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在开埠以后,内外贸易迅速发展,金融需求大增。民国建立之后,天津银号、本国银行、外商银行鼎足三分,成为天津金融市场的重要力量。金融行业需要公会组织,以之制定行业规则,维护行业利益。清末和北洋时期,天津商会、钱商公会和银行公会先后在津成立。在应对历次金融风潮时,三个公会组织都曾发挥重要作用。
近代天津的货币,可分金属货币和纸币两类。当时民间银号、官办银行、外商银行都能发行纸币,同时流通天津市面。清末天津发生多次金融风潮。这些风潮因货币危机而起者,主要就是贴水风潮、铜元危机和银色风潮。贴水风潮由民间滥发纸币而起。铜元危机由政府滥发金属货币而起。银色风潮由民间镕铸低潮宝银而起。贴水风潮与银色风潮缘于民间贪图铸币利益;铜元危机则因政府贪图铸币利益。为了应对三次风潮,天津官府、商会、钱商公会与银号等相互合作,做了大量工作。这些工作有对有错,效果不一。
北洋时期,天津金融依然风潮迭起。当时风潮因货币危机而起者,主要就是中交挤兑风潮、直隶省行挤兑风潮以及铜元和铜元票危机。中交挤兑风潮由北洋政府不断借款、两行滥发纸币而起。直隶省行挤兑风潮由直隶官方不断借款、直隶省行滥发纸币而起。铜元和铜元票危机由政府滥发铜元和铜元票而起。为了应对风潮,天津官方、商会、钱商公会与银行公会等同样做了很多工作。但与清末不同,北洋时期,政府对于货币的主导权,日益增强。民间发行货币不断受到挤压。这个时期的历次风潮,全都缘于政府贪图铸币利益。由于民间难以制约政府,北洋时期天津应对风潮的很多工作,效果不佳。
统观清末和北洋时期天津的六次金融风潮,两次直接责任在于民间,四次直接责任在于政府。发行货币可以获得铸币收益。无论民间发行还是政府发行,如无有效机制制约,都易导致滥发,酿成危机。哈耶克认为民间发行货币,可以建立有效机制,防止货币滥发。这种机制就是货币竞争。在竞争环境下,货币之间没有固定比价,劣币不能驱逐良币,反被良币驱逐。如若政府强定货币比价,货币无法自由竞争;“格雷欣法则”就会发生作用。近代天津的货币危机,与哈耶克所论者存在某些相通之处。其间既有劣币驱逐良币,又有良币驱逐劣币。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