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历史知多少
艾灸是中医针灸疗法的一种,一般是指点燃艾叶制成的艾炷、艾条,熏烤人体穴位,以达到保健治病的自然疗法。这种疗法最早可以追溯到远古先民时期。艾灸疗法不仅在我国医学史上有重要地位,而且对于世界医学也做出了巨大贡献。
本节名词
1 《伤寒杂病论》
成书是在公元200 年~ 210 年, 作者为张仲景。
2 曹翕
魏晋间官吏,医学家。擅长针法,著有《曹氏灸经》和《曹氏十二经明堂偃侧人图》。
3 葛洪
为东晋道教学者、著名炼丹家、医药学家。
艾灸的起源与传播
艾灸起源于我国原始社会,是在人类掌握和利用火以后的产物。
远古先民风餐露宿缺乏治疗手段,遇有病痛人们只是用手掐按,或用石头敲击痛处, 有时还会用火烤。久而久之,便积累了一系列治病方法,灸疗的雏形也在此时产生了。
两千多年前,我国的古人就已经广泛知晓采用艾绒作为灸疗的燃料。艾草在我国广为生长,古人大概先发现艾是引火、避蚊虫的理想材料,继而在用艾引火的过程中发明了艾灸。
战国、秦汉时期是中国传统医学理论的奠基时期,这一时期产生了《黄帝内经》《难经》等重要理论著作。这些著作中多有对艾灸的介绍。约成书于战国时期的《黄帝内经》,把灸法作为一个重要的内容进行系统介绍,书中记载了很多关于灸疗的起源和各种灸法及其治疗各病症的知识。
东汉时期艾灸有了进一步发展。张仲景所撰写的《伤寒杂病论》1中记载了不少用艾灸治疗某些三阴虚寒证的方法。成书于西汉末年至东汉延平年间的《黄帝明堂经》是我国第一部有成熟体系的、针灸并重的腧穴学经典著作,该书为艾灸对症取穴治疗奠定了基础。
三国之际诞生了最早的灸疗专著,即曹操之子魏东平王曹翕2 著《曹氏灸经》七卷,书中所载施灸孔穴增多,施灸的禁忌也较以前诸书具体,并申明禁灸原因。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战乱并未阻止艾灸的发展步伐。西晋皇甫谧编纂的《针灸甲乙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灸疗专著,书中详尽地论述了各类疾病的证候、取穴,把艾灸专门化、系统化,对针灸学的发展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晋代名医葛洪3 的著作中则强调了艾灸对传染病以及急救的作用。
南北朝时,灸疗不仅在民间盛行,而且传入了日本。公元552 年,陈文帝将《针经》赠送给日本钦明天皇,艾灸术从此开始在日本流传。
公元562 年秋,吴人知聪携《明堂图》等医书160 卷越海东渡,以后,日本多次派人来我国学医。灸术传入日本后深受朝野重视,发展迅速。艾灸疗法的发展壮大在唐代,灸学发展成为一门独立学科,唐朝建有医科学校,并设有针灸科,由针博士4教授,唐太宗又命甄权等人校订《明堂》,做《明堂人形图》,足见唐朝对针灸的重视。孙思邈撰集的《备急千金要方》
《千金翼方》,提倡针灸并用,他特别注重灸量,施灸的壮数多至几百壮。
此外,他还绘制了历史上最早的彩色经络腧穴图--《明堂三人图》。
宋代更加重视艾灸在医疗中的作用,并将艾灸列为十三科5 之一,使灸学有了进一步的发展。此外,宋代的医学书籍中还有“天灸”或“自灸”的记载,这是一种不同于温热刺激的另类施灸方法。宋代的《太平圣惠方》、《普济本事方》以及《圣济总录》等医方书中更多地收集了大量的灸疗内容。艾灸发展到元代并没有停滞,西方子的《明堂久经》和《备急灸法》为灸学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明代是我国灸疗的全盛时期,其间灸疗学家辈出,参照古代树枝灸的方法,又有“桑枝灸”“桃枝灸”“神针火灸”以及艾条灸和药条灸。此外,明代还有灯火灸的记载,是用灯草蘸油点火在病人皮肤上直接烧灼的一种灸法;还有利用铜镜集聚日光,作为施灸热源的所谓“阳燧灸6”。明代医学家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曾有35 处提到艾和艾灸的用途及灸法,这说明艾灸已经得到广泛的应用。
清代灸疗学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吴谦等人撰写的《医宗金鉴?刺灸心法要诀》用歌诀的形式表达刺灸的各种内容,便于初学和记诵。
清代吴亦鼎的专著《神灸经论》是我国历史上又一部灸疗学专著。雷丰的专著《灸法秘传》,对灸法的认识和应用更上一层楼。
新中国成立后,针灸在医疗、科研、教学等方面都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各级中医院开设了针灸科,综合医院以及卫生院也开展了针灸医疗,全国各省市均先后建立了一批针灸研究机构,一部分中医学院还专设了针灸系。本节名词
4 博士
古代学官名。六国时有博士, 秦因之。唐有太学博士、算学博士等, 皆教授官。明清仍有,稍有不同。
5 十三科
明代医学十三科为:大方脉、小方脉、妇人、疮疡、针灸、眼科、口齿、咽喉、接骨、伤寒、金镞、按摩、祝由。
6 阳燧灸
与近代的“日光灸”颇为类似。艾灸是如何养生祛病的
1 实证
指人体受外邪侵袭,或因痰火、淤血、虫积、食积、水湿等阻滞所引起的实性证候。如面赤、气粗、痰壅喘满、痞块癥结、肿胀、腹痛、拒按、便秘、溲赤。
2 热证
指人体感受温邪、暑气或寒邪化热而引起的热性证候。如身热汗多、面赤烦躁、口渴喜冷饮、神昏谵语或泄泻热臭、小便短赤。
3 虚证
指人体因精气不足而出现的正气虚弱的证候。如面色不华、精神疲惫、气短音低、自汗盗汗、头晕眼花、心悸失眠、饮食减少。
4 寒证
感受寒邪,或阳虚阴盛所表现的证候。寒证有外寒和内寒之分。
艾灸的一般性治疗效应由两方面构成
一是由艾灸产生的特殊“药气”所引起的效应。《名医别录》曰:“艾味苦,微温,无毒,主灸百病。”《本草从新》又指出:“艾叶苦辛……纯阳之性,能回垂绝之阳……”灸法所采用的艾叶药性偏温,为纯阳之品,加之艾火产生的热力,所以使得灸法具有独特的温煦阳气、温通气血、温经散寒之功效。艾灸时产生的“药气”由皮表和呼吸被身体吸收后,能起到抗菌、抗病毒及杀灭微生物的作用,也就是古人常说的,艾灸有直接“驱邪的效应”。此外,这种药气还具安神、醒神、通窍的效用。
二是艾灸生火热,其热刺激所引起的效应。艾灸是通过经络体表直接给予人体温阳功效,这又是中药所不及的。艾灸生热,适量的热刺激施于适当的灸位便产生治病效应。在绝大多数的情况下,实证1 ,热证2,虚证3,寒证4,在病体体表可以出现一些“嗜热性”。因此,在施灸过程中,患者会无一例外地感觉舒适。
为什么会产生这种舒适感呢?因为,艾灸的温热刺激,使局部皮肤充血,毛细血管扩张,增强局部血液循环与淋巴循环,缓解消除平滑肌痉挛,使局部皮肤组织的代谢能力加强,促使炎症、粘连、渗出物、血肿等病理产物消散吸收;还可引起大脑皮层抑制性物质的扩散,降低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发挥镇静、镇痛作用;同时温热作用还能促进药物吸收。
艾灸的治疗方式是综合的,其中包括了局部刺激、经络穴位、药物诸因素。因此,灸疗作用于人体主要反映的是一种综合作用,是各种因素相互影响,相互补充、共同发挥的整体治疗作用。
本节名词艾灸的治疗原则
本节名词
1 证候
即疾病过程中一定阶段的病位、病因、病性、病势及机体抗病能力的强弱等本质有机联系的反应状态,表现为临床可被观察到的症状等。
2 补虚
扶助人体的正气,增强脏腑器官的功能,补益人体的阴阳气血以抗御疾病。
3 泻实
驱除邪气,以利于正气的恢复。
辨证与辨经
疾病总是表现出相关的症状和体征。证候1 表现于一定的部位,有寒热、虚实的不同性质,并发生在疾病的不同阶段,这些病位、病性、病程,都成为辨证的主要内容。辨经,即是辨识疾病的具体部位。
标本缓急
标与本、缓与急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在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标本缓急,复杂多变。标本缓急的运用原则有以下四点。
1. 治病求本:即针对疾病的本质进行治疗。临床症状只是疾病反映于外的现象,通过辨证,由表及里,由现象到本质进行分析,找出疾病发生的原因、病变的部位、病变的机制,概括出疾病的本质。
2. 急则治标:在特殊情况下,标与本在病机上往往相互夹杂,其证候表现为标病急于本病,如未及时处理,标病可能转为危重病症,论治时则应随机应变,先治标病,后治本病。
3. 缓则治本:在一般情况下,本病病情稳定,或虽可引起其他病变,但无危急证候出现,或标本同病,标病经治疗缓解后,均可按“缓则治本”的原则予以处理。
4. 标本兼治:当标病与本病处于俱缓或俱急的状态时,均可以采用标本兼治法。
补虚泻实
灸疗的“补虚2 ”与“泻实3 ”,是通过艾灸的方法激发机体本身的调节功能,从而产生补泻的作用,达到扶正祛邪的目的。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