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中国调解的理念创新与机制重塑/理论系列/新时代调解研究文丛
0.00     定价 ¥ 78.00
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
此书还可采购1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ISBN:
    9787300270883
  • 作      者:
    作者:廖永安|总主编:廖永安
  • 出 版 社 :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9-07-01
收藏
内容介绍
调解制度在我国法学研究和纠纷解决实践中经历了肯定与否定、赞美与批评的话语喧嚣后,曾一度沉寂。然而,凡事应时而生、因事而兴。随着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党中央站在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高度,提出构建全民共建共洽共享的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尤其是“把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这使得调解又重获新生。本书正是站在新的历史起点,重估调解在新时代的价值。其编写特色在于,从传统与现实、中国与西方、理论与实践三个维度出发,澄清关于调解的话语偏见,挖掘调解的实践价值,重塑调解的新理念和新思维,还原调解的真实面貌。全书既对我国调解理念、调解体系、调解模式、调解职业化等基础共性理论进行深入探讨,又对我国现行调解体系中各种具体调解制度存在的问题逐一展开剖析。本书揭示了人民调解概念泛化的弊端,通过对人民调解、法院调解、行政调解、仲裁调解等传统调解方式及行业调解、商事调解、律师调解、互联网调解等新型调解方式的通盘检视,提出重塑我国社会调解体系的基本方案和制定统一《调解法》的基本设想。同时,作者通过对调解理念创新、制度创新和实践创新等本土法治资源的提炼,尝试构建调解的中国知识体系和话语体系,确立中国特色调解的文化自信、制度自信、理论自信和道路自信。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传统调解理念的现代转型与重塑
一、我国传统调解的特质
二、社会转型期传统调解之困境
三、调解理念的现代性重塑——理性调解
四、结语
第二章 现代调解的新理念与新思维
一、传统调解的三次转型
二、现代调解的新理念与新思维:从实体维度出发
三、现代调解的新理念与新思维:从程序维度出发
四、我国调解制度未来发展的新思路:迈向现代化的调解
第三章 调解体系的重塑
一、中国调解体系的现状——单一的政策主导型调解
二、政策主导型调解所面临的挑战
三、他山之石:美国调解制度的启示
四、我国调解体系重塑和改造的对策
五、结语
第四章 调解模式的转型与变迁
一、我国传统调解模式——调解员主导型调解及其特征
二、调解员主导型调解模式的产生基础及现实困境
三、社会转型期我国调解模式的二元建构
第五章 社会调解的职业化道路
一、现代社会治理与调解职业化
二、我国调解职业化的困境
三、我国调解职业化困境的原因
四、突破我国调解职业化困境的可能出路
五、走出我国调解员职业化道路的误区:在职业化与社会化之间
第六章 人民调解制度的现代转型
一、人民调解制度的历史变迁:延续与断裂
二、人民调解制度的现实困境:泛化现象的弊病
三、人民调解制度的正本清源:坚守定位。回归初心
四、人民调解制度的实践创新:新时代“枫桥经验”的启示
五、我国人民调解的完善路径:兼论我国社会调解体系之整合
第七章 法院调解的改革路径
一、法院调解的历史谱系:从民间性到国家性
二、法院调解的兴与衰:“调审关系”的政策嬗变
三、民事审判结构“理想类型”的现实动向:在调解型与判决型
之间
四、法院调解的重构:调审合一还是调审分离
五、法院调解的新动向:法院调解的社会化
六、法院调解社会化的未来:迈向契约型治理
第八章 行政调解的历史溯源与发展脉络
一、古代的“行政调解”
二、近代的行政调解(1840-1949年)
三、现代的行政调解(1949-2012年)
四、“新时代”行政调解的新发展(2013年至今)
五、行政调解的困境突围
第九章 仲裁与调解相结合的新发展
一、引言:仲裁与调解相结合的缘起
二、理论基础:仲裁与调解相结合的内涵、模式与优势
三、现状考察:我国仲裁与调解相结合的新实践
四、实践剖析:我国仲裁与调解相结合发展的成效与问题
五、发展进路:我国仲裁与调解相结合的完善与突破
第十章 行业调解的发展困境及其破解
一、行业调解的历史发展
二、行业调解的法理基础
三、行业调解的现实困境
四、行业调解的未来出路
第十一章 商事调解国际化的中国应对
一、机遇:发展“一带一路”商事调解极为迫切
二、挑战:国际商事调解体制机制尚不成熟
三、出路:以共商共建共享为方向指引
第十二章 律师调解制度的内生矛盾及其化解路径
一、问题的提出:律师调解的推广“热”与落实“冷”
二、我国律师调解制度的本相追问
三、我国律师调解制度的内生矛盾及其产生缘由
四、我国律师调解制度内生矛盾的实践表现
五、我国律师调解制度内生矛盾的化解路径
第十三章 “互联网+调解”的发展、挑战与未来
一、我国“互联网+调解”的发展概述
二、我国“互联网+调解”的实践经验
三、我国“互联网+调解”的路径选择
第十四章 调解前置程序的运行现状与路径选择
一、调解前置程序的基本理论
二、调解前置程序的运行机制
三、调解前置程序的现存问题
四、调解前置程序的路径选择
五、调解前置程序的未来展望
第十五章 “调解法”制定中的几个问题
一、问题的提出
二、制定“调解法”的必要性
三、制定“调解法”的指导思想
四、“调解法”的基本原则
五、“调解法”的内容框架
六、结语
第十六章 调解的中国话语体系
一、问题的提出:为什么强调调解的“中国话语体系”
二、中国调解的文化自信:东西方不同的法律文化传统
三、中国调解的制度自信:立足基本国情的实践探索
四、中国调解的理论自信:立足本土资源的启发
五、中国调解的道路自信:社会综合治理新格局
六、结语:在本土性与全球性之间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