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绪论/ 1
1.1国内外研究述评 / 1
1.1.1国外研究现状 / 1
1.1.2国内研究现状 / 5
1.2主要内容与结构 / 9
1.2.1理论探索 / 10
1.2.2实证分析 / 10
1.2.3对策措施 / 10
1.3主要研究方法 / 11
1.3.1比较研究 / 11
1.3.2调查研究 / 11
1.3.3计量研究 / 11
1.4创新之处 / 12
1.4.1理论模型创新 / 12
1.4.2研究视角创新 / 12
第2章当前国际贸易的时代背景/ 13
2.1产业间分工时代的英国贸易失衡 / 13
2.2产业内分工时代的德、日贸易失衡 / 17
2.2.1德国的贸易失衡 / 18
2.2.2日本的贸易失衡 / 21
2.3产品内分工时代的美、中贸易失衡 / 24
2.3.1美国的贸易失衡 / 24
2.3.2中国的贸易失衡 / 26
2.4小结 / 29
第3章世界贸易失衡形成机理/ 31
3.1世界贸易流的循环机制 / 31
3.1.1产品内分工推动货物贸易的循环 / 31
3.1.2中国经常账户贸易顺差来源分析 / 32
3.2世界资金流的循环机制 / 36
3.2.1世界资金流循环机理 / 36
3.2.2中国外汇储备、贸易顺差变化情况 / 38
3.3贸易失衡推动金融失衡的机制 / 40
3.3.1全球资金、货物流双循环支撑美国贸易逆差 / 40
3.3.2金融失衡的可持续性及调整 / 42
3.4小结 / 49
第4章基于要素禀赋理论的产品内分工动因研究/ 51
4.1产品内分工动因研究文献梳理 / 51
4.2产品内分工要素禀赋动因的理论分析 / 53
4.2.1赫克歇尔—俄林模型下的产业间分工 / 53
4.2.2赫克歇尔—俄林扩展模型下的产品内分工 / 55
4.3产品内分工要素禀赋动因的实证检验 / 57
4.3.1样本数据与变量设置 / 57
4.3.2计量模型设定与解释 / 61
4.3.3面板模型检验与筛选 / 62
4.3.4模型计量结果与分析 / 64
4.4小结 / 66
第5章产品内分工条件下的国际贸易利益分配机制/ 68
5.1产品内贸易利益相关文献梳理 / 68
5.1.1全球价值链的利益分布 / 68
5.1.2产品内分工价值链的利益来源 / 69
5.1.3产品内贸易利益分配 / 70
5.2建立模型 / 72
5.2.1假设条件 / 72
5.2.2需求与生产 / 72
5.3产品内分工前的状态 / 73
5.4产品内分工状态 / 74
5.4.1静态(短期)均衡 / 75
5.4.2动态(长期)均衡 / 81
5.5小结 / 96
5.6本章数学附录 / 97
第6章国际贸易利益测算的新发展/ 109
6.1产品内贸易的测度 / 110
6.2增加值贸易核算方法 / 111
6.2.1非竞争型投入产出模型的建立 / 111
6.2.2KWW、WWP、KPWW测算方法 / 112
6.2.3基于贸易增加值视角总贸易核算法 / 115
6.2.4增加值贸易测算研究概述 / 116
6.2.5增加值贸易测算的优越性 / 119
6.3产品内分工贸易利益核算下数据库建立 / 120
6.3.1国际投入产出表的建立 / 120
6.3.2国际官方机构数据库编制 / 122
6.3.3UIBE GVC指标体系形成 / 123
6.4增加值贸易的应用前景及政策含义 / 124
6.4.1全球失衡和贸易政策 / 124
6.4.2宏观经济环境冲击的影响 / 124
6.4.3贸易与就业 / 125
6.4.4贸易与环境 / 125
6.4.5比较优势与竞争力 / 125
6.5小结 / 126
第7章基于增加值贸易的我国贸易利益评估/ 128
7.1模型构建与数据说明 / 128
7.1.1TiVA模型的设定 / 128
7.1.2估计方法 / 131
7.1.3增加值贸易框架 / 132
7.1.4数据说明 / 133
7.2增加值贸易下我国对外贸易利益 / 134
7.2.1增加值贸易下我国出口贸易额 / 134
7.2.2增加值贸易衡量的双边贸易差额 / 138
7.3增加值贸易下我国贸易利益再分解 / 141
7.3.1出口总额中的增加值分解 / 141
7.3.2按来源地分类的出口增加值分解 / 142
7.3.3按行业分类的出口增加值分解 / 145
7.4小结 / 148
第8章产品内分工对我国产业收益的影响/ 150
8.1产品内分工收益分配的相关文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