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尔灯塔
国民灯塔
1811 年
位于距离苏格兰阿布罗斯 11 英里处这束光将照亮 1811 年 2 月的第一个夜晚,一个星期五的夜晚,以及此后的每一个夜晚,从日落到日出……在远处的人们眼中,它的亮光将像一颗一等星,在达到最大亮度后,隐没在夜色中。
——《航海通告》,19 世纪初
在一片漆黑的海面上,这束白光每 5 秒闪烁一次。晚上,从阿布罗斯的港口护堤看去,贝尔灯塔明亮的闪光仿佛远处有猎枪在开火。灯塔顶部的灯笼里,几束光经过一组旋转的玻璃棱镜聚合成一束,射向地平线。它跨过时空,化作一道闪光,来到 11 英里外我的眼前。
大多数民族纪念碑都是能够触摸、能够参拜、能够瞻仰的。它们面前通常有一块空地供人群聚集。少有纪念碑会被建在大多时候(非常罕见的情况除外)都无法触碰的地方,也少有纪念碑会在夜间表现出和白天如此不同的样貌。
我 被 吸 引 到 苏 格 兰, 是 为 了 探 索 一 座 岩 石 灯 塔 为 何 竟 有图腾意义,又为何会成为一个国家的纪念碑,何况它甚至根本不在这个国家的土地上。我第一眼看到的是光,而不是那座建筑。我感觉这是很合理的。三座倒塌的埃迪斯通灯塔或许是开道先锋,但贝尔灯塔是目前仍然屹立在礁石上的灯塔中最古老的一座。
自 1811 年贝尔灯塔第一次照亮海面以来,它就不断地被人们观察、研究和歌颂,它还成了绘画和诗歌的常见主题。它孕育了许多传奇,为一群人、一个王朝甚至一个民族,即启蒙时代的苏格兰,树立起丰碑。贝尔灯塔绝不仅是一项孤独的、实用的工程,还与任何陆地上的东西一样,是国家威望的强烈象征。
但上述意义都从属于灯塔的根本用途:每 5 秒射出一道白光,确保过往船只避开危险。
我在白光两次闪烁间用手指数秒。从两百多年前的一个二月,那个寒冷的夜晚,灯塔第一次射出亮光以来,闪光的次数累积起来多得惊人。尽管战争、烈火和守塔人的不端行为,都曾给灯塔以短暂的打击,但灯塔的光亮从未完全熄灭。这主要得益于灯笼下面坚固的石塔,它把灯笼护佑在大海肆虐不到的地方。灯塔与灯光是相互依存的,灯塔使照明成为可能,灯光又使灯塔的存在变得合理。
这束灯光的射程可达 18 英里,能照亮北海的一片圆形海域,一直照到苏格兰漫长的海岸线上。我想,今晚还有其他人也看到了贝尔灯塔。也许是俄罗斯的货船船长,也许是返回阿伯丁的油轮船员。他们都会从闪烁的仪器上方抬起头来,看着这更为古老的警示灯光。其他像我这样的人,或许在岸边,或许在细雨霏霏的沿岸小道上,或许在昏暗的窗台上凝望。但此时此刻,在漆黑的港口护堤,只有亮光与我。
第二天早晨,从岸边望去,贝尔灯塔是地平线上最模糊的一点。贝尔灯塔建于 1807 年至 1811 年,工程师罗伯特·史蒂文森是一名后起之秀,他的导师是约翰·雷尼,名望更高,负责过的海洋工程项目更多。其他各路英才也纷纷来帮忙,比如木匠弗朗西斯·瓦特,他曾设计过一台精巧的平衡起重机来抬升石块(现代塔式起重机的原型),还有巴锡 —— 一匹负责在采石场运送石料的马。贝尔灯塔构思和建成于乔治三世统治时期,它的建造比例与精致程度要归功于乔治亚时期的古典建筑风格。
灯塔的故事以及灯塔所在的礁石,实际上要从苏格兰东海岸的原始地质说起。从爱丁堡到阿伯丁,红色的砂岩峭壁摆脱了陆地的限制,从耕地延伸到北海。
顺势入海后,它在离岸 11 英里处露了头。这里是一个宽阔的海口,往来船只由此进入泰河(抵达邓迪市)或进入福斯河(抵达利斯和爱丁堡)。潜伏在此的这块三角形礁石就是贝尔礁石,它超过 1420 英尺长、300 英尺宽,只有在大海最低潮时才会完全露出水面。在海水的浸泡下,这里的干红色峭壁砂岩湿漉漉的,变成了暗血红色。礁石恰好挡在通往上述大型城市港口的航道上。几个世纪以来,前往这些地方的船长们一直担心会撞上这块礁石,许多船长为了躲避它,大费周章地靠近海岸线行驶,结果又因为与海岸线的距离太近,反而在那里失事。
贝尔礁石最初被称为英之杰礁石,这里最早发出的警示不是灯光,而是声音。声音来自中世纪的警铃,它被装在一根打进水面的木柱上,借助海浪的拍打发出铃声,提醒往来的船员注意有危险。
相传,这是阿布罗斯的一名神职人员所为。阿布罗斯是位于爱丁堡和阿伯丁之间的一个大城镇,城镇的建筑主要用附近峭壁上的红色砂岩建造而成。镇上最重要的一栋红色建筑,是壮观的阿布罗斯修道院,由苏格兰国王“狮子”威廉一世于 1178 年建造。阿布罗斯修道院是中世纪时期苏格兰最富庶、最有影响力的修道院之一。1320 年,在修道院院长伯纳德的监督下,苏格兰人起草了《阿布罗斯宣言》(以下简称《宣言》),这是早期苏格兰人对摆脱英格兰干涉内政的权利的表达。九年后,《宣言》迫使教皇接受苏格兰独立于英格兰,并承认罗伯特一世为苏格兰国王。
阿布罗斯是距离危险的英之杰礁石最近的港口。修道院作为中世纪时当地的经济引擎,想必对当地的航运极为关注,所以很可能是有魄力的院长伯纳德要求在礁石上装上警铃的,以此避免船上的贵重物资撞上礁石。但我不知道这个装置的效果如何,警铃和木柱一定要十分结实才能抵挡住怒涛的撼动,并向过往船只发出可以盖过海浪声的警示音。但风平浪静时该如何呢?人们要分辨礁石的位置,依靠的是海水拍打在礁石各处时激起的水花和发出的声响。但在平静的海面上,人们看不见水花的位置、听不到水花的声音,警铃大概也无声无息。
警铃的效果如何并不重要,因为警铃后来被一个不知名的海盗破坏了,他也因此遭到报应,触礁遇难。最后警铃还是为礁石留下了点什么,不过不是装置本身,而是礁石的名字“Bell Rock”(贝尔礁石)。
当然,这座修道院现在已是一片废墟。与英格兰一样,1560年的苏格兰宗教改革2 导致修道院没落。到了1580 年,用于建造修道院的红石也被转用于建造其他建筑了。无论是用来提醒信友的还是用来警示船只的铃声全都停止了。这座大型修道院的中堂和耳堂都曾被熠熠烛光、贵重金属和珠宝点亮,如今却连屋顶都不见了,向天空敞开着。就算修道院的红色石料刚被凿下时还是血红色的,如今也已风化褪色,就像凿取石料的峭壁一样。
但修道院的没落并不意味着阿布罗斯的没落。在工业革命期间,阿布罗斯借势蓬勃发展,成了黄麻纤维和帆布的生产中心。1839 年,港口得到重建和扩建,刺激了渔船的发展。尽管阿布罗斯曾以这样那样的方式快速发展过,但捕鱼配额在 20 世纪末被限定之后,它的发展态势也许就不如从前那样多彩了。美轮美奂的红砂岩建筑仍然保留在商业街上,但贸易似乎已经不景气,许多酒吧都已关门。修道院地势高,从远处看,它仍然处在阿布罗斯最重要的位置上。
序言
埃迪斯通灯塔(一)
贝尔灯塔
豪博莱灯塔
栖木岩灯塔
插曲:布莱克沃尔灯塔
狼岩灯塔
埃迪斯通灯塔(二)
主教岩灯塔
法斯特耐特灯塔
后记
英国及爱尔兰岩石灯塔及建造日期一览
注释
致谢
图片来源
温馨提示:请使用泸西县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