婺源徽剧与皖南徽剧虽同属徽剧,但其音乐以石牌、吹拨为主要声腔,且在发展过程中博采众长,兼容并蓄地吸收了目连戏的高腔、下江调,赣剧的南词和婺源民间小调等,逐渐自成一体,形成独具地方韵味的婺源徽剧。婺源徽剧音乐还有一大特色就是保存完整。婺源县是明清戏曲的集结地,徽剧传唱声腔众多,现存剧目手抄本多达361种,因而婺源徽剧音乐得以保留许多原始的名称和特色鲜明的曲调。
本书正是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手抄本资料的收集和口传音乐资料的采集,全面分类整理出了婺源徽剧现存的唱腔、过场、锣鼓音乐,较为清晰地展现了婺源徽剧音乐类别的流变,阐析了它们各自的音乐特点、表演特点,同时也交代了它们的发展现状,开创了婺源徽剧音乐整体研究的先河,为以后的拓展深入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前言
把自己从事过的家乡戏曲音乐——婺源徽剧音乐向外界介绍推广是笔者写作的“初心”。笔者的“介绍”力求内容全面、资料原始、记录准确。为此,笔者先后数十次到实地采访老艺人,对其录音录像 ;同时通过收集大量资料比对,现场挖掘第一手资料等做法把婺源目连高腔(含花目连)、传抄曲牌及部份只留在婺源徽剧人、老艺人口中的唱腔、锣鼓、曲牌充实到书中,以达到填补婺源徽剧音乐的一些空白之目的。
本书梳理了婺源目连高腔音乐的由来。婺源徽剧团自 1956年成立以来既没有恢复目连戏,也没有整理目连戏唱腔、锣鼓等方面的资料,只有万叶老师 20 世纪 80 年代到婺源虎蝉(溪)录的一盘目连戏磁带。因时间久远,该录音没有留下演唱者姓名、剧目名,也没有曲牌名。笔者到实地找到了当年录音的唯一幸存者王细焰老艺人对其一一甄别,再把录音记录成简谱,但由于演唱者用“土话”加韵白演唱,王细焰老艺人及当地人也无法辨其唱词,笔者只得找来目连戏手抄本一段段地寻找比对,才找回了曲牌名和唱词使唱段完整呈现。新增的目连戏及花目连唱腔、锣鼓等也是这样比对完成的。
本书首次披露婺源徽剧唱本部分未记录的锣鼓、唱段的由来。笔者在婺源徽剧人、老艺人口中挖掘唱腔、锣鼓,尽可能做到查缺补漏,完善谱例。如: 《前沿人家》高云凤唱段、《小保管上任》程红唱段就是笔者在欧阳瑞姿家对照其录像记录保留下来的唱段整理出来的。这两个戏均没有留下徽剧唱本,这两段唱成了孤本,尤其珍贵。在甲路、查平坦老艺人家中挖掘婺源徽剧文武操场和婺源目连戏操场锣鼓,既丰富了本书的闹台锣鼓,更为有意义的是这两个操场锣鼓证实了婺源徽剧武场五人制的特点。还有小戏《小放牛》(参看第 页)等都是经过三番五次地采访、回忆记录、再找手抄本比对而成的。
而为了弄清“传抄曲牌”的来源,笔者和女儿王曦赫两次赴潘秋江儿子家中寻找潘老师当年“传抄曲牌”的蓝本,在他儿子潘应展及儿媳的帮助下,在其楼上一个装废旧书报的谷篓里找到了潘秋江当年用毛笔抄的工尺谱曲牌集以及更久远的疑是潘子乾点校抄录的“婺北桃溪剧社”手抄本,遗憾的是后者已损坏严重,无法翻阅,现仍存潘家。书中的“传抄曲牌”是笔者根据潘秋江留下来的用钢笔抄录的工尺谱曲牌本翻译,因其板眼标记疑有遗漏,故笔者不敢多译恐误后人,翻译有错误也在所难免。
需要强调的是笔者对本书唱腔谱例的遴选遵循一个原则,既以最早的谱例为准。在记谱上只要不是错误尽量保持当时艺人的写法,不求统一。因此,书中的记谱方法各异、风格多样,为的是给读者尽量呈现原汁原味的婺源徽剧音乐资料,以让读者自己研判,为后来研究者留下有价值的学术史料。笔者在译谱和记谱上也是按照实际译谱和记录,不受现在唱腔和简谱标记规范束缚。如,笔者在译《千里驹》唱腔时完全按抄本工尺谱字翻译,未按现吹腔旋律增一个音符。同样,用简谱来翻译记录工尺谱也是有缺陷的。如《千里驹》中李桂金(占)唱:天 , 在工尺谱里“天”字有两个谱字“工工”、在实际演唱中要唱两个音,第二个音不唱字头,而简谱的规范记法,要么记一个四分音符“3”音,要么两个“3”音之间加连音线。如果这样记谱就只能发出一个音,违背了戏曲的实际唱法。所以,笔者保持两个音而去掉连音,以符合戏曲演唱,书中类似的现象均作如此处理。以上做法都是为了确保资料的准确和原始性特征。
本书在创作过程中广泛吸纳了前人的成果,也做了一些新的探索。一是笔者在介绍“唱腔音乐”中的“板腔体声腔”时创立了板腔体的声腔结构,即板腔体是由起腔句、承腔名、结腔句组成的。通过这种结构来分析声腔,更能看清声腔的演变规律。二是笔者根据吹腔的特点提出了吹腔发展经过融腔阶段、分腔阶段、定腔阶段的新论。三是在“介绍”“锣鼓音乐”时按“唱、做、念、打”的表演形式来给锣鼓分类,这些都是本书与前人论述相异之处,如不妥盼批评指正。
当然,本书也存在不少遗憾。书中的演唱者、扮演者大都是通过询问江裕民、江湘璈及表演者本人和前辈艺人来求证的,有的参看唱腔“十册手抄本”,无法一一核实,错误一定难免,笔者在此对标记有错误的徽剧人深表歉意,望当事人指正,以便日后改正。
婺源徽剧有大量的昆曲工尺谱剧目抄本,由于受时间和篇幅以及个人水平限制而没有翻译 ;还有大部份“传抄曲牌”也没有翻译 ;特别是没有挖掘一出完整目连戏很是遗憾。目前状况只有将村庄里目连戏的表演者、知晓者集中起来进行调查挖掘才有可能抢救濒临灭绝的婺源目连戏,这个使命非笔者个人所能及,需要各方的共同努力!
最后,笔者要感谢所有为笔者提供资料的婺源徽剧人、老艺人,特别感谢:江裕民(提供原始唱腔本及演唱者姓名)、江湘璈(提供曲牌及演唱、演奏者姓名)、何柏坤(提供锣鼓及大量原始资料)、汪斌(提供大量相关资料)和婺源徽剧传习所,他们以强烈的振兴婺源徽剧使命感无私给笔者提供了所有资料,笔者只是这些资料的“搬运工”。同时,本书错误、遗漏之处难免,还请读者不吝赐教,笔者不胜感激!
王昆仑
2019 年 5 月 21 日
第一章 概述
第一节 婺源徽剧音乐源流
一、“徽州腔”到“昆平腔”——婺源徽剧音乐起源期
二、“日演平台 夜打目连”——婺源徽剧音乐形成期
三、“婺源调”到“班子腔”——婺源徽剧音乐成熟期
第二节 婺源徽剧音乐构成
一、唱腔音乐
二、过场音乐
三、锣鼓音乐
第三节 婺源徽剧音乐研究的基础和现状
一、婺源徽剧音乐资料分析
二、婺源徽剧音乐流变及研究现状
第二章 唱腔音乐
第一节 曲牌体声腔
一、婺源徽剧目连高腔及花目连
二、婺源徽剧南陵目连高腔
三、婺源徽剧昆腔
第二节 曲牌体向板腔体过渡时期声腔
一、四平腔(徽州高腔)
二、昆平腔(昆弋腔)
第三节 板腔体声腔
一、“婺源调”之吹腔
二、“婺源调”之拨子
三、二簧平板
四、二簧
甲、老二簧
乙、正二簧
丙、反二簧
五、西皮
六、杂腔小调
第三章 过场音乐
第一节 概 述
一、过场音乐
二、婺源徽剧过场曲牌现状
第二节 过场曲牌分类
一、笛子曲牌
二、唢呐曲牌
三、胡琴曲牌
四、吹打曲牌
五、吹打夹唱曲牌
第四章 锣鼓音乐
第一节 概述
一、锣鼓音乐
二、锣鼓音乐分类
三、婺源徽剧锣鼓音乐特点
四、婺源徽剧锣鼓代音字说明
五、婺源徽剧锣鼓音乐现状
第二节 操场锣鼓——闹台锣鼓
一、婺源目连戏操场锣鼓
二、婺源徽剧文武操场锣鼓
三、婺源徽剧文操场锣鼓
四、新时期婺源徽剧操场锣鼓
第三节 唸唱锣鼓——伴奏锣鼓
一、唸的锣鼓
二、唱的锣鼓
第四节 做打锣鼓——动作锣鼓
一、做的锣鼓
二、打的锣鼓
三、效果锣鼓
第五章 婺源徽剧音乐的创新发展
第一节 1956——1966 年婺源徽剧第一个黄金发展期的音乐创新
一、移植剧目
二、创新剧目
第二节 1980——1985 年,婺源徽剧第二个黄金发展期的音乐创新
一、移植剧目
二、创新剧目
第三节 1986——2005 年,婺源徽剧发展停滞期的音乐创新
一、创新剧目
第四节 2006 年进入“非遗”时代,婺源徽剧迎来第三次黄金发展期
一、移植剧目
二、创新剧目
参考文献
后记
温馨提示:请使用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