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 1
0.1昆德拉其人其作 1
0.2国内外研究现状 5
0.2.1国外研究现状 5
0.2.2国内研究现状 13
0.3本书的研究语料和结构 19
0.4本书的理论框架 21
0.4.1“身份”释名 21
0.4.2身份与他者 24
0.5本书的创新与研究意义 30
第1章 昆德拉关注“身份”的原因 34
引 言 34
1.1时代背景 35
1.2捷克的坎坷命运 38
1.3昆德拉的人生经历 43
1.4昆德拉的“欧洲小说”观 49
本章小结 54
第2章 《生活在别处》在别处的自我 55
引 言 55
2.1畸形母爱下的异化 58
2.1.1畸形母爱 58
2.1.2畸形母爱下的镜中幻象 62
2.1.3畸形母爱下的身份危机 67
2.2到别处寻找自我 72
2.2.1依赖画家构建聪颖的自我 72
2.2.2坠入爱河构建成熟的自我 76
2.2.3迷恋作诗构建才华横溢的自我 82
2.2.4投身革命构建高大的自我 88
2.3诗人的幻灭 93
2.3.1与理想自我的决裂 94
2.3.2与镜像自我的决裂 96
本章小结 99
第3章 《无知》回不去的故乡 102
引 言 102
3.1“根”在何方 105
3.2双重的他者 111
3.2.1独在异乡为异客异乡的“他者” 112
3.2.2近乡情更怯故乡的“他者” 117
3.3不可能的回归 123
3.3.1叙事的缺失 125
3.3.2语言的丧失 128
3.3.3记忆的淡化 131
3.4无“根”的宿命 132
本章小结 135
第4章 《身份》恋人的目光 137
引 言 137
4.1脆弱的身份 140
4.1.1身份短暂易逝 140
4.1.2身份边界模糊 143
4.1.3身份依赖他者 146
4.1.4不自由的自我 148
4.2复杂的身份 153
4.2.1尚塔尔两张面孔 153
4.2.2让·马克纯粹的边缘人 156
4.3迷失身份 161
4.3.1匿名信事件 162
4.3.2兽性回归 164
4.4找回身份 167
本章小结 170
第5章 《不朽》不能承受的不朽之重 172
引 言 172
5.1无从确认的身份 175
5.2无法摆脱的他者 182
5.3追逐不朽 189
5.3.1歌德牺牲自我以维持不朽 189
5.3.2贝蒂娜依赖他者实现不朽 192
5.3.3洛拉加法法则 197
5.4阿涅斯拒绝不朽,不如离去 201
本章小结 207
第6章 昆德拉“身份”理念的现实意义 209
引 言 209
6.1存在昆德拉小说身份的多种可能性 211
6.1.1“极权”统治下的身份 212
6.1.2流亡状态下的身份 214
6.1.3人类共同命运下的身份 217
6.2他者 219
6.2.1依赖他者 220
6.2.2作为他者 222
6.2.3哲思 224
6.3独特的昆德拉 230
6.3.1昆德拉与莫迪亚诺“身份”理念之比较 230
6.3.2昆德拉与程抱一“身份”理念之比较 236
6.4现实意义 240
6.4.1活出最真实的自己 240
6.4.2媒体时代下的身份 245
6.4.3加法?减法? 249
本章小结 252
结 论 254
参考文献 261
昆德拉著作中文版 261
昆德拉著作法文版 262
外文文献 263
中文文献 266
电子资源 273
词典 274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