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流域概况
1.1 地形地貌
1.2 土壤植被
1.2.1 土壤
1.2.2 植被
1.3 水文地质
1.4 水文气象
1.5 河流水系
1.6 水利设施
1.7 社会经济
2 淮河水资源系统研究目标
2.1 问题的提出
2.2 研究目标和内容
2.3 技术路线
3 水资源系统模拟
3.1 水循环特性分析
3.1.1 径流时空分布特征
3.1.2 水资源开发利用特征
3.1.3 二元水循环特征
3.2 自然水循环模拟模型
3.2.1 模型基本原理
3.2.2 新安江模型的适用性
3.2.3 淮北平原水文模型
3.2.4 洪泽湖以上流域模型构建
3.3 人工水循环系统模拟
3.3.1 人工水循环系统基本原理
3.3.2 水资源系统概化
3.3.3 研究区域水资源系统概化
3.3.4 需水预测模拟
3.3.5 耗水和排水分析
3.3.6 系统开发
3.4 二元水循环耦合模拟
3.4.1 信息分解
3.4.2 信息聚合
3.4.3 信息交互
3.4.4 模型设计
3.5 本章小结
4 水工程系统联合运行模拟仿真
4.1 水工程系统概况
4.1.1 大型水库
4.1.2 大型湖泊
4.1.3 大型闸坝
4.2 系统模拟研究任务
4.3 模拟子单元划分
4.4 模拟单元来水、需水分析
4.4.1 来水计算
4.4.2 需水分析
4.5 单一水工程运行模拟研究
4.5.1 蓄水工程模拟模型
4.5.2 河道运行模拟模型
4.5.3 湖泊运行模拟模型
4.5.4 单一工程运行模拟研究成果
4.6 水工程系统联合运行模拟研究
4.6.1 基本思路
4.6.2 串联水库
4.6.3 并联水库
4.6.4 供水优先顺序
4.6.5 水工程系统联合运行模拟研究成果
4.7 水工程系统模拟仿真
4.7.1 河网水动力模拟仿真
4.7.2 水质模拟仿真
4.8 水工程运行模拟计算及成果分析
4.9 本章小结
5 典型区水量水质联合调度
5.1 水量水质联合调度的背景
5.2 联合调度目标与内容
5.2.1 调度目标
5.2.2 调度内容
5.3 水资源优化配置方案
5.3.1 水资源优化配置概述
5.3.2 水资源优化配置模型构建
5.3.3 水资源优化配置模型遗传算法
5.3.4 水资源优化配置成果
5.4 水量水质联合优化调度模型
5.4.1 水资源优化调度概述
5.4.2 优化调度主要内容
5.4.3 优化调度计算单元概化
5.4.4 单库水量水质联合优化调度模型
5.4.5 水库群水量水质联合调度模型
5.5 水量水质联合调度计算
5.5.1 污染指标确定
5.5.2 水量水质转换关系计算
s.5.3 水库(群)优化调度模型求解的遗传算法
5.5.4 水污染事件应急调度模型
5.5.5 典型区水量水质联合优化调度成果
5.6 本章小结
6 水资源优化调度决策支持系统
6.1 系统目标与任务
6.1.1 研究背景与目标任务
6.1.2 技术路线与方法
6.2 系统整体结构设计
6.2.1 整体框架
6.2.2 系统研制技术与应用
6.2.3 系统部件设计
6.3 水循环模拟子系统
6.3.1 系统结构
6.3.2 自然主循环模拟系统
6.3.3 人工侧支循环模拟系统
6.3.4 自然一人工二元耦合模拟系统
6.4 水工程模拟子系统
6.4.1 水工程模拟系统结构
6.4.2 水工程联合运行模拟准备
6.4.3 水工程运行模拟
6.4.4 水动力模拟仿真系统
6.4.5 水质模拟仿真系统
6.5 水量水质优化调度子系统
6.5.1 系统结构
6.5.2 单库水量水质优化调度
6.5.3 库群水量水质优化调度
6.5.4 库群水量水质优化调度
6.6 本章小结
7 结论
7.1 主要成果
7.2 特色和创新
参考文献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