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文化》:
改革开放四十年来,深圳一直在引领国家旅游业风气,是国家四十年来旅游发展的经典样本。总结深圳旅游四十年的历史成就和发展经验,就是总结中国旅游业四十年的发展成就和发展经验。
上个世纪80年代早期,由东湖、银湖、西丽湖、香蜜湖、石岩湖和大小梅沙、蛇口、大亚湾、深圳湾共同构成的“五湖四海”,是特区旅游产业的代名词,也是我国山岳、湖泊和海洋旅游资源开发的成功典范,至今仍然在都市观光、休闲和度假市场上发挥基础支撑作用,也是很多地方发展旅游业学习的榜样。上个世纪90年代,以世界之窗、锦绣中华、欢乐谷、明斯克航母世界为代表的第二代旅游产品集群,开创了我国主题公园或者说人造景区之先河。如果那个时候就有微信朋友圈的话,这些主题公园的照片应当是每天都可以刷屏的。更重要的是,华侨城事实上承担了我国主题公园运营“黄埔军校”的角色,为过去四十年的我国旅游业创新发展培养了一大批市场意识和商业能力很强的专业人才。进入新世纪以后,华侨城、华强、特发旅游、华南城、深圳海外国际旅行社等一大批旅游企业的兴起,成为市场主体创新发展的高地,印证了“没有强大的市场主体,就没有旅游强市的未来”这一旅游业发展的客观规律。近年来,以华侨城集团的东部华侨城、腾邦国际“旅游+互联网+金融”、中国旅游产品创意奖的“熊出没”、腾讯推出的“一部手机游云南”等科技、文化、资本和创业推动的现象级产品创新,以及一大批小微型企业成长,充分表明旅游已经成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最为活跃的领域。深圳旅游成功实现了旅游经济特别是旅游资源开发从依靠老天爷馈赠的自然资源,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历史文化资源,老百姓的旺盛旅游需求,也即“三老”到依靠资本、科技、文化和人才创新的“四新”转型升级,为国家旅游业的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做出了有益的尝试和探索。
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生产关系与生产力始终是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的,而不是滞后和制约的。在市场主体发育成长的同时,深圳的旅游综合管理体制和行业协会建设也在同步改革,走在全国的前面。为适应都市旅游消费变迁和市场主体发展壮大的客观要求,深圳旅游行政管理体制经历了数轮改革。早在上世纪90年代,深圳市委、市政府就提出“跳出旅游规划旅游,跳出深圳规划深圳”发展战略,2001年深圳市设置文化局,市广播电影电视局、市新闻出版局、市文物局归口于文化局;2009年,深圳市在新一轮政府机构改革中,率先又将文化局、旅游局和体育局合并成立为现如今的深圳市文体旅游局。我们看到,精简后的文体旅游局很多工作有创新、有亮点、更开放,不仅践行了服务型和开放性行政理念,而且探索了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的路径与方法。文化旅游是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先进文明创造性转换、创新性发展的重要载体,深圳“全域旅游”新理念、“主客共享”新空间等实践上更是先行一步。党的十九大以后,国家组建了文化和旅游部,作为国务院的组成部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的新时代已经到来,深圳经验在全国范围内复制和推广的可能性进一步加大了。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