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地不分家,从地理的角度认识历史,华夏文明变得更加“脚踏实地”。
本书从历史地理的角度,生动地介绍了华夏文明发生发展的历史,总结了华夏文明的特点以及在地理学上的成就。本书利用考古学、古文字学的成果,并结合作者多年来实地考察的经验,分析了诸如民族、山脉、河流、风等地理要素与人文历史的关系及其背后的地理思想。
华夏文明是一个什么样的文明?这是一个可以从多个学科角度回答的问题。我的专业是历史地理学,所以试图从地理学的角度来看看华夏文明的特点,或者说,看看它有哪些地理学上的成就。
地理学讲位置,在辽阔的大地上,事情发生在哪里;东南西北中,条件、形势各不相同,哪里是最适宜的地方,这些是地理学关心的问题。
中华文明在地理上有什么特点呢?我们看到,在中国古代文明的盛期,它有一个轴心地带,即从今天的宝鸡、西安到洛阳、曲阜这一线。这个地理轴心区是什么时候以及怎样形成的,这是最基本的问题。华夏文明并不是一开始就有这么大的轴心区,它是从一个很大的范围内慢慢聚集发展起来,逐渐形成了一个核心区,这个核心区持续发展,文明程度步步提升,终于诞生了华夏文明。
华夏文明的地理构建(前言) 001
文明进程的足迹 010
大禹治水传说的新证据 014
甲骨卜辞:中国最早的地理记录 019
中国的“两河文明” 023
古代黄土高原的另一种居民 027
南风歌 032
山脉与历史 036
国家起源的“地理机会” 049
五岳地理说 055
中国古代的王朝地理学 075
温馨提示:请使用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