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斯是具有国际影响的当代作家,作品从传统的犹太文学中走出来,又向后现代与人生哲学和社会伦理的思想走进去,可谓出入自在,深刻隽永。
本书以美国当代作家菲利普.罗斯后期所创作的两部代表性作品《美国牧歌》和《人性污点》为例,对罗斯在作品中的现代性社会问题书写进行研究。作者具体论述了罗斯在这两部小说中对于现代性社会的深刻反思,指出了诸多现代性社会问题,如经典的消解、知识分子的世俗化和职业化沦落、主体性意识的零散化、青年的反叛和社会的分裂与对立在小说中的文学呈现。同时作者也在一定程度上思考了保罗?蒂利希的“绝对信仰”和“终*关怀”学说,以及哈贝马斯的交往理性对于这些问题的应对效用和局限性,最后以梁漱溟先生对于资本主义的批评为依据,分析了中国儒学的“仁”学说对于这类社会问题的补救性意义和价值。
目录
导论001
一罗斯和他的小说创作001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005
三本书的研究思路008
第一章世俗化和理性化的推动012
第一节主体性意识的觉醒和张扬012
1.主体性意识的觉醒013
2.瑞典佬西摩和科尔曼的主体性意识张扬018
第二节“除魅”的过程027
第三节“上帝死了”031
第二章经典的失落037
第一节罗斯和科尔曼的困惑:经典意义的丧失037
第二节黛芬妮和科尔曼的曲解——经典的被解构 044
第三章人文知识分子的沦陷051
第一节人文学科知识的理性化051
1.西方哲学理性化的突出052
2.人文和社会学科知识的理性操作主义倾向070
第二节人文知识分子的职业化和世俗化077
1.科尔曼和黛芬妮:人文知识分子的职业化079
2.科尔曼和黛芬妮:人文知识分子的世俗化085
第三节科尔曼和黛芬妮——科层机构下的知识人090
1.科尔曼的“物化”倾向090
2.黛芬妮的权欲做派096
第四节科尔曼的困境——知识人的“消解”和“放逐”098
目录00
00
菲利普.罗斯的现代性社会问题书写研究——《美国牧歌》和《人性污点》
第四章“主体性意识的零散化” 108
第一节“历史的终结”和“深度感的丧失”108
第二节“孤独的人群”118
第三节反抗的年轻人122
第四节社会的疏离和对立125
1.精英与大众的对立127
2.瑞典佬与女儿莫莉:资本主义与其对立面135
第五章问题的应对141
第一节现代性的伦理困境141
第二节蒂利希的药方146
1.蒂利希和他的学说146
2.“绝对信仰”和“终极关怀”的效用152
第三节社会分裂的应对156
1.哈贝马斯和他的交往理性158
2.交往理性能否应对社会分裂?159
第四节儒学的启示162
1.梁漱溟对于资本主义的认识163
2.“仁”的应对意义165
3.“仁”的主体性价值172
结语176
附录:
《垂死的肉身》:后现代主义社会中的反抗178
垂死的肉体沉沦的灵魂
——《垂死的肉身》中体现的现代危机187
罗斯的《人性污点》:又一场后现代主义社会的恶作剧?193
参考文献204
后记216
温馨提示:请使用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