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使你想起它的美丽,也令你忆起女人明眸的微笑。
真的,她在苦心修炼,深信人生在世肉体的生命、感性甚至心灵,都不过是一种幻觉。摆脱了不可靠的感性所造成的幻觉,超越一切痴、贪、嗔的世俗情欲,就可以达到无限平静的境界。
1. 林语堂纪念典藏版,指定授权拥有完整授权。
2. 林语堂为初恋而著的长篇小说。
3. 重新修订,以保证作品的原汁原味,品味林语堂冷静、深刻的文字。
本书为林语堂的自传体小说。赖柏英原型是作者的初恋情人。新洛与赖柏英青梅竹马,长大后产生了深笃的恋情。赖柏英因为种种原因未能同新洛一同出国。新洛在外国对初恋情人的刻骨相思,常使他魂不守舍。叔叔的姨太太荒唐地爱上了他,但终未如愿;吴太太的女儿苦苦追求他,终于无成而自杀。在一片迷惘中,新洛爱上了美丽的混血女郎韩沁,并与她疯狂地相恋。后韩沁受一妓女影响,去追求欧洲男士的肉感和金钱。在经历了相思、狂恋、失恋、困扰等一系列精神挣扎后,新洛终于又再次与赖柏英团聚,找回了曾经美好。
我生于十九世纪末。那一年是一八九五年,是中国和日本订立《马关条约》的那一年,条约规定割让台湾和承认朝鲜“独立”,就是甲午战争中国败给日本的第二年。中国惨败在日本手中,是因为清朝政府的寡后把准备建设近代海军的钱移去做现在北京市著名的景点颐和园的建造费。
旧的颐和园已在一八六〇年为英法联军劫掠并焚毁,而这个无知又顽固的妇人和她的排外心理,促成了数年后义和团运动的爆发。曾听父亲说过义和团运动时那个寡后和皇帝逃走的情形,当时我五岁。查考年鉴,我发现订立《马关条约》那一年,同时也是德国物理学家伦琴发现X射线的那一年。童年最早的记忆之一是从教堂的屋顶滑下来。那个教堂只有一座房子,并紧挨着一栋两层楼的牧师住宅,因此站在牧师住宅的阳台上,可以透过教堂后面的一个小窗望下去,看见教堂内部。在教堂的屋顶与牧师住宅的椼桷之间,只有一个很窄的空间,小孩可以爬上这边的屋顶,穿过那个狭窄的空间,从那边的屋顶滑下来。我记得自己曾是那个站在阳台上的小孩,惊讶于上帝的无所不在。我感到困惑,如果上帝真的无所不在,他是否就在我头顶上方几寸远的位置。我还记得曾为每日谢饭的观念而自辩,得到的结论是:这是对生活的一般感恩,我们对生活中的一切都该用同样的心情表示感谢,帝国的居民也该因为能生活在和平与秩序里而向皇帝表示感谢。
童年是新奇的时期,站在牧师住宅的阳台上就能发现许多新鲜的东西。眼前是南山的十个峰,后面是另一座高山的石壁。我们的乡村深入内陆,四周被高山环绕着,被当地人称为“湖”。由这儿到最近的港口——厦门,差不多有六十英里,当时,坐帆船大概要三天。坐帆船的旅行,是另一种永远铭记于心的经验。因为住在南方,从乡村到漳州的西河河谷这一段路真是美不可言,不像北方的黄土岗光秃秃的。可是正因为深入内陆,到了离乡村约六英里的地方,河上不能行帆船,我们只得换一艘小很多的轻舟。这种小舟,真正是由那些船夫举起来渡过急湍的。船夫卷起裤腿,跳入河中,把船扛在肩上。
童年的部分记忆和我所居住的这环山的村落有关,因为接近高山就如同接近上帝的伟大。我常常站着遥望那些山坡灰蓝色的变幻,以及白云在山顶上奇怪的、任意的漫游,感到迷惑和惊奇。它使人轻忽矮山及一切人为的、虚假的、渺小的东西。这些高山早就成为我及我信仰的一部分,因为它们使我感到富足,心里产生力量与独立感,没有人可以从我身上带走它们。这山还印证了《圣经》上的那句话——“这人的脚登山何等佳美”,我开始相信,一个人如果不能体会到把脚趾放进湿草中的快感,他是无法真正认识上帝的。
我们家有六个兄弟、两个姐妹,而我们这些男孩经常要轮流到家里的水井汲水。学习打水很有趣。当吊桶到达井底时要晃动绳子,这样吊桶就会翻转过来装满水,我们不知道有抽水泵这种东西,因为那是煤油灯的时代。我们有两盏煤油灯,另外还有几盏点花生油的锡灯。肥皂直到我十几岁才进入我们的生活。母亲常用的一种是用大豆残渣做成的“豆饼”,它只生出一点点泡沫。刚有肥皂的时候,它的形状像一根方木条,农夫常把它放在太阳下晒干,使它坚实一些,在洗濯的时候才不会用得太快。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第十一章
第十二章
第十三章
第十四章
第十五章
第十六章
第十七章
第十八章
第十九章
第二十章
温馨提示:请使用泸西县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让我和草木为友,和土壤相亲,我便已觉得心意满足。我的灵魂很舒服地在泥土里蠕动,觉得很快乐。当一个人悠闲陶醉于土地上时,他的心灵似乎那么轻松,好像是在天堂一般。事实上,他那六尺之躯,何尝离开土壤一寸一分呢?
——林语堂
它实事求是,不为真实而羞愧。它写得美妙,既严肃又欢快,对古今中国都能给予正确的理解和评价。我认为这是迄今为止Zui真实、最深刻、最完备、最重要的一部关于中国的著作。
——赛珍珠
林(语堂)状殊滑稽,玩世不恭之态,溢于言表,笑嘻嘻的,颇为可爱。
——李熬
生性憨直,浑朴天真,假令生在美国,不但在文字上可以成功,就是从事事业,也可以睥睨一世,气吞小罗斯福之流。
——郁达夫
似乎林语堂笔下的女性都显得坚强而有大爱,赖柏英也如姚木兰、丹妮一样。爱如宽广的海洋,容纳所有的世事与过往。
偶然买了林大师的这本书,但又把我带到了一个曲折,动人,痛心,却有着暖暖结局的故事当中。一如既往,大师的长篇小说风格仍然是这样子的。
——豆瓣网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