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由著名的中国文化书院组织编写,内容涵盖中国传统文化的各个方面和层级,涉及文学、历史、艺术、科学、民俗等多个领域,力求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用较少的篇幅,使广大读者对中国历史文化有较为全面的认识,对中国精神和中国风格有较为深切的感受。
丛书的作者均为国内知名专家,有的是学界泰斗,在国内外享有盛誉,他们的思想视野、学术底蕴和大家手笔,保证了丛书的学术品质和精神品格。
《中国文化经纬:老子与道家》从各角度深刻解读了老子与道家之间的关系,以及老子思想的行程过程,以及从庙堂到民间的过程中,道家文化的不断发扬光大。汉朝初年,统治者用黄老思想治国,开启了老子哲学的黄金时代,到汉武帝宣布“独尊儒术”,道家就离开了朝廷,转向了民间,到魏晋时期,又一度通过玄学家的研究,使道家思想得以发扬光大……老子、庄子和其他道家人物,以他们过人的智慧,创立了非常深刻的哲学。和古代任何民族相比,他们的哲学都毫不逊色。道家提倡道法自然,自然无为,提倡与自然和谐相处。道家思想的特点是无所不容,无所不包。先秦各学派中,道家虽然没有儒家和墨家有那么多的门徒,地位也不如儒家崇高,但随着历史的发展,道家思想以其独有的宇宙、社会和人生领悟,在哲学思想上呈现出永恒的价值与生命力。佛教传入我国后,也受到了道家的影响,禅宗在诸多方面受到了庄子的启发。
《中国文化经纬:老子与道家》:
七、涤除玄鉴论——直觉认识论
与主静思想密切相联系,老子在认识论上提出了静观的直觉主义的思想。既然老子把世界的本原“道”看作是无形无象的绝对虚静的东西,因此老子认为人们要把握住“道”,就不能通过感觉和理性思维来认识,如果必须要通过感觉与思维这些认识活动来认知,这就违背了道的绝对虚静的本性。所以对道的把握不能通过正常的认识途径,只能通过使自己的心境保持绝对虚静的状态,使之达到与道合一的境地,即所谓与道同体时才能把握(或称领悟或体悟)。对道的认识与对一般事物的认识方法是迥然不同的。所以老子说:“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老子》四十八章)这即是说,求学一天比一天会增加知见和情欲,求道则一天比一天要减少知见和情欲,减少又减少,一直要减到无为无欲的境地。按照老子的观点,为学求取具体事物的知识是属于“加”的方法,越学知识越多,而求道则是“减”的方法、“负”的方法,需要把已有的知识全部减掉。这是因为为学知见越多,情欲也就越大,这就越来越远离了“道”,与“道”背道而驰了。只有用“减”的方法,使自己的知见情欲一天比一天少,少到无知无欲的地步,才能与道合一而把握到“道”。这种清扫知见和情欲,直至使心境保持住绝对虚静的状态,就叫做“涤除玄鉴”的方法。“涤除”就是指扫除干净。鉴,即镜,这里指心犹如照物之镜。“涤除玄鉴”,即指扫除玄妙的心镜。这种扫除包括两方面的内容,既要扫除一切感觉,舍弃自己的耳目聪明,闭塞五官使之不用,同时又要清除一切思虑,舍弃一切思维活动,使心境保持住绝对虚静的状态。老子认为,只要做到了这些,就可与道合一(“玄同”),成为得道的人。老子的这一思想是一种静观的直觉主义的认识论思想,带有非感性非理性的神秘色彩。但从某种意义上说,它也是一种强调自身的体验的认识方法,使自己与对象合二为一,从而领会到真谛。这种体验法在人的认识活动中也是有的。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往往就是靠自身的亲身体验来领会生活,这种体验当时并不要靠逻辑的思维,而是一种直接的感受和把握(身临其境中的感受)。但这种体验是建立在平日的感觉与理性思维的积累基础之上的。老子要求抛弃一切感觉与思维而主张直接体悟则是不可能做到的。
……
总序
前言
第一章 道家创始人老子及其思想
第一节 老子的生平
第二节 《老子》一书的写作年代问题
第三节 老子道家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
第四节 老子的基本思想
第二章 道家学派在战国时期的发展
第一节 杨朱学派
第二节 列子学派
第三节 庄子学派
第四节 黄老学派
第三章 道家学派在两汉的发展
第一节 汉初的黄老学
第二节 刘安主编的《淮南子》的黄老之学
第三节 王充与黄老之学
第四章 魏晋时期老庄学的风行
第一节 魏正始年间何晏、王弼的老子学
第二节 魏末阮籍、嵇康的老庄学
第三节 西晋郭象的庄子学
第五章 老子道家思想对中国道教思想的影响
第一节 老子道家思想与道教的形成
第二节 老子道家思想与道教的基本教义
第三节 老子与道教尊神
第六章 老子道家思想对中国佛教思想的影响
第一节 汉代佛教与黄老方术思想的结合
第二节 魏晋佛教与老庄玄学的结合
第三节 唐代禅宗佛学与老庄思想的融合
出版后记
温馨提示:请使用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