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将动物分成虫、鱼,鸟、兽四大类,从没有脚的虫、鱼,到有两脚的鸟,再到四脚的兽。从这些字的衍生结构来看,古代中国人对动物的分类是独树一帜的。他们对于动物的命名不仅记录了外型特征,也隐含了动物的习性:“鹰”是会抓小鸟的大鸟,“鸡”是被人捕捉而失去自由的鸟,“龙”是引起水患的大蛇,“凤”是一只从边境外飞来的大鸟等等。除此以外,由每一种动物所衍生出来的汉字就可以知道此动物的习性,就以“虎”的衍生字来说,“虐”是残暴的虎爪,“虏”描写老虎把男人抓走,“虑”描述出人对老虎的忧虑,“处”是老虎出没的地方,“彪”与“虔”是虎纹,“豦”“剧”“戏”“噱”是老虎猎食野猪的精彩戏码等,充分表达出老虎的凶猛本性。
《汉字树(4汉字中的野兽之美)》作者廖文豪长年沉浸在文字学的天地,探索字与字之间的逻辑关系,总结出“汉字树状图”,并作出清晰简要的说明。即使毫无文字学根基的读者,也可以凭借自身对汉语母语的使用经验,得到许多新奇的发现与乐趣。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