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辑 我们失去了什么
我们需要思索和苦恼的
《阿里郎》的意义
那些我们失去的……
读书文化复活论
父亲的归来
难忘第一笔稿酬
“最后的分队长”的贤内助
父亲的眼泪
遥寄母亲
假如延边是朝鲜族文化的麦加
我的忘年之交
凡是过去,皆为序章
燃烧灵魂的悲壮的救赎
“丢弃容易找回难”
为“寻找延吉记忆”喝彩
第二辑 绝不是隔岸之火
瞬固在中国主流社会门槛外的朝鲜族文学
多元共存年代的朝鲜族生态与文学关键词
在韩朝鲜族务工者民生论
中韩建交二十年与延边劳务输出
“遗产”归属之争议
从“中国人走那边”说开去
绝不是隔岸之火
钓鱼岛事态与“间岛问题”荒诞剧
不知反省灾难必会重演
殖民地幽灵在徘徊
为什么你要知道瑞甸书垫
“Korean”与朝鲜族
为在韩下一代的可贵尝试
“泥鳅”的丑恶行径与我们的责任
“扔下这块土地,还能去哪儿?”
从一位韩国小伙子“朝鲜族再发现”说开去
复苏的龙井之“魂”
第三辑 “异想天开”的魅力
借港出海的智慧
“中国造”与“延边产”
异想天开的魅力
论维护民族特性
剧变期民族文化追求的向心点
艺术价值随想录
名人效应开发论
“能歌善舞的民族”论
营造鲜活的延边感觉空间
多文化家庭论
如何缔造健康的市民社会
将第二人生献给“该做的事情”
吾为足球狂
州委书记的“文化之旅”
哈佛大学一个朝鲜族学徒的告白
感动咏叹曲
第四辑 乡气的美学
海兰江的意味
黄牛咏叹曲
农民“绅士”与农民“乞丐”
乡气的美学
米饭咏叹曲
绿色城市开发论
都会中心论
设计我的故乡
生态观变迁史
消灭麻雀运动给人的启示
“涂鸦病毒”净化论
南京“梧桐树”你可安好
我们的食物危矣
食物信赖论
延吉动物园呼吁人性化关怀
延吉南山恐龙化石的启示
第五辑 惯例论
“胡闹!”
惯例论
现代版“党八股”铲除论
“老虎”与“苍蝇”共生生态链
红黄牌与掏牌
话说延边足球
一场尴尬的败仗
球迷号陶痛哭为哪般
里皮教练该作何感想
“丢牛补圈”新谈
“有罪推定”酿成的悲剧与人权保障
海上渔业冲突与我们的选择
未知的自然灾害与人类的应对策略
日本大地震所感
“7·23”惨案的警示
将“农民血统”当遮羞布可以休矣!
为“趁着在职的时候,做得到的时候”点赞
日中友好青年代表团访问延边的意义
农心论
“山东棒子”与“高丽棒子”
附录:永不停歇的疾走
后记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