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9月以来,随着中美新一轮贸易争端的不断升级,中美关系一度到了紧张的时刻。所谓贸易战,只是中美摩擦问题的表面现象,较深层次的原因还在于美国对中国经济、军事实力提升后所形成的潜在性挑战的忧虑。面对这种状况,如何有效地管控危机,缓和、稳定和发展两国的关系,20世纪中国领导人处理中美关系问题时的政治智慧、长远战略理念和现实策略技巧,值得汲取和借鉴。由此,本刊特邀中国人民争取和平与裁军协会副会长、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原副部长于洪君分阶段回顾并解析“邓小平处理中美关系的战略思维与外交技巧”。即如于洪君评论的:邓小平“所提出的‘韬光养晦、有所作为’的新外交方针,以及中国‘谁也不得罪,跟谁都发展关系’的外交策略思想,特别是针对中美关系提出的一系列政策主张,在不断开拓中国外交新局面、不断提升中国国际地位和影响方面,发挥了不可估量的历史性作用。”
《冷战国际史研究》No.26是由华东师范大学周边国家研究院/冷战国际史研究中心组织编写的。主要内容包括特邀专论、青年学者论坛、档案研究信息、口述历史及档案文献等。出版此集刊的目的在于推动中国冷战史研究的深入,并进一步提高学术研究水平。档案文献栏发表的材料,为保留解密档案的原貌,本集刊未作任何删改。本集刊中文章的观点只代表作者本人,仅供读者研究参考。
目 录
卷首语
特邀专论
邓小平处理中美关系的战略思维与外交技巧 / 于洪君
专题研究
美国工会为什么反对尼克松访华
——以“劳联—产联”主席乔治•米尼为例 / 何慧
美国的政策与1989年革命(二) / [美] 托马斯•布兰顿田少颖 译 郭又新 译校
青年学者论坛
联合反修的形成与破裂
——兼谈中越关系从合作到分歧的转折(1963—1965) / 游览
1975—1979年中越关系的流变
——基于法国外交档案的考察 / 李云逸
对河北清苑县工人“赴苏援建”问题的历史考察(之二) / 谷继坤
核战一触即发?
——20世纪80年代初期苏联的核战争恐慌与“优秀射手83”事件的
历史考察 / 欧阳洛奇
档案研究信息
科瓦廖夫访谈录:对史实的两点解释 / [俄] 谢尔盖• N. 贡恰罗夫 郝江东 译
冷战期间美国苏联学的发展历程考察 / 万青松
口述历史
朝鲜战争中转入朝鲜人民军的中国朝鲜族参战军人采访录:
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延吉市朝鲜族参战军人采访录(八) /徐龙男
档案文献
美国国务院对乒乓外交的评估报告 / 侯新竹 译肖军 校
八一九事件中的苏联及俄罗斯联邦最高苏维埃 / 刘将禹 编译
温馨提示:请使用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