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新旧照片对比、图文结合的方式呈现,通过照片追寻历史的变迁,通过文字呈现立体的情境。对于广大对基层村镇并不熟悉的读者来说,可以通过阅读感受影像的力量,聆听历史的回声。
有人物、有故事、有亮点、有新意,既有历史的厚重感,也有现实的鲜活感,以小见大、见微知著。
本书是一部反映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基层村镇历史变迁的图书。书中选取了全国32个省、区、市的共计50多个具体村镇,地域范围涵盖东南西北,横跨不同的地理样貌与人文景观。它们只是中国广大村镇的一小部分,却以其独特的时空、具体的人物、鲜明的性格、蓬勃的生机、真实的生活,书写了改革开放40年来发生在中国乡土上原汁原味的“中国故事”。
其中,既有跨越时空的老典型,也有冉冉升起的明星村;既有因综合发展而致富,也有依托产业而立身;既有得天独厚的通衢之地,也有艰辛而成的希望通途;既有绿水青山的美丽乡村,也有变换容颜的华丽重生;既有精准脱贫“攻坚战”的奋力实践,也有乡村振兴“大文章”的掷地有声。
1.1“红手印农民”严宏昌
离安徽凤阳县小岗村村民文化广场不远,有一栋三层小楼,墙壁颜色深浅不一,这是“大包干”带头人之一严宏昌的家。这里40年前是一间茅草屋,20世纪80年代盖起了平房,此后几乎每十年,房子就加盖一层。
“是党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给了我第二次生命。”当年亲手起草生死契的严宏昌坐在宽敞的客厅里回忆。
现在的生活比蜜甜,但那段饿肚子的苦涩岁月,严宏昌仍记忆犹新。1969年,上高一的严宏昌像往常一样回家带粮食,结果发现父母和弟妹们已经不在家中。“邻居说,父亲已经带着孩子到滁县那边要饭去了,家里实在没吃的了。最后,我就坐在家门口,哭了。”第二天严宏昌也不得不跟着村里人开始要饭,从此告别了学校。
“要饭丢人呐!别人要饭我总是跟在后面,肚子空空,自尊心却没丢。有时讨饭张不开嘴,干脆就吃菜地里剩下的萝卜头,寻着村庄里最偏僻的单户讨要食物,想着丢人就丢一家。自己年纪轻轻去乞讨,怎么都说不过去啊。”
要饭的生活持续到了70年代。严宏昌在村子里读书最多,他开始思考,是什么造成了全村人穷困潦倒?他认识到,“大锅饭”是饿肚子的根源。当时农村实行人民公社制度,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低,农业效率低下。
1973年,严宏昌开始外出闯荡,从修铁路抬土方开始,组了一只建筑队,沿着铁路线建房子、修桥梁。1978年,严宏昌又被当作能人请回了小岗村。
“回来压力很大,怎样才能让村民吃饱饭,过上安稳日子呢?”他清楚地记得,在自己当选队长后,60多岁的老社员关廷柱对他说的话。“宏昌啊,我们小岗就看你这一下子了。哪怕给我们一天弄两顿菜稀饭,叫我们不要饭我们就知足了。我想喝一碗洋面浆子,想了十年我都没喝上嘴啊。”严宏昌听了心里难受。
在严宏昌当上村长的1978年,凤阳发生百年未见的大旱,几乎颗粒无收,农民们大规模地外出讨饭。严宏昌从父辈了解到,新中国成立初期,小岗农民的生产一度干得很好,一年能收十几万斤粮食,还有余粮交给国家。他还注意到农民在自留地上的生产积极性很高,一亩自留地上种出的粮食,胜过生产队二十亩地。他最后下定决心,要分田单干。
1978年的冬夜,在一间破茅草房里,严宏昌和十几个农民,神情严肃地在一张字据上按下红手印,把村里的田地分给各农户。就是这一举动,揭开了中国农村改革乃至全国改革开放的序幕。
按下红手印的严宏昌当时不会意识到,他和村民们的抉择其实触碰到一个重大而基本的问题——“包干到户”调整了生产关系,改变了原有的分配方式,极大释放了蕴藏在每个人身上的生产力。
次年秋天,小岗迎来大丰收,整个生产队粮食总产13.3万斤,是前10余年产量的总和,一举结束20余年吃国家救济粮的历史,并首次归还国家贷款800元。穷思变,变则通,这是改革蕴藏的既深奥又简单的道理。
党的十八大以来,小岗村迎来了发展最快的时期,特别是自2016年实施“三年大变样”行动后,小岗迎来快速改革发展期,沈浩纪念馆、村民文化广场、百亩葡萄示范园等“红色符号”和生态景区相结合的旅游线路,让这个小村庄跻身国家4A级景区,每年吸引几十万游客来探访“改革第一村”的新貌,汲取改革的精神。
“改革标志,幸福小岗”是未来的定位:“国家5A旅游景区、全国研学旅游示范基地、国内知名特色小镇、皖北乡村旅游典范”是小岗的发展目标。在现有红色经典基础上,小岗还将建设一批特色民宿和“大包干田园”等观光休闲农业。这是小岗村在新时代的“乡村振兴”蓝图、也是小岗人眼下正忙活的“大事”。
2017年小岗实现村集体收入突破820万元,农民人均收入比2012年增长70%以上。2018年伊始,严宏昌领取了小岗村第一次集体经济收益股权分红,他最大的期盼是小岗在未来能从国家“输血”更多地转向自身“造血”,向“全面小康”冲刺。
代序 向着新航程扬帆奋进!
——从小岗精神看中国改革开放40年 / 001
第1篇 改革地标
1.1“红手印农民”严宏昌 4
1.2 华西住房往事 8
1.3 向着改革的朝阳 12
1.4 老渔村的“智慧云” 18
第2篇 红色热土
2.1 枫树坪的见证 26
2.2 今日陕北好江南 30
2.3 春风又绿虎头山 34
2.4 “土改第一村”的三个故事 38
2.5 “民改第一村”土地之变 44
第3篇 小康路上
3.1 为“干”字树碑 54
3.2 盐碱地长出“新疆第一村” 60
3.3 有女要嫁富新坪 64
3.4 崛起的马场屯 67
3.5 龙门一跃奔小康 70
3.6 村企融合致富路 74
3.7 滹沱河畔的“蝶变” 78
3.8“荒草坨”变身“智能小镇” 82
第4篇 产业兴农
4.1 从“三靠屯”到“龙江第一村” 90
4.2 蔬菜的“绿色革命” 94
4.3 竹酒飘香神山村 96
4.4 土家村寨好梯田 98
4.5 从“中国梨乡”到“月季小镇” 102
第5篇 古镇复兴
5.1 嵩口:因一项实验而“苏醒” 108
5.2“海丝·蟳埔”遗韵 112
5.3 千年古镇溢酒香 114
5.4 靖港借水复兴记 118
5.5 迪庆藏区的三组照片 122
5.6 从归震川旧里到“中国汽车第一镇” 128
第6篇 希望新曲
6.1“愚公”移出坎子山 136
6.2 日月山新曲 140
6.3 远去的马帮 144
6.4 从“墙上”驶出的火车 148
6.5“空心村”的新生活 154
6.6“一带一路”上复苏的边城 158
第7篇 多彩文化
7.1 新赵寨“内外兼修” 166
7.2 从小渔村到大社区 170
7.3 王家村之美 174
7.4 马庄有“三宝” 177
第8篇 扶贫壮歌
8.1 十八洞村:精准扶贫“首倡地” 188
8.2“愚人村”壮歌 194
8.3 海雀村的乌蒙欢歌 198
8.4 告别“悬崖天梯” 202
8.5“红军祠”里闪新辉 206
第9篇 风景独好
9.1 安吉的“绿色变奏曲” 214
9.2“连锁滕头”风景好 218
9.3 沙海中的“绿色长城” 223
9.4 团泊洼的春天 226
9.5“卖炭翁”的新形象 232
9.6 石漠化山村的重生 236
9.7 绿水青山前南峪 240
9.8“花梨人家”正缤纷 246
温馨提示:请使用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