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传播学的“新”视野
一 传播的实质是社会交往
二 传播的核心是人的境遇
三 重新审视马克思的传播思想
第二节 “交往”研究和它在传播学研究中的地位、意义
一 梳理“交往”的文献资料
二 传统传播学中对“交往”研究存在缺失
第三节 本课题研究的方法、体系和内容
一 研究方法
二 研究体系和内容
第二章 交往形态及交往思想的历史考察
第一节 具象的交往形态
一 贸易形态的经济交往
二 战争形态的暴力交往
三 意义深远的宗教传播
四 多元性质的文化交往
第二节 早期交往哲学的思考基点:人
一 理解论:17世纪英国的交往思想
二 需要和满足:18世纪法国的交往思想
三 辩证思维和以劳动为中介:19世纪德国的交往观
第三章 早期探索:“交往”从哲学走向社会
第一节 促成社会化“交往”出现的思想
一 对人的崇拜和充分发展个性
二 宗教异化:人的意识在宗教中的分裂
三 行动哲学:哲学将被社会活动所取代
四 法的发展与人民生活相关
五 关注社会问题
第二节 交往从哲学走向社会的三次探索
一 人与外界的交往:《博士论文》中的交往思想
二 人与社会的交往:《莱茵报》的实践
三 经济问题中的劳动异化现象:《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四 交往异化思想:《穆勒摘要》
第四章 理论基点:“现实的人”的社会关系
第一节 实践中的社会关系
一 实践是互动关系的完整体现
二 实践视角下的社会关系
三 以社会关系为观察点的改变世界的活动
第二节 现实的人
一 关于《形态》这本书
二 “现实的人”的内涵
三 一切历史冲突都根源于生产力和交往形式之间的矛盾
四 生产力与交往形式的关系就是交往形式与个人的行动或活动的关系
五 货币是任何交往形式和交往本身成为……偶然的东西
第三节 同时期其他文本中的交往思想
一 “交往”的含义明确说明:《致安年科夫的信》
二 阶级对立中的交往:《共产党宣言》
第五章 资本逻辑:形式平等的“不平等”社会交往
第一节 经济拜物教——《1857一1858年经济学手稿》
一 货币是物的外壳下隐蔽的社会关系
二 人永远不是独立的
三 资本也是一种社会关系
第二节 颠倒与假象——《资本论》
一 倒立跳舞的桌子:颠倒的社会关系
二 人体与猴体:三大社会形态
第六章 “大历史观”:交往是社会发展的内在机制
第一节 交往是文明的动力
一 交往的前提:婚姻制度和财产所有权
二 文明社会交往的强制规范:法制
三 交往的暴力形态:殖民入侵
第二节 交往在历史中的推动作用
一 新的交往形式——国际战争、国际贸易和宗教
二 国际关系:交往与世界历史
第三节 交往是俄国实现“跨越论”的途径
一 交往是社会发展的本质和内在机制
二 交往是俄国“跨越论”的立足点
第七章 马克思交往思想的演进
第一节 早期西方马克思主义学者的交往思想
一 物化是人的生存困境
二 文化霸权的“同意说
第二节 法兰克福学派的交往思想
一 技术理性批判
二 现代人性格结构批判:人的工具化
三 交往行为合理化
第八章 交往思想的内涵
第一节 人是交往的主体
一 社会历史的基石是人
二 哲学中的“人
三 交往中的“人
第二节 关系是交往的核心
一 每一个要素都是“一定的社会关系
二 关系的两种解释
三 如何看“资本”这种关系
四 交往关系是一个新的社会单位
第三节 交往思想中的“实践
一 对文本中的“实践”的深度解读
二 实践是一种自由活动
第九章 马克思交往思想对传播学的影响
第一节 交往即传播:马克思的传播思想
一 “时代与社会”是马克思交往思想的本质基础
二 人是马克思交往思想的“永恒”主题
第二节 交往是当今传播学的思想动力
一 促成传播学核心问题的回归
二 为新的传播研究范式提供资源
三 展开传统话语体系外的省视
结语 马克思回来了
后记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