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
一 问题的提出
二 研究现状
三 核心概念
四 研究方法
第一章 高校教师职业属性与身份分化
第一节 高校教师职业发展溯源
一 被学生雇用的高校教师
二 作为“教师行会”会员的高校教师
三 实行“行业自治”的高校教师
第二节 高校教师的职业属性
一 专业性
二 经济性
三 学术性
四 公益性
第三节 高校教师的身份分化
一 导致分化的主要原因
二 身份分化对高等教育发展的影响
三 从“分化”走向“统一”是必然趋势
第二章 我国民办高校教师身份现状及成因
第一节 民办高校师资队伍建设历程
一 初创期以“兼职教师”为主
二 扩张期“专职教师”规模显著增长
三 内涵建设期“专职教师”身份问题突显
第二节 民办高校教师的身份现状
一 法律法规视角下的“教师”身份
二 组织视角下的“雇员”身份
三 管理视角下的“体制外”身份
四 自我认同视角下的“矛盾”身份
第三节 民办高校教师身份成因
一 “补充性”地位决定了民办高校教师“社会地位”偏低
二 民办高校办学经费窘困难以解决教师身份问题
三 政策调控不力致使民办与公办高校教师身份难以并轨
四 民办高校内部治理水平偏低,影响教师的职业认同
第三章 民办高校教师身份变革之必要性与可行性
第一节 身份变革之必要性
一 高校公平发展环境需进一步完善
二 时代呼唤更高质量的民办高等教育
三 “身份差距”阻碍民办高校可持续发展
第二节 身份变革之可行性
一 “非营利性”属性进一步明晰
二 公办高校人事制度改革不断深化
三 “歧视性”政策已受关注
四 政府财政资助逐步增强
第四章 印度私立高校教师身份及其制度成因
第一节 印度私立高校教师身份演变历程
一 殖民地时期的私立高校及其教师身份
二 独立后“计划经济时期”公、私立高校教师的身份趋同
三 独立后“市场化经济时期”公、私立高校教师的身份分化
第二节 当代印度公、私立高校教师之身份差距
一 公、私立高校教师处于同一职业管理系统
二 公、私立高校教师的身份差距
第三节 印度公、私立高校教师身份差距的制度成因
一 私立高等教育法律不完善
二 缺乏有效的私立高校(自筹)监管体系
三 高等教育质量认证制度不健全
第五章 美国私立高校教师身份及其制度成因
第一节 美国私立高校教师身份的演变历史
一 从“兼职”到“专职”:教师身份确立
二 从“专门化”到“专业化”:专业身份凸显
三 从“专业化”到“学术化”:追求独立的学术人身份
第二节 美国公、私立高校教师身份的差异与统一
一 公、私立高校教师间的身份差异
二 公、私立高校教师身份逐步统一
第三节 美国促进公、私立高校教师平等身份构建的制度因素
一 “一视同仁”的财政资助制度
二 高校自治和学术自由保障制度
三 统一、有效的教师权利救济制度
四 高校内部民主管理制度
第六章 我国民办高校教师身份变革的外部制度阻碍
第一节 法人制度不健全从根本上制约身份变革
一 法人属性不清晰导致教师组织身份模糊
二 法人财产权难落实影响教师职业认同
三 法人治理结构虚置影响教师的归属感
第二节 社会保障制度不完善难解身份差距之难题
一 养老保障制度之间的差距
二 医疗保障制度间的差距
第三节 权利救济制度建设滞后影响教师身份认同
一 面对公权力的侵害,权利救济缺失
二 面对私权力的侵害,权利救济无力
第七章 我国民办高校教师身份变革的内部制度阻碍
第一节 企业化管理制度强化教师“打工者”身份
一 行政权力过大,教师地位偏低
二 以监督与控制为取向,教师成“教书机器”
三 难建大学文化,影响教师角色认知
第二节 不科学的教学管理制度削弱教师职业认同水平
一 制度供给者素质不高
二 制度制定程序不规范
三 制度内容“重形式、轻质量”
四 制度功能“重管理、轻服务”
五 制度效果“重处罚、轻激励”
第三节 发展支持制度薄弱制约教师职业发展
一 教学发展中心建设滞后
二 个人进修支持制度偏少
三 教师学术发展保障制度欠缺
第八章 关于我国民办高校外部制度改革的建议
第一节 确立事业单位法人身份
一 事业单位法人与财团法人内涵辨析
二 “事业单位法人”更优于“财团法人”
第二节 多途径提升社会保障水平
一 国内外几种主要的补充社会保障方式
二 社会保障水平提升过程中的政府角色
三 资金短缺是最亟需解决的问题——以A、B两校为例
第三节 系统完善权利救济制度
一 构建多层次的权利救济机构
二 进一步完善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