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精核其文献,以明于真伪源委。
2.见闻现状,以证明信仰仪礼。
3.作者小柳司气太是日本“对道教真正研究的奠基者”。“在甚多陈腐的汉学者中,他是具有全球观念的研究者。”
《白云观志(附东岳庙志)》记述了白云观和东岳庙各方面的情况。在卷一白云观小志中,作者引经据典考证了白云观从唐代建立到清代的发展历史。卷二白云观记事,记述了历代方丈、道士小传、斋日、道观之区别、授戒、道士之生活及宗规、方丈资格、经济的状况、道教分派。卷三诸真宗派总簿,共记八十六派。卷四白云观碑志,收录了明正统时至民国十七年的碑文。卷五为东岳庙志,分小史、碑志、方丈、东岳庙与白云观之异同四部分,并附七十六司说。卷六东岳庙七十六司考证,七十六司指的是俗传的地狱中的各衙门。卷七补汉天师世家,从五十代天师记起,到六十一代天师止。附录为白云观调查报告。
道教分派
道教自南宋以后,渐为分派,各立门径。至金元之际,真大道教、太一教等相寻而起,然其法系中绝不传。余关于此二教,虽非无鄙见,暂让之他日,今唯以现时状况论之,大约分为二。其一纯阳派,而全真教即是也(全真教不必本吕纯阳,实系王重阳之独创,今姑众俗说耳);其一为天师派,张道陵之法系即是也。前者行于北方,白云观最著;后者行于南方,江西龙虎山,实为其本宗。然北方非无南宗,北京东岳庙,其最著者也;江南亦多北宗,湖北武当山即是也。今质言南北二宗之差异如下:
第一,教理。道教由来重性命双修。性谓真我真性,断除俗虑妄念,澄心静虑,内观苦行,勖保其真,是乃性宗也。命乃寿命,坎离交济,而全先天一气,故服食炼卷,符箓祭醮,以永其寿,是乃命宗也。有性无命,形骸夙丧;有命无性,命亦不永;性命双修,始得达入教之目的。唯各派开祖,有各所力说,故后世或主性,或主乎命。征之于现今,北方纯阳派者性宗,而南方天师道者命宗也。故白云观道士,先了心性;东岳庙道士,则行祈祷巫祝。
第二,生活。南北二宗之教理相异既如前述,故二派道士之生活,亦不相同。凡属北派者蓄长发,如白云观、元妙观、吕祖祠、玉皇观道士;辫发者则南方天师道,而东岳庙、城隍庙、火神庙道士皆是也。天师系之道士,在前清时代,全与常人相等。政府亦遇之如官吏,张天师带从二品,北京东岳庙之住持,亦带从三品,各应品级,给与年给。故虽出家为道士,其实有妻子,可以饮酒食肉,无衣钵戒牒之事,唯所崇祀,均系玉皇上帝、太上老君之类。所念之经,亦大同小异,唯腔调不同耳。
更就北方纯阳派全真教论之。其分派有数十,太上、混元、尹喜、龙门、华山等,其最著者也。因机缘不同,生此分派,自非实参实究,恐不能辨其异同。例犹禅宗之于“五家七宗”。
东岳庙与白云观之异同
现今道教,分为二派,曰纯阳系,白云观者为其太宗;曰天师系,东岳庙者其最著者也,此二派不相同。余既述之于本书《白云观志》,此章更记,以补前文遗漏。白云观道士,皆以修真念经为务,比之于佛教,稍类禅宗。东岳庙所奉神圣,勿论儒释道三教,其他如财神、子孙娘娘、药王、鲁般、马神、瘟神、月下老人,悉无不斋祀。又天府行政之地,故兼察善恶,是所以七十二司十八地狱之存在也,故其道士掌祈祷符咒之术,可谓巫祝之流。故每年庙会(三月十五日至二十九日)、每月庙会(十五日)輙瞻礼进香,络绎于途。其信者团体,有撢尘会者,善男信女,出资以撢玄庙内塑像上所积之灰尘为事业;又有献花会者,购置纸花于各殿也;又有献纸会者,购进纸帐,以供殿宇窗棂裱糊之需也;又有放生会者,购买飞禽若干笼,放之于正殿前者也。白云观则无此等事,燕九、九皇两节,赛者固多,然以全年概之,不及东岳庙颇远矣,故其进香收入自亦寡少,恐十分之一乎!
白云观者,天下道教十方丛林之首刹也,纯阳系之道士皆属白云观之监督指导。东岳庙不然,天下各处东岳庙虽大小不同,皆持同一权限,均仰江西龙虎山天师府之管辖。
自序
凡例
写真
(一)牌楼
(二)桥梁及儒仙殿
(三)灵官殿
(四)丰真殿
(五)七真殿
(六)丘祖殿
(七)木钵
(八)道藏及道士墓
(九)戒台
(十)授戒
(十一)净戒牒
(十二)陈明霦师
(十三)满文碑
(十四)东岳宝殿
(十五)七十六司及掌官职司
卷一 白云观小志
第一 唐代至辽金
第二 元代
第三 明代
第四 清代
卷二 白云观记事
第一 历代方丈
第二 道士小传
第三 斋日
第四 道观之区别
第五 授戒
第六 道士之生活及宗规
第七 方丈资格
第八 经济的状态
第九 道教分派
卷三 诸真宗派总簿
卷四 白云观碑志
卷五 东岳庙志
第一 小史
第二 碑志
第三 方丈
第四 东岳庙与白云观之异同
附七十六司说
卷六 东岳庙七十六司考证
卷上
卷下
卷七 补汉天师世家
附录 白云观调查报告
白云观平面实测图
东岳庙平面实测图
温馨提示:请使用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