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因素作为比较优势引入贸易理论始于20世纪80年代,随着新新贸易理论的兴起,这一领域的研究深入企业微观层面,有了一些新进展。Chaney和Manova将金融摩擦引入Melitz的企业异质性模型,阐明了金融摩擦、融资约束的存在抑制了企业的出口,此后运用各国数据的经验研究纷纷兴起,验证了上述理论研究的结论。世界银行投资环境调查数据表明,中国是80个样本国家中融资障碍较大的国家之一。然而尽管国内金融市场效率不高,中国的出口量却在近二十年间出现了爆炸式的增长。当我们重新审视中国的出口模式,发现巨额的出口额和一些独特的特征事实相关,即“统计假象”意义上庞大的高科技产品出口、加工贸易的高度繁荣、中国企业强烈的选择出口而非内销的“舍近求远”倾向,这也就造成我国贸易规模和贸易获利能力的严重不匹配:一端是高额贸易顺差引致的贸易摩擦不断升级,另一端是加工贸易引致的全球价值链低端锁定。
本书从国内金融发展、金融抑制,以及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受到的融资约束等对上述现象作出解读。并试图给出提升中国在全球价值链的分工地位、推动中国贸易方式转型、实现从“量”到“质”的转变的金融领域配套改革的可行性路径。企业的国际化行为除了出口便是对外直接投资。相对于出口,企业对外投资要承担更多的固定成本和沉没成本,中国企业“走出去”的国际化进程能否获得资金支持至关重要。本书同样聚焦金融发展对于企业国际化的另一形式对外投资的影响研究。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