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艺术概论
0.00     定价 ¥ 40.00
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
此书还可采购1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ISBN:
    9787106040963
  • 作      者:
    编者:陈建男//田冬云//汤旭坤|责编:张莉莉
  • 出 版 社 :
    中国电影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5-01-01
收藏
编辑推荐
  《艺术概论》包括八章,分别为第一章:艺术的起源与发展;第二章:艺术的本体;第三章:艺术与文化;第四章:艺术创作;第五章:艺术作品;第六章:艺术传播;第七章:艺术观众;第八章:艺术接受。各章的写作体例基本相同。每章大体包括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章前小引,主要介绍本章重点探讨的相关艺术理论问题,以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也以问题贯穿教材的主要内容;第二部分则分节具体展开艺术理论基本原理、观点、命题、范畴的阐述;第三部分为问题与思考,该部分主要结合本章基本教学内容,以课后问题的形式,引导学生系统掌握艺术理论的基本原理、观念、方法等基础知识,同时,以问题拓展学生的思考界域,强化学生好学深思的品性;第四部分为扩展阅读书目,旨在提供国内已出版的与本章内容相关的经典著、译作,以书目的形式,为学生今后进一步深入学习艺术理论提供帮助。
展开
作者简介
  陈建男,女,文艺美学硕士,副教授;出生于1970年2月。北京舞蹈学院公共基础部主任、艺术理论教研室教师;所授课程主要包括《艺术概论》、《艺术学原理》、《中国美学》、《艺术创作心理学》、《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史纲》、《二十世纪西方文艺思潮》等;曾获“2008年度北京市师德先进个人”、“2009年度北京市中青年骨干教师”等荣誉称号;先后出版专著《大珠小珠落玉盘》、《舞蹈批评方法论》(合著),主编《探索与改革——北京市艺术院校人文社科公共课程教学改革研讨会论文集》。
  
  田冬云,女,文艺学硕士,讲师;出生于1971年10月。北京舞蹈学院公共基础部艺术理论教研室主任;所授课程主要包括《艺术概论》、《美学概论》、《西方美学史》等;曾获“2007年度北京舞蹈学院先进个人”荣誉称号,主持或参与各级各类教改、科研项目多项,发表论文数篇。
  
  汤旭坤,女,文学硕士,讲师;出生于1969年7月。北京舞蹈学院公共基础部艺术理论教研室教师;所授课程主要包括《艺术概论》、《中外经典电影赏析》、《中国美学史》;参与各级各类教改、科研项目多项,发表论文数篇。
展开
内容介绍
  《艺术概论》是艺术院校学生必修的公共基础理论课程,该课程承担着建构学生基本的艺术观念,帮助学生形成较为系统的艺术理论素养,加深学生对所学专业的理解,强化学生的艺术创作、鉴赏能力等多元化的教学功能。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艺术的起源与发展
第一节 艺术的起源
一、史前艺术的概况
二、关于艺术起源的基本观点
三、如何认识艺术的起源
第二节 艺术的发展与社会的变迁
一、艺术的发展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
二、社会发展影响并制约艺术的发展
三、艺术发展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关系
第三节 艺术发展中不同民族艺术的交流融合
一、民族性与艺术的民族性
二、民族精神在艺术作品中的体现
三、民族艺术的交融与艺术的繁荣和发展
第四节 艺术的发展与科学的进步
一、艺术与科学的关系
二、现代科技对艺术的影响

第二章 艺术的本体
第一节 艺术的本体
一、主观精神说
二、客观精神说
三、摹仿说或再现说
四、形式说
五、意象说
第二节 艺术的主要特征
一、形象性
二、主体性
三、审美性

第三章 艺术与文化
第一节 何为文化
一、文化的概念
二、文化的构成
三、艺术与文化的关系
第二节 艺术与宗教
一、艺术与宗教的关系
二、宗教对艺术的影响
三、宗教艺术
四、艺术对宗教的影响
第二节 艺术与哲学
一、中国传统哲学和艺术
二、西方现代哲学与现代艺术
第三节 艺术与道德
一、道德和艺术的区别与联系
二、艺术和道德的相互影响

第四章 艺术创作
第一节 艺术创作主体——艺术家
一、艺术家是从事艺术生产的创造者
二、艺术家与社会生活
三、艺术家的修养
第二节 艺术创作过程
一、艺术体验活动
二、艺术构思活动
三、艺术表达活动
第三节 艺术风格、艺术流派和艺术思潮
一、艺术风格
二、艺术流派
三、艺术思潮
四、艺术风格、艺术流派和艺术思潮三者之间的关系

第五章 艺术作品
第一节 艺术作品的构成
一、艺术作品内容和形式的关系
二、艺术作品的内容
三、艺术作品的形式
第二节 艺术作品的层次
一、艺术语言
二、艺术形象
三、艺术意蕴

第六章 艺术传播
第一节 艺术传播的内涵和功能
一、艺术传播的内涵
二、艺术传播的特征
三、艺术传播的功能
第二节 艺术传播的构成要素及传播方式
一、艺术传播的构成要素
二、艺术传播的方式
第三节 全媒介时代与艺术媒介素养教育
一、全媒介时代与开展媒介素养教育的重要性
二、媒介素养教育的历史演变
三、艺术媒介素养的定义及艺术媒介素养教育的主要内容

第七章 艺术观众
第一节 艺术观众及其角色演变
一、艺术观众的概念
二、艺术观众的演变
三、艺术观众地位的凸显
第二节 观众与艺术创作及生产
一、观众对艺术创作及生产的建构
二、艺术创作建构观众
三、艺术观众对艺术创作及生产的参与
第三节 观众与艺术家
一、观众类型与艺术家的艺术观念
二、艺术家对于观众的误读与艺术实践的误区
三、艺术家与观众的关系
第四节 艺术观众与艺术批评
一、观众与艺术批评的关系
二、观众类型与艺术批评形态

第八章 艺术接受
第一节 艺术欣赏
一、艺术欣赏与艺术创作
二、接受美学的理论
三、艺术欣赏的感性特征
四、艺术欣赏者的素质——艺术鉴赏力
第二节 艺术欣赏的过程和心理要素
一、准备阶段——审美态度的形成
二、感知艺术语言之美
三、重建艺术形象
四、体悟艺术意蕴——共鸣和顿悟
第三节 艺术批评
一、艺术批评与艺术欣赏的不同
二、艺术批评者的基本素质
三、艺术批评的主要形态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