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文献举要》有几个特点:
一是将正史、方志、金石、报刊、档案、考古成果、谱牒等文献涉及三峡历史文化的资料纳入三峡文献的范畴,扩充了资料来源。
二是《三峡文献举要》搜罗史料所涉及的地理范围,限于“中三峡”范围。有研究者认为:论及三峡,无论是学术界还是老百姓都有不同的认识和看法,无外乎有大三峡、中三峡、小三峡的三种说法。所谓“大三峡”,指的是长江西起四川宜宾,东至湖北宜昌共1044千米的江段;所谓“中三峡”,指的是长江西起重庆,东至湖北宜昌的659千米的江段;所谓“小三峡”,特指长江西起奉节白帝城,东至宜昌南津关的193千米江段里的瞿塘峡、巫峡、西陵峡这三个大峡谷。三峡历史文献的地域范围也就因研究者的视野而有不同取舍。一般而言,三峡历史文献的地域范围多集中于中三峡地区,即今天的重庆直辖市及鄂西地区连成一块的相对独立的地理单元,它西起重庆市西境,东至湖北宜昌市东缘,北傍大巴山脉,南抵武陵山与大娄山。这块地理单元,地貌复杂奇特,历史悠久邈远,千百年来积淀下来的古籍文献方志、金石、报刊、档案、考古成果、谱牒等浩如烟海,这就为三峡历史文献的开发与利用奠定了基础。本课题取“中三峡”地理范围,包括清代宜昌府、施南府、夔州府、重庆府、忠州、酉阳、石硅厅,或者今天的重庆市、恩施自治州、宜昌市濒临长江地区。
三是由于正史、方志、金石、报刊、档案、考古成果、谱牒等文献数量存在差异,尤其是在三峡地区方志数量宏大,故方志在《三峡文献举要》中占有比重较大。
《三峡文献举要》编纂体例。全书共分六篇,分正史典志实录类、私家著述类、方志类、档案类、考古资料类、谱牒类。每一类按成书时间编排文献。由于三峡地区存量大的古籍文献当推方志类,而且这类资料比较全面地记载了三峡地区的历史人文资料,故《三峡文献举要》收录也是比较多的。每个文献着重介绍编纂者信息、编纂缘起、内容介绍、馆藏信息等几个方面。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