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
第一章 为孩子一生的成功而教育
家长的教育使命
一个人为制造的伪命题:要成功还是要幸福
成功是天赋的产物,还是后天努力的果实
学业胜任力的秘密
第二章 为孩子一生的幸福而教育
分裂的教育
教育的终极目的是提升幸福胜任力
重新理解幸福
幸福的资格
第三章 如何令孩子的生命场拥有温馨的底色
发现依恋模式
养育方式怎样制造了依恋模式
依恋模式可以改变
再造自我依恋模式:父母为孩子打的一场硬仗
第四章 如何培养孩子的安全感
保护孩子安全:家长的首要责任
安全感的表现
家长的爱心怎样在无意间损害孩子的安全感
培养孩子安全感的策略
第五章 如何帮孩子建构优质生命场
生命场原理一:交互原理
和什么人在一起很重要
选择信息
选择地理环境
为什么择校
第六章 如何帮孩子转化、升华生命场
生命场原理二:关系形态(或模式)法则
家庭关系形态影响孩子生命场的基础形态
皮格马利翁效应的启示
第七章 如何让孩子学会协作,拥有归属感
离开他人,没有幸福可言
怎样帮助孩子建立良好同伴关系
第八章 如何帮孩子育成卓越生命场
能量循环法则
走出教育误区:从应急干预到系统教养
助孩子进入卓越状态
基于自我效能感的能量转化场
教育者行动地图
强制是不可缺少的教育手段
第九章 如何保障孩子的幸福生命场
培养好习惯:教育的核心切入点
培养习惯的最佳实践
建立规矩:培养习惯的起点
在家长协商的基础上建立规矩
立规法则
规矩教育实践地图
第十章 如何有效开发孩子的潜能
游戏(运动)教养法
家务教育法
关键事件教导法
阅读教养法
第十一章 如何践行卓越教育
生命场能量法则
觉察视窗:从聚焦缺点转向聚焦亮点
第十二章 如何利用教育场论重构教育
发现家庭教育的真相
隐性教育才是教育成败的关键所在
教育场论:教育是生命之间的对话
一个家庭生命场的案例解读
我们需要更好地解释现实指导实践的理论
第十三章 如何实现自我成长
孩子是父母的镜子
带着使命感教养孩子
淡化行为,关注孩子的生命场
正念:让生命状态从事务模式进化为存在模式
基于正念的教育心态:静待次第花开
第十四章 如何修炼和谐胜任力
家庭教育需要大家共同协作
正念觉察
调整解读模式
以价值观指引行动:什么是我(们)最重要的目标
正念对话:重塑关系的不二法门
提高家庭处理问题与决策的协商能力
如何解决隔代教养冲突
第十五章 如何实现家校(园)共育
教育无边界
家长的共育误区
家长应该怎样与学校合作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