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片功课》:
前边讲到过该片的剧本隐患,造成这部影片注定在创作上不高级,但它有它的特定观众,这些观众愿意为它买票,并且收获了快乐,产生了对影片中风土人情的喜爱、自豪或憧憬,这不是挺美好吗?
对于我自己而言,这部影片让我完成了很多第一次,比如第一次拍摄舞火龙、打斗等大场面夜戏群戏,第一次拍商业片面对市场,第一次参与商业运营,第一次走进各地影院与观众面对面交流,这些第一次给我带来了很多经验和思考,全面提升了我对电影的认识和拍电影的水准。另外,这部电影的盈利让我获得了一些投资信任和关注,让我有可能继续拍电影。
二.如何拍商业片
商业片、文艺片是对于电影的一种很粗略的认识和划分,概念模糊,大意指的是,商业片有着明显的商业属性(比如畅销题材、大明星出演、大投资、大制作),容易在大众电影市场获得成功,影片的艺术造诣往往一般;文艺片有着独特的艺术追求和并不突出的商业属性(比如题材独特、非常规叙事、非明星演员、投资小、制作规模小),常常难以被大众接受认可。我的看法有些不同,我同意商业片偏重商业追求,文艺片偏重艺术追求,但并不相信商业片一定能带来出色的商业效益,文艺片一定能带来出色的艺术成就,事实上,商业片也可能有不俗的艺术成就,比如《中国合伙人》;文艺片也可能获得很高的商业效益,比如《白日焰火》。
对于如何拍商业片,首先要搞清楚影响电影商业表现的商业属性是什么?进而要考虑如何使用艺术创造和商业运营手段有效地呈现影片的商业属性?最后还应该考虑,如何发现电影市场的空白,去开发具有市场独占性的商业片?
(一)如何具备商业性
1.明星具有最浅显、最显著的商业属性
看电影看明星就好比买衣服买名牌,明星就是电影的商标和品牌,是观众是否掏钱买票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试想,在票价接近的情况下,一部刘德华主演的电影和一部名不见经传的演员主演的电影,多数观众自然会选择为前一部电影埋单。明星代表的是品牌积累,代表的是可以信赖和期待的品质。观众之所以选择刘德华主演的影片,是因为之前他出演过大量成功、好看的电影。因此,明星演员成为商业片一个主要的标识。
当然,明星元素的使用并不仅限于演员,也可以是导演、剧本、片名等。比如大家选择看冯小刚的电影,是因为他之前拍了广受观众喜爱的喜剧片。年轻人愿意追捧韩寒的《后会无期》,是因为韩寒是他们的偶像,他们喜欢看韩寒写的书,欣赏他的处世态度,爱屋及乌就会去看他的电影,郭敬明也是一样。观众们选择看《失恋33天》、《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是基于剧本改编自同名畅销小说;选择看《将爱情进行到底》,是基于对同名电视剧的怀旧;选择看《同桌的你》,是基于对老狼演唱的同名歌曲的怀旧。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