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1
第一节问题的提出1
第二节先行研究述评4
一、学术史回顾4
二、学术史评价6
第三节研究侧重与内容8
一、内涵与侧重8
二、架构与内容9
三、研究方法11
第一章明初楚雄地区的治理与开发15
第一节明代之前楚雄地区的社会经济15
一、楚雄之历史地位15
二、早期的农业经济18
三、盐业经济的初步发展21
四、贝与盐:流通中的实物货币23
第二节府县制与里甲制26
一、从羁縻政策到土司制度26
二、府县的建立与府卫同城28
三、里甲制度的实施35
第三节明初财政经济的运行37
一、移民屯田37
二、实物财政的运行42
第二章从改土归流到汉僰同风46
第一节改土归流政策的实施46
一、明初的改土归流与流官治理情况46
二、武定府的土官承袭与改土归流情况50
三、清初楚雄地区的改土归流情况55
第二节改土归流后的吏制建设59
一、楚雄府59
二、姚安军民府69
三、武定军民府71
第三节汉僰同风72
一、从“变服从俗”到“以夏化夷”73
二、从领主制经济到地主制经济78
治理与变迁:明清楚雄地区社会经济研究目录
第三章儒学教育的展开81
第一节明代儒学教育的展开81
一、时代背景81
二、儒学84
三、书院90
第二节清代儒学教育的推进93
一、儒学93
二、义学96
三、书院102
第三节儒学传播对楚雄地区的影响108
一、人才之培养109
二、文化之交融114
第四章赋役征银与财政转型120
第一节明代赋役征银政策的实施120
一、隆庆年间的赋役征银情况——以《楚雄府志》资料为中心121
二、天启年间的赋役征银情况——以《滇志》资料为中心126
第二节清代的赋役征银与摊丁入亩情况133
一、土地制度的变革情况133
二、赋役征银政策的普遍实施137
三、留存经费的分配情况145
四、摊丁入亩政策的实施情况149
第三节赋役征银与财政转型的原因155
第五章农业经济的发展162
第一节农业生产力状况162
一、农业生产的多样性162
二、耕作方式与技术的提升164
三、水利设施的兴修167
第二节农业经济的发展170
一、传统粮食作物的种植170
二、美洲作物的引进和种植180
三、人口与耕地面积的增加196
四、粮食产量及赋税负担的估计198
五、畜牧业的发展201
第三节民户生活206
一、饮食文化举隅206
二、生活水平评价216
第六章工商经济的发展221
第一节手工业的发展221
第二节金属矿业的开发225
一、银矿228
二、铜矿235
三、铁矿与铅矿236
四、矿业开发的影响237
第三节盐业经济的发展239
一、盐矿的开发与管理239
二、盐业经济对财政收入的贡献242
三、盐业开发对社会经济与民众生活的影响247
第四节商业与市场249
一、集市250
二、市镇256
第五节产业结构的变迁259
结语265
征引文献268
后记288
图目录
图1-1明代楚雄府、姚安府、武定府行政区划图16
图1-2明代楚雄府地图31
图1-3明代姚安军民府地图32
图1-4明代武定军民府地图33
图1-5明代楚雄城府、卫、县同城图34
图2-1明代正统至嘉靖年间楚雄府知府的籍贯分布图61
图2-2明代正统至嘉靖年间楚雄府知府的身份分布图62
图6-1清代云南主要盐矿资源分布示意图240
表目录
表2-1明代武定府土知府承袭情况51
表2-2明代楚雄地区的改土归流情况55
表2-3明代楚雄知府的任职情况60
表2-4明代楚雄同知的任职情况64
表2-5明代楚雄通判的任职情况65
表2-6明代楚雄推官的任职情况66
表2-7明代楚雄府各州县知州、知县的任职情况67
表2-8明代姚安知府的任职情况69
表2-9明代武定府改土归流后知府的任职情况71
表3-1明代楚雄地区儒学教育建立情况86
表3-2明代云南楚雄地区书院一览91
表3-3康熙年间楚雄地区义学一览97
表3-4清代云南省志所载楚雄地区的义学数目一览100
表3-5清代楚雄地区书院一览104
表3-6明代楚雄地区进士一览110
表3-7清代楚雄地区进士分布112
表3-8清代楚雄地区部分书院培养的人才统计113
表4-1隆庆年间(1567—1572)楚雄府岁赋收入明细121
表4-2隆庆年间(1567—1572)楚雄府岁役收入明细123
表4-3隆庆年间楚雄府财政支出明细125
表4-4天启《滇志》载云南布政司田赋及折银明细126
表4-5天启《滇志》载楚雄地区各府县徭役编银明细129
表4-6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