。
唐朝乾符年间874—879年,历史记载,知名高僧如海在泖河中筑台建塔,凿井建亭。因为该古塔筑于泖河中的一个小岛上(现名太阳岛),故而名曰“泖塔”。泖塔塔身方形高五层,造型颇具唐代风格,恰似拔地而起的巨型金刚。后来高僧如海手头有些阔绰了,又在泖塔四周建了不少的殿阁禅院,正经八百地喊出“福田寺”的名字。泖河河面阔,河底深,是江、浙、沪水上交通要道,南来北往的船只穿梭,均以泖塔为航标,千百年来,那盏塔灯昼夜不熄,成了泖河又一景。清道光十五年,时任江苏巡抚林则徐到青浦勘察水利时,曾登塔看泖河水势。1997年,泖河中的航标泖塔,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历史灯塔遗产”,泖塔可算是隔窗吹喇叭,名声在外。
南宋景定年间,官方正式赐“福田寺”匾额。传到明朝僧人智明一代,他又在福田寺大兴土木,建大雄宝殿,造宝藏阁;以后,福田寺建筑群变得越发宏伟庄严,堪称泖河一绝。
从此,金铃宝塔四只角,风吹金铃嗡嗡响;木鱼撞钟诵经声,香烟袅袅绕黄袋;三泖九峰十八弯,曲曲弯弯皆是景。这里夜视豁然开朗,三泖环抱,远峰近水,炊烟阵阵,小桥流水,既有山水画之旷远,又有浓抹淡妆之秀丽,晴空雨虹,变幻莫测,吸引了多少文人墨客、商贾显贵,他们骑着马,乘着船,抬着轿,先后踏上泖河风景区,潇洒走一回。如朱熹、赵孟頫、陆树声、王安石、董其昌都在福田寺里题款树碑,为泖河地区的文化积淀,注入了一笔厚重的“压箱底”财富。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