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套《敦煌书法精品集》共含五本,分别为《佛说生经》《摩诃摩耶经》《妙法莲华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大乘起信论略述》《御注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宣演》。敦煌是丝绸之路上的璀璨明珠,而敦煌的精彩不仅在於有巍峨的三危山、神奇的鸣沙山,更在於有绵延的佛窟、深邃的匠心。佛窟匠心,铭记了一千六百多年古今僧俗艺人与工匠的追求与造诣,立於世界艺术之林而毫无愧色。从石窟建筑、佛像雕塑,到菩萨彩绘、飞天線描,再到约六万号写经、刻经,无不精彩绝伦、辉耀古今。
有人说:丝绸之路东起开封、洛阳,西至中亚诸国。窃以为不然。丝绸之路之东端,应该直至南京、扬州,並且辐射到南北各地,甚至远达高丽、日本。敦煌是丝绸之路西部的重镇,南京是丝绸之路东部的重镇。莫高窟藏经洞里珍藏过几百件以南京为代表的南朝写经,陈太建八年白马寺禅房沙门慧湛所写《佛说生经》即为铁证。因为在南北朝时期,北朝的经藏中出现南朝的落款题记,这衹能说明经卷来自南朝。
两个重镇,一西一东,一千多年的历史曾经互相影响,现在联係更加紧密。我们通过莫高窟藏经洞珍秘写经的整理出版,希望能让丝绸之路上的许许多多璀璨明珠再度闪耀光芒,让我们的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法国国家图书馆所藏P.2141号《大乘起信论略述(卷上)》行草残卷,为唐朝代宗时期敦煌沙州龙兴寺写经僧所书写。由於该卷尾部残去,没有留下题记,所以不知道书写者的自述究竟如何。不过,由於敦煌写经中还有其他卷号的《大乘起信论略述(卷上)》写本,尤其是英国所藏S.2436号,首尾完整,*末写有一行题记:『宝应贰载玖月初於沙州龙兴寺写记。』『宝应』为唐代宗年號,『宝应贰载』即公元763年,沙州龙兴寺即敦煌莫高窟附近之著名寺院,『写记』是写经生写完某经后的题记,通常都会写明时间、地点、书写者名号和写经原由。由此题记,可知S.2436号草书写本出於敦煌僧人之手。那么S.2436号写经与P.2141号有什么联係吗?有的。我仔细比较二卷的笔跡,注意其草法上的特征,发现这两个写本其实出於一人之手。试看S.2436号的下面两个片段:
虽然由於所得真跡清晰度较低,与所比较的写本缩放比例也不同,但是其相似性卻仍然不容置疑。再说,同一书写者由於所处的情境不同,书写的速度、草化的程度也不可能一成不变,因此略有差異总是难免。不过读者的慧眼,自能识破其異中之同。这两个写本既然应该是一人所写,卻並非同一写本撕裂而成的两个碎片,那么就是说同一书写者写了两遍《大乘起信论略述》(卷上)。这是否可能呢?我认为完全可能。因为在当时的敦煌寺院中,有一些职业的写经生,他们一生都以抄写佛经以及其他文献为日常工作,因此同一经卷抄写两遍完全属於正常情况。
P.2141号写卷所写《大乘起信论略述》(卷上),作者为释昙旷。在本卷的开头,原有一篇沙门澄漪所述的《序》,对作者有简要的评介:『有建康沙门昙旷者,幼而好学,长而成德,妙闲製述,善能清词,先造《广释》,后学赖焉!包含事理,网罗邪正。无执而不改,有疑而皆遣。恐初心者仰崇崖而起退,望渤澥而迷神,迺复撮其旨归,为之略述。可谓寻其源而知其流,折其擀(檊)而得其技(枝)。至如开发题端,该谈教藏;傍探異说,委闢义门;引经证成,会《论》宗趣;法喻周举,问答折(析)疑,略而不明,具如《广释》。好博闻者,寻而究之,且欲指陈,绾摄纲要。澄漪不才,喜承余论,扬攉(榷)深旨,以示方来。冀法镜高悬、真风不坠耳!』称赞昙旷天赋出众,擅长著述,曾经写过《大乘起信论广释》这样一部重典,阐述佛理,深奥周全,为后人所仰赖。然而由於该《广释》普通读者难以读懂,所以昙旷就又写了这部《略述》,更加精练简明,更加容易流传。昙旷是唐朝时期的建康人,也就是现在的南京人,是南方的大德名僧;然而,昙旷卻不远千里来到敦煌,在敦煌及其武威等佛教胜地度过了他一生中*主要的活动时期,在那沙漠的绿洲中撰写宏篇巨帙。根据敦煌莫高窟藏经洞出土的文献,昙旷还曾於唐代大历九年(公元774年)在敦煌完成了一部《大乘百法明门论开宗义决》的重要著作(有S.985、S.2732等多卷),在当时的敦煌地区也极有影响。一个南京僧人,远赴敦煌,并且在斯乐斯,成就辉煌,而且其主要著作被收入敦煌莫高窟藏经洞,在经历了一千年沧桑之后,於1900年6月22日为王道士偶然发现,1908年为法国探险家伯希和(Paul Pelliot)低价购至欧洲,收藏於法国国家图书馆,然后重现於我们的眼前。这是多么富有诗意的奇跡,值得大书特书!我为之深受感动、深受激励。因为我就是身在南京而一心向往敦煌的人,我就是研究佛教与佛教文化的人。
《大乘起信论》是佛教的重要典籍,《大乘起信论略述》是以训诂的方式对它作的阐释,因此在结构上不像一般的佛本生故事那样有情节、好通读。为此,我对全卷文字作了校勘和标点,尤其是关於引用经典的地方,尽可能用引号、省略号标示出来,使读者比较容易理解一些。在校勘过程中,我参照了《大正新修大藏经》第八十五卷的录文,并将校勘所得记录在校勘记中,希望能够给读者带来方便。我原拟加上注释,但由於本书目的不是解经,所以对於内容的解释我就从略了。将来我攷虑放在别的地方来完成这项工作。
本卷是个行草书长卷,其书写的特征是:刚开始的时候运笔较慢,书写者就用行书写,例如开头释澄漪所作的序言就是行书;到了中间的时候运笔较快,书写者就用草书写,而且越写越流畅。行书部分我们姑且不论,其草书字,流转练达,章法谨严,字字独立,玑珠碎金。比孙过庭之《书谱》为浑厚,较释怀素之《自叙》而整饬。洋洋洒洒三万余言,前后贯通而无折挫,盖非列位书法名家之能敌也。我们如果细心寻绎全卷各字草法,综合排比,编为字典,相信可以为现版《草书大字典》增加不少篇幅。至於书写者的名号,相信将来经过更细密的攷证,会逐步搞清楚的。
温馨提示:请使用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