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人类学“本体论转向”的代表作之一,一部有趣且前沿的民族志。作者吸收了其他“本体论转向”重要代表人物的观点,对人类学的经典论题“万物有灵论”进行了重新解释。
正如上面所说,他们无人受到苏联政府的迫害,因为他们缺乏萨满的标准特征,如特别的服装和萨满鼓,还有就是他们只是谨慎地在值得信赖的至亲之中表演自己的技艺。因此,这个萨满群体施行狩猎巫术一直到60年代中期为止。当我问为什么在这个时期就停止时,他们总是这样回答,“食物很丰富,没必要再去找萨满了。”他们指出了这样一个事实,即尤卡吉尔人此时已被有效地整合进苏联的国民经济中了,工资作为报酬和物品进行统一分配。显然,这个经济整合过程很早就开始了,但到了60年代更加严格。人们的生计不再依赖狩猎。尽管尤卡吉尔人仍然喜欢野生肉,但相对于家养的驯鹿肉和牛肉,其在饮食结构中仅占小部分了,这些肉由国营农场开办的村庄商店大量供应。尤卡吉尔人不再通过狩猎来提供野生驯鹿和麋鹿,他们仅为国营农场提供貂皮,农场付给他们现金,他们再用现金去村庄商店购买食物和其他生活用品。
更重要的是,此时期麋鹿的数量增长到一个富足点。60年代中期之前,在科累马地区能杀到一头麋鹿被认为是一件罕见之事,人们主要捕猎野生驯鹿,不过也只有不到一百头。由于50年代和60年代发生了大规模的森林火灾,烧掉了驯鹿赖以为生的苔藓,于是这些驯鹿就迁往他处了。相反,麋鹿开始大量迁移到科累马河谷,森林火灾后肥沃的土壤有利于柳树丛的生长,这些麋鹿便被吸引而来。几年之内,麋鹿的数量越来越多,在任何一次远离村庄的旅行中,碰到几只麇鹿,或看到更多麇鹿的踪迹都是很正常的事。我认为,在如此富足的环境下,灾荒和疾病的威胁实际上已不存在了,因而不再需要萨满。毕竟,萨满实践主要是为了消除人类的痛苦,不管是狩猎运气不佳,还是饥饿和疾病。但这并非说尤卡吉尔人就不再相信萨满的法力了,只是万事顺遂,他们不需要去关注萨满罢了。结果,萨满的正式职位消失,只不过作为普通人的萨满还保留着,他们只做普通的事。有趣的是,这种发展状况并没有使萨满感到困扰。当我问格雷戈里•沙卢金他母亲如何回应人们不再需要她的萨满技艺这个事实时,他回答道:“她很高兴。对她来说,请她施展法力是一件罪恶和危险之事,所以她真的高兴不再做这事了。”他又补充道:“虽然我母亲很老,但是一个忠诚的共产主义者。她常常说:“我们以前的父亲[沙皇]对待我们没有像新父亲[斯大林]这样好。新父亲从不让他的孩子[尤卡吉尔人]挨饿。”这段话揭示了尤卡吉尔人并没将萨满思想和共产主义思想对立起来。通过强调“萨满教”与“共产主义”,或“传统”与“现代”之间的水火不容,我们冒着失去那些机制的风险,正是这些机制使苏联得以在尤卡吉尔人甚至在萨满阶层中发展忠诚的共产主义者。相反,我们需要考虑萨满思想是什么使它接受或至少为一种意识形态找到空间,这种意识形态是所有宗教都是错误的基本前提。我想,答案基于这样一个事实,即萨满教不是一种宗教,而是一种能够使具体的事情发生的技术体系。成与败是萨满实践的本质,它不需要个人对任何单一的形而上学、宗教宇宙观或政治意识形态的承诺。
……
前言
致谢
第一章 作为模仿的万物有灵论
第二章 杀还是不杀:再生、共享与危险
第三章 身体一灵魂辩证法:人类再生信仰
第四章 物种观与人观
第五章 作为人的动物
第六章 萨满教
第七章 灵性世界
第八章 学习与做梦
第九章 认真对待万物有灵论
注释
参考文献
索引
译后记
温馨提示:请使用泸西县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