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讲 王蒙:20世纪中国文学的一个“拐点”
一 鲁迅:20世纪中国文学的最初选择
二 赵树理:“本土化”与20世纪中国文学的新欲求
三 王蒙:“拐点”抑或一个新的文学时代
第二讲 “后革命诗学”:王蒙文艺思想“关键词”
一 “创作是一种燃烧”
二 文学的悖论
三 为“玩文学”一辩
第三讲 蝴蝶·桥梁·界碑:1980年代的王蒙
一 “蝴蝶”的快乐
二 “桥梁”的意义
三 “界碑”的尴尬
第四讲 童年与精神自我:“自传”视野中的王蒙
一 “自我”的形成
二 “相信的一代”
三 “经验塑造着不同的人”
第五讲 多元与共生:王蒙文化思想散论
一 “不平衡”理论与“文化大国”战略的提出
二 多元、和谐的文化生态观
三 世俗、民间的文化价值观
第六讲 王蒙与道家文化
一 无为之为:道家文化与王蒙的人生态度
二 无用之用:道家文化与王蒙的文艺思想
三 无法之法:道家文化与王蒙的文学创作
第七讲 王蒙与苏俄文学
一 “永存的桃源”
二 “明朗高亮”:苏俄文学与王蒙文学精神的塑就
三 “写出丰富性”:苏俄文学与王蒙的文学创作
第八讲 “王氏红学”:王蒙与《红楼梦》
一 王蒙“活说”《红楼梦》
二 “伟大的混沌”与“贯通先生”
三 “经验的交流”:王蒙对话曹雪芹
第九讲 王蒙与《人民文学》
一 一个颇具象征意义的“事件
二 1985年:王蒙与《人民文学》
三 “未竞的事业”:王蒙对《人民文学》的“改造”
第十讲 王蒙与新疆
一 “换心的手术”
二 “塔玛霞尔”:新疆对王蒙思想的影响
三 王蒙小说的“新疆美学”
第十一讲 王蒙与当代旧体诗
一 旧体诗:异类的文体?
二 气、情、趣:王蒙旧体诗三维
三 不拘一格与以“我”为主
第十二讲 王蒙的精神个性与小说创作之关系
一 童年记忆与精神个性的形成
二 一个人的“舞蹈”:王蒙精神自我与文本呈现方式
三 分裂的“自我”:王蒙小说创作的另一视角
第十三讲 《蝴蝶》三读
一 一个多重的文本
二 何为“蝴蝶”?
三 “光明的尾巴”与“寻找的悲歌”
第十四讲 《闷与狂》与“狂欢美学”
一 一次生命的“乱码”
二 一代知识分子的“受想行识”
三 癫狂与隐晦的“双拼图”
第十五讲 《这边风景》:时代的文学记忆
一 《这边风景》的“身世”
二 伊犁的“清明上河图”
三 “戴着镣铐跳舞”
四 《这边风景》与跨文化写作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