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无库存
新民说·当图书进入战争:美国利用图书赢得二战的故事(罗辑思维、文津图书奖、《柯克斯书评》重磅推荐!全新加印升级,赠送仿“军供版图书”笔记本!)
0.00     定价 ¥ 78.00
泸西县图书馆
此书还可采购1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ISBN:
    9787549571468
  • 作      者:
    [美]莫里·古皮提尔·曼宁,新民说出品
  • 出 版 社 :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3-08-01
收藏
作者简介

[美]莫里•古皮提尔•曼宁(Molly Guptill Manning),身兼作者、律师双职,著述颇丰,著有《以法莲市场的神话》(The Myth of Ephraim Tutt)等,作品多见于《哥伦比亚法律和艺术》(The Columbia Journal of Law and the Arts)等诸多高端刊物之中。


展开
精彩书摘

随手抓起一本书,乔,继续往前走

出版商们面临一项艰巨的任务:在战争时期的严格管制下,制作一种新式的适合大批量生产的图书。首先,印刷用的纸张有配额限制。出版商在1943年获得的纸张配额仅为1939年所用纸张的37.5%。当国家处于思想战争中的时候,出版商们发现这是一个令人愤怒的限制。正如《芝加哥每日新闻》一位专栏作家说的,“在美国我们不烧书,我们只减少纸的配额。两种动机完全不同,但某些结果完全一样”。但是政府把图书当作必需的武器装备;正如铝、橡胶被提炼后交到工厂,以便生产飞机,政府同意每季度提供900吨纸用于印刷军供版图书。

为了使这些纸张能够印刷的图书的数量最大化,以及保证军供版图书适应服役人员的具体情况,协会采用了前所未有的设计和生产技术。当然,协会必须依靠平装书。这种书节约空间,重量较轻,书也柔软,更容易塞进口袋里或装入背包中。再者,每本书的尺寸都必须缩小。在20世纪40年代,标准的小本精装书的规格是5英寸×8英寸,厚度可以达到2英寸。军供版图书可以有两种规格:较大规格的是6.5英寸×4.5英寸———类似杂货店里销售的大众平装书;较小规格的是5.5英寸×3.375英寸。最大的军供版图书厚度也只有3/4英寸,最小的少于1/8英寸厚。这些规格不是随意做出的。协会研究了标准制服的口袋尺寸,以确保大号的军供版图书能够装入士兵们的裤袋中,小号的图书能够藏入士兵胸前的衣袋中。甚至多达512页厚的图书,也能够放进裤子后袋中。较小的图书实际上只有钱夹那样大小。甚至前线的士兵也能够迅速塞一本书到口袋里。

任何现存的图书印刷机都没有印这种小书的能力。协会转向通过杂志印刷机来解决这一问题。这个决定带来了很多好处。也许最重要的是,这些杂志印刷机用的纸张都比通常用来印刷精装书的纸张薄。这可以有效地保证军供版图书重量轻、体积小。多亏这些平装封面、小规格、超薄纸张,军供版图书与同类精装书比起来少了五分之一或更多的重量。

由于杂志印刷机并不是设计出来用来印刷口袋图书的,于是协会采取“双联”印刷:每页纸上都印两本书的内容,一本在上,一本在下,然后把它们横向切开。印制《读者文摘》的印刷机用来生产较小规格的图书,较大的书则送到廉价杂志印刷机上印刷。双联印刷的一个弊端是它迫使协会把一本书跟另一本书匹配起来印刷,这要求员工计算页数、字数、字符等以便将相似规格的书配合印刷。这是一项很零碎的工作,既耗时又乏味。如果把不同规格的书放在一起印刷,那么,内容少的那本书会有空白页——这在纸张配给时代是一种亵渎。实际上,在早期军供版图书中,军队就注意到了出现的空白页面,它坚持要求协会用人物简介、谜题以及类似的东西将其填满。当空白页面过多的时候,协会会加入作者介绍。在配对书的过程中,协会花了很大力气来确保这些书不会为达到合适的字数或版式大小而被编辑。如果书的内容有所压缩,封面总是会包括一则免责声明。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凤凰再生

到1938年,纳粹查禁18类图书,包括4175本书,565位作家的所有著作。这些作家大部分为犹太籍,包括卡尔·马克思、厄普顿·辛克莱、杰克·伦敦、亨利希·曼、海伦·凯勒、阿尔伯特·爱因斯坦、托马斯·曼和阿尔图尔·施尼茨勒等。

 

第二章  价值85美元的衣服,睡衣除外

1940年10月,大约有1650万美国人陆续应征入伍,美军物资、装备的极度短缺大大影响了士气。为士兵提供图书,成为美军维持士气的战略性举措。

 

第三章  发起胜利图书运动

1942年,仅两个月,胜利图书运动便募集到了400万册图书,另有150万册因为体积庞大、笨重、不方便士兵携带而遭拒收。获取大量的平装书成为当务之急。

 

第四章  思想战争中的新武器

战争的硝烟不仅弥漫海陆空,而且延伸到思想界。这场战争中杀伤力最大的单一武器不是飞机、大炮和坦克,而是《我的奋斗》。这场战争中,图书便是武器。

 

第五章  随手抓起一本书,乔,继续往前走

士兵排起长队,等着分发图书,根本没有时间看书名,随手抓起一本书就走。每个人都因为这些图书而心存感激。2000万册图书完全不够派发。

 

第六章  胆量、勇气以及超常的魄力

1944年5月31日,艾森豪威尔将军正式实施诺曼底登陆计划。对许多人而言,图书成了缓解紧张情绪的唯一东西。

 

第七章  荒漠甘霖

对士兵而言,军供版图书如同荒漠中的甘霖。当图书送到的时候,他们会如饥似渴地一哄而上,抢一本收藏起来,带着参加战斗。

 

第八章  审查制度和罗斯福的第四个总统任期

1944年11月,罗斯福以大约300万选票的微弱优势,开始第四个任期的总统生涯。美军士兵给他投的340万张选票,起了关键性的作用。

 

第九章  德国投降与被弃的荒岛

1945年5月8日,杜鲁门总统宣布德国正式投降,但是他提醒人民,战争只取得了一半的胜利。在西方重获自由的同时,东方依然处在日本侵略者的奴役之下。

 

第十章  终获和平

1945年9月2日,日本在密苏里号战列舰上签署了正式投降书。美国政府产生一个更富灵感的创意,就是利用图书帮助老兵重新开始他们的国内生活。

 

第十一章  该死的平均分提高者

二战期间,纳粹疯狂损毁图书约1亿册,美国政府给士兵分发了1.23亿册军供版图书,美军收到的图书数量超过了希特勒所损毁的图书数量。

 

后记

致谢

附录一 遭纳粹查禁的作家名录

附录二 军供版图书总目

译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泸西县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