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蒙田随笔全集(上)/马振骋译文集
0.00     定价 ¥ 59.00
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
此书还可采购1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ISBN:
    9787020148356
  • 作      者:
    作者:(法)米歇尔·德·蒙田|责编:朱卫净//张玉贞//汤淼|译者:马振骋
  • 出 版 社 :
    人民文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8-02-01
收藏
编辑推荐

编辑推荐:

 

u  译者马振骋,资深法语文学翻译家,“首届傅雷翻译出版奖”得主。先后翻译了圣埃克苏佩里、波伏瓦、高乃依、克洛德?西蒙、纪德、蒙田、杜拉斯、米兰·昆德拉等法国重要文学家的作品。此系列集结其翻译的法语文学史上不同时期的经典作品。

 

u  蒙田随笔是十六世纪各种思潮和各种知识经过分析的总汇,有“生活的哲学”之美称。

 

u  随笔语言平易通畅,不假雕饰,开创了随笔式作品之先河。作为法国第一部用法语写作的哲理散文,《蒙田随笔》不仅在法国散文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在世界散文史上也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u  《蒙田随笔》问世400多年来,先后被译成几十种文字,读者遍布全球。无论年龄层次,无论教育背景,无论文化差异,几乎每位读者都能从中寻找到精神的共鸣。


展开
内容介绍

《蒙田随笔全集》,共一百零七章,分第一、二、三卷,八十余万字,是蒙田随笔的全译本。蒙田是法国文艺复兴之后最重要的人文主义作家。蒙田以博学著称,在全集中,日常生活、传统习俗、人生哲理等无所不谈,特别是旁征博引了许多古希腊罗马作家的论述。作者还对自己作了大量的描写与剖析,使人读来有娓娓而谈的亲切之感,增加了作品的文学趣味。他的随笔全集是十六世纪各种知识的总汇,有“生活的哲学”之称;其散文语言平易通畅,不假雕饰,不仅在法国散文史上开创了随笔式作品之先河,而且在世界散文史上也占有重要地位。

展开
精彩书评

在超群绝伦的作家中,如荷马、莎士比亚、歌德、巴尔扎克、托尔斯泰,所有读者不论什么年纪,处于什么时际,都可以看出他们的心灵;而另一些作家只是在特定的时刻才显现其全部意义。蒙田属于后一种。要能够欣赏他的真正价值,年纪不能太轻,人生阅历与挫折不能太少。他思想的自由与正直给我们这一代被命运抛入纷扰乱世的人,带来了最珍贵的帮助。

——斯蒂芬·茨威格

 

这样议论自己,辨析自己飘忽的思维,把灵魂在其惶惑、变动、未完满状态下的重量、色彩与曲折和盘托出。这个艺术只属于一个人,他就是蒙田。几个世纪过去,总是有一群人站在这张画像前,凝视它的深度,看到里面反映出自己的面孔;他们停留愈久看到的愈多,也永远不能说清楚他们看到的是什么。

由于对最精微的心理不断地检验与观察,所有这些组成人类灵魂的摇摆松动的零件,经他的调试最后完成了一次神奇的组合。在他的十指之间掌握了这个世界的美。他完成的是幸福。

 

——弗吉尼亚·伍尔夫

 

在我的精神里,或许还在我的肉体里——谁知道呢?——都有蒙田对离经叛道的爱好。有这么一个人写作,增加了世人对生活的乐趣。

——尼采

与其说蒙田是一个散文家,不如说他是一个哲学家或思想家。

——季羡林

 

 

翻译法国文学经典,有两座难以超越的高峰,一是普鲁斯特的《追忆似水年华》,二是蒙田的《随笔》。蒙田的《随笔》博大精深,可谓内容丰富、思想深邃、文笔精美。就翻译而言,其人、其思、其文均具有独特的个性与魅力,加之古老典雅的语言风格,殊难理解与翻译。

马振骋先生知难而上,以其深厚的中法文素养、丰富的翻译经验和老到的译笔,阐释蒙田,再现蒙田,让蒙田的生命在中华文化语境中得以再生和延续,为中国读者理解蒙田、欣赏蒙田提供了新的可能,开拓了新的天地。

 

——许钧

 

就理性、知识加诸凡尘琐事而言,今日报刊随笔、网志博客,均发端于蒙田,他以虔诚之心思考人性,为后世开启现代之门,其丰赡深邃,令后来者尽享其荫庇。

译者马振骋先生,端庄风雅、博学精思,多年悉心研究法语文学,其蒙田中译温润摇曳,使我等后进获益良多。

——孙甘露

 

 

“我知道什么?”——这位法国文艺复兴时期的代表人物用一个简单的问句告诉我们,我们的本性就是多变和不稳定的,差异不仅仅存在于我们和他人之间,还存在于我们灵魂的不同层面之间。因此人类才是真正的可怜:我们不仅不了解这个世界,我们甚至不了解自己。然而随着思想的火花以蒙田的方式从这里跳跃到那里,世界恰恰在人类绝望的努力中被暂时照亮。

——袁筱一


展开
精彩书摘

第二十五章

论学究式教育

 

意大利喜剧中,总是有一位乡村教师给人逗乐,他的外号在我们中间也很少有敬意;我小时候看了经常会感到气恼。因为既然我已交给他们管教,我至少也得珍惜他们的声誉吧?我常以碌碌无能与博学多才中间有天资上的差别为由为他们辩解;况且他们的生活方式彼此也大相迳庭。但是为什么最高雅的贵族对他们最瞧不起,这下子我就糊涂了,比如我们杰出的杜·贝莱:

我最恨迂腐的学问。

这种看法由来已久;因为普鲁塔克说,“希腊人”和“学生”在罗马人嘴里是骂人话和贬义词。

后来随着年岁增长,我发现这话说得很有道 理,“最有学问的人不是最聪明的人。”(拉伯雷书中的引语)一个博古通今、见多识广的人思想不见得敏捷活跃,而不通文墨的粗人不用多学,就像世上满腹经纶之士那么通情达理,这又是怎么一回事?我还是不明白。

我们公主中的公主提到某人时对我说过这样的话,把其他那么多人博大精深的思想放在头脑里,自己的思想为了让出地方就挤压得很小了。

我想说的是植物吸水太多会烂死,灯灌油太多会灭掉。同样,书读得太多也会抑制思维活动。思想中塞了一大堆五花八门的东西,就没有办法清理,这副担子压得它萎靡消沉。

但是也有相反情况,因为心灵愈充实愈敞开。回头看古史中的例子,管理公共事务的能人,掌控国家大事的文武高官,也同时都是博学之士。

至于远离人间杂务的哲学家,他们有时也确实遭到同时代的任意嘲笑,他们的看法与举止也被传为笑柄。你愿意他们来评判一场官司的权益和一个人的行为吗?他们的确也非常合适!他们还会追问有没有生命,有没有运动,人是不是不同于一头牛;什么是诉求和被诉求;法律与正义是哪一门子的动物。

他们是在谈论官员,还是对着官员在谈论?都表现出一种大不敬的自由行为。他们听到有人赞美他们的亲王或国王呢?对他们来说他是个牧羊人,像牧羊人那么闲着,只是给自己的牲畜挤奶剪羊毛,但是比牧羊人还粗手粗脚。你认为还有谁比拥有千万亩土地的人更伟大?他们惯于把全世界都看作自己的财产,才不屑一顾。

你吹嘘自己家族已是七代豪门吗?他们不认为你有什么了不起,竟没有想到天下都是一家亲,哪个人不是有数不清的祖先:富人、穷人、当国王的、当下人的、希腊人、野蛮人。当你是赫拉克勒斯第五十代孙,他们认为你大可不必炫耀这个命运的礼物。

因而普通人看不起他们,连最平凡的俗事也不懂,还盛气凌人,自视甚高。柏拉图描绘的哲学家形象跟当代人心目中的形象相距甚远。大家羡慕他们高居于时代之上,脱离公众活动,过着一种特殊不可模仿的生活,遵循某些倨傲、不同凡俗的原则。而当代哲学原则,受歧视,仿佛居于社会的下层,仿佛不能担当公务,仿佛在普通人后面过一种苟延残喘的卑琐生活。

让行为恶劣、巧言令色的人见鬼去吧。

                           ——帕库维乌斯

我要说的是这样的哲学家,他们知识渊博,行动更加令人赞赏。就像大家提到的叙古拉的几何学家阿基米德,为了保卫祖国,放弃哲学探讨,从事实用研究,不久研制出了可怕的军械战具,效果超过一切人的想象,然而他本人对这一切机械制造不以为然,认为做这件事有损于他的哲学尊严,这些发明只是学徒的活计与儿童的玩具。如果让他们在行动中发挥,可以看到他们展翅高飞,翱翔天空,对事物有更透彻的了解,心灵大大开阔。

但是有些人看到政权都掌握在庸人手里,纷纷躲开。那人问克拉特斯,他谈哲学要谈到几时才罢休,得到了这样的回答:“直到我们的军队不再由赶驴的人当指挥。”赫拉克利特把王位让给弟弟,以弗所人责备他不该把时间花在跟孩子在神庙前玩耍,他回答说:“做这件事不是还比跟你们一起治理国事要强吗?”

有的人,他们的思想超越财富与世俗事务,觉得法官的位子与国王的宝座都是低微卑贱的。恩培多克勒拒绝阿格里琴坦人献给他的王国。泰勒斯有几次指斥大家只关心小家庭和发财,有人指责他说这是狐狸吃不到葡萄的论调。他突发奇想,空闲时试一试理财方法,利用他的聪明才智去致富发财,做了一桩大买卖,一年之内赚的钱,是最有经验的商人一辈子也挣不到的。

据亚里士多德说,有人把泰勒斯、阿那克萨哥拉这类人称为聪明的人,而不是实际的人,对于实用的事物不够注意;除了我对这两词的区别还不大吃透,这也不能给我的那些人护短。看到他们安于缺衣少食的清贫生活,我们很有道理用这两个词,称他们既不是聪明的人,也不是实际的人。

第一个原因我就不解释了,倒不如相信这个弊端来自他们对待学问的错误主导思想;按照我们接受教育的方式,学生与教师虽然知识会学到更多,但是人不会变得更能干,这是不足为奇的。当今的父辈花费心血与金钱,其实只是在让我们的头脑灌满知识。至于判断力与品德则很少关注。

有人经过时你不妨对大家喊:“嗨,那是个有学问的人!”再有一人经过时:“嗨,那是个好人!”不大会有人转过身朝第一人看一眼,表示敬意。必须有第三人喊:“嗨,那是个博学的人!”我们就会乐意打听:“他懂希腊语还是拉丁语?他写诗歌还是散文?”但是他是否变得更优秀或更明白事理,这问题才是主要的,却是最没人提及的。应该打听的是他是不是学得更好了,不是学得更多了。

我们学习只是让记忆装满,却让理解与意识空白。犹如鸟儿出去觅食,不尝一尝就衔了回来喂小鸟,我们的学究也从书本里搜集知识,只是挂在嘴边,然后吐出来不管被风吹往哪里。


展开
目录
译序“投入智慧女神的怀抱”/马振骋
蒙田年表
原版《引言》/[法]莫里斯·拉特
致读者
第一章 收异曲同工之效
第二章 论悲伤
第三章 感情在我们身后延续
第四章 如何让感情转移目标
第五章 身陷重围的将领该不该赴会谈判
第六章 谈判时刻充满凶险
第七章 我们做的事要从意图去评判
第八章 论懒散
第九章 论撒谎
第十章 论说话快与说话慢
第十一章 论预言
第十二章 论坚定
第十三章 王者待客之礼
第十四章 善恶的观念主要取决于我们自己的看法
第十五章 无理由死守阵地者必须惩处
第十六章 论对懦夫行为的惩罚
第十七章 几位大使的一个特点
第十八章 论害怕
第十九章 死后才能评定是不是幸福
第二十章 探讨哲学就是学习死亡
第二十一章 论想象的力量
第二十二章 一人得益是他人受损
第二十三章 论习惯与不轻易改变已被接受的法律
第二十四章 相同建议产生不同结果
第二十五章 论学究式教育
第二十六章 论儿童教育
第二十七章 凭个人浅见去判断真伪,那是狂妄
第二十八章 论友爱
第二十九章 艾蒂安·德·拉博埃西的二十九首
十四行诗
第三十章 论节制
第三十一章 论食人部落
第三十二章 神意不须深究
第三十三章 不惜一死逃避逸乐
第三十四章 命运与理智经常相遇在一条道上
第三十五章 论管理中的一个弊端
第三十六章 论穿戴习惯
第三十七章 论小加图
第三十八章 我们为何为同一件事哭和笑
第三十九章 论退隐
第四十章 论西塞罗
第四十一章 论名声不可分享
第四十二章 论我们之间的差别
第四十三章 论反奢侈法
第四十四章 论睡眠
第四十五章 论德勒战役
第四十六章 论姓名
第四十七章 论判断的不确定性
第四十八章 论战马
第四十九章 论古人习俗
第五十章 论德谟克利特和赫拉克利特
第五十一章 论言过其实
第五十二章 论古人的节俭
第五十三章 论恺撒的一句话
第五十四章 论华而不实的技巧
第五十五章 论气味
第五十六章 论祈祷
第五十七章 论寿命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