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有误,周郎顾”
《三国演义》里面把周瑜描写成一个虽有才能,但却嫉贤妒能,是个心胸狭窄之人。这是小说家为了烘托诸葛亮而故意贬低周瑜。实际上周瑜是东吴最优秀的将领之一,他足智多谋,而且心胸开阔,在东吴的威信非常高。小说是作了艺术上的虚构,和史实并不吻合。
周瑜长得高大健壮,面容俊美,他和孙坚的儿子孙策同岁,两人从小就是好朋友。孙策起兵后,周瑜召集了一支军队前去投奔,孙策很高兴,认为周瑜来投奔自己,让自己如虎添翼。周瑜跟随孙策打了很多胜仗,这时孙策已经拥有了一支几万人的部队,他让周瑜去镇守丹阳。回到吴郡后,孙策拨给他2000 士兵和50 名骑兵,当时周瑜年仅24 岁,被人称为“周郎”。吴军得到了乔公的两个女儿,都长得非常漂亮,孙策娶了姐姐,把妹妹嫁给了周瑜,她们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大乔和小乔。
几年后,孙策去世,他弟弟孙权接管了江东的事务。周瑜率领军队前来吊丧,从此留在吴郡,以中护军的身份和长史张昭一起掌管军政大事。8 年后,孙权征讨江夏,周瑜担任了前部大都督。
208 年九月,曹操率军南下,荆州牧刘琮率领部下投降,曹操接收了荆州的人马,水陆两军达到数十万之多,东吴的士兵无不害怕。孙权召集部下讨论计策,大家都说:“曹操和豺狼虎豹一样,但是他借着丞相的名义挟持天子征讨四方,动不动就以朝廷的名义发号施令,现在如果我们抗拒的话,就是和朝廷作对,显得名不正言不顺。而且您可以对付曹操的无非是长江天险,但现在曹操占领了荆州,刘表的水军和几千艘战船都为他所用,曹操让战船顺流而下,再加上他的步兵,水陆并进,这样长江天险由我们双方共有,而兵力差距是显而易见的。所以我们觉得最好还是投降曹操。”周瑜反对说:“不对。曹操虽然名义上是汉朝的丞相,实际上是汉朝的奸贼。将军以神武雄才,又有父亲和兄长的威名作为凭借,控制了江东的地盘,方圆数千里,手下精兵无数,英雄豪杰也乐意为您效力,本来就应该横行天下,为汉室除去污秽。现在曹操自己跑来送死,怎么还能去投降呢?请允许我分析:假设现在北方已经完全安定下来了,曹操没有了后顾之忧,能够和我们打持久战,但他真的可以在水上和我们决一死战吗?要知道现在北方并没有完全平定,马超和韩遂还在函谷关以西,是曹操的心腹大患。而且舍弃车马,改用战船,和在水边长大的江东人打水仗,本来就不是中原士兵的长处。还有,现在是冬天,战马缺少草料,再说让中原地区的士兵来到这里,肯定会水土不服而病倒很多人。上面列举的都是用兵者最忌讳的,但曹操却冒险行动,所以将军活捉曹操应该就在今天了。我请求让我率领精兵3 万,进驻夏口,保证打败曹操。”孙权回答道:“曹操那个老贼早就想废掉汉朝皇帝自立了,只是顾忌袁绍、袁术、吕布、刘表和我而已。现在那些人都被消灭,只剩我一个人了,我和老贼势不两立。周瑜主张和曹操作战,很符合我的意思,是上天把周瑜赐给我啊!”
这个时候刘备已经被曹操打败,打算南渡长江,在当阳和鲁肃相遇,双方一拍即合,刘备进驻夏口,派诸葛亮拜见孙权。孙权派遣周瑜、程普,让他们和刘备联合迎敌,与曹军在赤壁对峙。当时曹军已经发生了瘟疫,所以初次交战就失败了。曹操把兵驻扎在北岸,两军隔江相望。黄盖献火攻计,周瑜采纳了他的意见。周瑜选了几十艘大船,装满灌了油脂的柴草,让黄盖诈降曹操,最后一把火把曹军的战船烧个精光,取得了赤壁之战的胜利。
周瑜和程普乘胜追击,进军南郡,和曹仁对峙,两军还没有交战,周瑜就派甘宁去占领夷陵。曹仁分出部分人马去围攻甘宁,甘宁向周瑜告急,周瑜采纳吕蒙的计策,留下凌统守卫,自己带兵去救援。解除曹军对甘宁的包围后,再回来和曹仁约定了决战的时间。当天周瑜亲自督战,被流箭射中右肋,伤势不轻,回到了大营。曹仁听说周瑜卧床不起,发动攻击,周瑜勉强打起精神,到军营巡视,鼓舞士气,最后迫使曹仁退兵。
后来孙权任命周瑜担任偏将军,让他驻守江陵。刘备以左将军的身份兼任荆州牧,驻守公安。刘备去拜见孙权的时候,周瑜暗中上书说:“刘备是枭雄,而且手下有关羽、张飞这样的大将,一定不会长久屈居人下,不是您可以任用的人。我觉得最好把刘备安置在吴郡,给他提供豪华的住宅,多给他美女和玩物,让他在娱乐中丧失雄心。同时,把关羽、张飞分开,让像我这样的人统率他们,这样大事可定。现在分给他们许多土地,让这3 个人聚在一起,就好像蛟龙得到了云雨,不会长久留在水塘中的。”孙权没有采纳他的建议,事态的发展果然和周瑜预料的一样。
不久,周瑜就病死了,孙权非常悲痛,穿上丧服为周瑜举哀,又亲自去迎接周瑜的灵柩。
周瑜年轻的时候对音乐很有兴趣,曾经做过一番细致的研究,即使在他喝了酒之后,如果演奏的音乐有错误,他也一定能听出来,知道后就一定回头来看,当时人称“曲有误,周郎顾”。
后来周瑜的侄子去世后,全琮推荐周瑜侄孙周护担任将领。孙权说:“以前能打败曹操,吞并荆州,这全是周瑜的功劳,我从来没有忘记过。我早就想任用周护,但听说周护性情凶狠,用他恰恰是害了他,于是改变了主意。我对周瑜的思念,难道还有终止的时候吗?”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