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促进会、凤凰卫视联合授予“2016中华文化人物”,台湾文化界数十年来唯Y持守中国牌而不倒之文化标杆,禅者、文化评论家林谷芳经典代表作!
本书谈论禅的本质与核心,直析禅门修行虚实,从禅宗历史上著名的禅修人物、有代表性和典型性的公案写起,以点带面,可以令读者深入、全面地领悟到禅宗思想的精华所在。
作为当代著名的文化学者和如实的禅修行者,本书是林谷芳先生Z重要的禅学著作,共收52篇短文,分五部分,谈禅的本质与核心,直析禅门修行虚实,以短论文章的形式集中反映了作者的禅宗思想,从禅宗历史上著名的禅修人物、有代表性和典型性的公案写起,以点带面,可以令读者较直观和全面地领悟到禅宗思想的精华所在,对于当代读者如何在传统文化的帮助下获得心灵的安顿,有很重要的启示作用。
第一部 本分
修行是面对生命根柢的困境,是化抽象哲理为具体的证悟,行者只能如实,容不得一丝虚矫与妆点,若有放浪,就将丧失性命。
一 犹有这个在
我执不只是俱生,无明不只是无始,它出没的微细才真令人难防。
唐初禅门法系有金陵牛头山一脉, 自四祖道信旁出,第一世为法融①,他与道信间有个知名的问答在:
法融隐于牛头山幽栖寺北岩石室时,有百鸟衔花之异,他见人不起,亦不合掌,人称懒融,毫无造作,融于大化, 因此能友虎豹而侣龙蛇;所以当四祖来访,欲栖庵堂时,法融领四祖所见的,竟就是“绕庵唯见虎狼之类”的景象。四祖当时看了,“举两手作怖势”,法融于是提醒四祖,他“犹有这个在”,意思是你毕竟还有个“我”,才会对虎狼之类怖畏。但少顷,四祖却在法融宴坐的石头上写了一个“佛”字,“师睹之竦然”,这时,四祖的机锋方出:你也“犹有这个在”!
禅讲无别,因此得涤荡一切执著,就此,法融自有修行,他不仅能在人我贵贱间不起分别,甚且与虫蛇鸟兽也彼此相安,所以见到了四祖对虎狼仍有怖畏,不免有种自得。然而,待得四祖在他一向宴坐的石头书上“佛”字时,那凡圣、净秽集于一处的反差,却仍逼得他竦然。当然,也只有这时,这个看似无为的道人才听得下四祖那句外表如鹦鹉学舌,却关联向上一路②的棒喝。
其实,这问答不仅拈提出了那我执易破、法执难遣的问题,更点出了人心的幽微:我执不只是俱生③,无明不只是无始,它出没的微细才真令人难防。也所以禅讲修行要“二六时中,不离这个”,因为不如此,妄心就有隙可乘,行者就只能在有漏世界④中浮沉。
这种对人心幽微的观照,正是道人与凡夫最主要的差别所在。许多人总以为行者生命境界必较常人超越、洒脱,其实不然。道人往往因为现实上有难以超越的困惑才思解脱,即或不然,那些世法无碍却仍修行的,也多因较一般人更敏感地观照到那无明的无所不在。坦白说,这点“自知之明”,才是道人之所以为道人的根本。
的确,人贵自知,但自知又何其难也!一般人所谓的自知,常不过是对自我作为的一种合理化解释,根本谈不上那起心动念间对无明幽微的观照;也所以,禅家总将学人逼至意识心所无法作用的绝地,使其能“悬崖撒手”,如此,才谈得上“绝后再苏”。
一则则禅门的公案语录、机锋问答,照见的正是这环,但若只从此处入手,恐怕还是被动了,真正的行者就在可以主动地将自己逼至绝处,“不予自己以任何可乘之机”,如此,修行才能像以刃破竹般,节节穿透。
日人小山胜清在他所写的《是后之宫本武藏》一书中, 曾经以此契入武藏的修行世界,认为武藏之所以选择剑道修行,正因“生命的本身就拥有利剑,但却紧紧地被裹在甲胄之中”。而要“解除那些甲胄,非使生命的实况暴露不可”。这个暴露,在武藏则是藉由两刃相交而得的。毕竟,在与人对决时,行者除了手中的一剑之外,平日所引为妆点的名位、学识、权力乃至人间眷恋的情感,都只能成为无以让己脱困的戏论。
“习禅如剑刃上行,冰棱上走,稍有放浪,即丧失性命”,这句话,正是要由此契入的!
①法融(594—657):隋唐间人,于南京牛头山幽栖寺修行,世称牛头法融。所创牛头宗独立于南北二宗之外,着眼空寂,于禅门初期颇盛。未遇四祖道信前,有百鸟衔花供养之异,及悟道后,遂无,禅门因有“百鸟何故不衔花”之公案,历代就此拈提者众。
②向上一路:禅门有“向上一路,千圣不传”之语,向上一路意谓翻转生命之悟,千圣不传意指只能自悟,非有为法能得。
③俱生我执:意指生命对自身之执著是与生俱来者,故看事用人、起心动念皆为我所限。
④有漏世界:生命因执迷,遂于死生轮转不止,未得圆满,即为有漏。
作者序/ 5
禅为剑刃上事/ 5
第一部·本分/ 001
一 犹有这个在 002
二 解得与行得 005
三 你点的是哪个心? 008
四 东壁打到西璧 011
五 赵州八十犹行脚 014
六 生伞中最大的如实 017
七 有感于死生 020
八 代我礼拜他 023
第二部·气魄/ 026
一 吾早知,当所汝胫 027
二 不与万法为侣 030
三 独坐大雄峰 033
四 路逢剑客须呈剑 036
五 见过于师,方堪传授 039
六 末法与当下 042
七 几个男儿是丈夫 045
第三部·修正/ 048
一 坐或不做 049
二 岂真坐久成劳 052
三 池成月自来 055
四 坐禅即是作佛 058
五 只管打坐 061
六 关键在疑情 064
七 箭锋相拄、间不容发 067
八 不予自己以任何可乘之机 070
九 评唱的异化 073
十 全体即是与有无俱遣 076
十一 潜符密行、日常功用 079
十二 境界现前时,如何? 082
十三 可叹师徒相瞒 085
第四部·勘验/ 088
一 如实勘验 089
二 生死是勘验的原点 092
三 死生的寻常与不寻常 095
四 一曲渔欹,宗风道尽 098
五 眼处闻声方得知 102
六 通人与杂家 105
七 自性天真,绝对归零 108
八 充满句号的语言 111
九 梅子熟了的自信 114
十 不说破的悲心 117
十一 勘验就是修行 120
温馨提示:请使用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