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早期上承中世纪,下接工业革命所开创的近代世界,是英国历史上非常重要的转折时期,奠定了此后数世纪的发展基础。另一方面,与任何改革年代相似,这一时期所发生的一系列变革使社会经历了阵痛,很多因循守旧者从各种角度发出了自身对新时代的抨击。基思·赖特森曾将在欧洲大陆已被广泛接受的“微观史”的研究方法引入了英国社会史之中,本书同样体现了赖特森的这一写作取径。阅罢本书,读者仿佛置身于英国近代早期的日常经济生活之中,真切感受到这两百多年的经济发展对于各阶层群体所造成的真实变化。
《人间烟火:英国近代早期的经济生活,1470-1750年(英国史前沿译丛)》:
而且所有这些都是相对较好年景的数据,因此还不能充分体现当时家庭经济所面临的不安全感。在庄稼歉收的年份里,饥荒接踵而至,食物短缺会导致粮价飙升。在这种情况下,奥弗顿教授设想出的那个约曼农因为其总产量中仍然会出现大量的盈余,而余粮会以飞涨的价格售出,其现金收入会暴涨到110.6英镑。但这种人很少。只有10英亩土地的小农家庭,他们的粮食可能仅够自家人食用,次年的种粮都成问题,更不用说出售了。他们也会因此面临艰难的抉择:是保留种粮,全家人饿肚子或是高价购买口粮;还是吃掉部分种粮,来年再想办法。奥弗顿教授估计,这家人辛辛苦苦耕种一年,反倒净亏13.6英镑。这对他们来说简直是一场灾难,他们可能因此而背上多年才能偿付的债务,或者被迫卖掉一部分牲畜甚至是土地。无地少地的农户和整年都依靠市场过活的人可能结果更糟。1557年一次针对诺福克郡某地985个农村家庭的调查显示,46%的家庭(465户)手中没有存粮。在城镇中,手工匠人和雇工不仅将面对更高的生活成本所带来的压力,对他们的产品和劳动的需求也会因为潜在客户削减一切不必要的预算而下降。城镇中和乡下的一些穷人会忍饥挨饿,或死于营养不良造成的疾病。
灾荒的年景毕竟还是少见,但可能会在人们毫无准备的情况下降临。从1480年到1520年,只有1482-1483年可称得上是真正的灾荒之年;而1520年代区区十年之间就出现过两次类似的天灾。收成的变动还不是近代早期英国家庭经济的唯一不安定因素,贸易的波折也会严重影响城乡工业地区的经济。1527年,英国布匹织物销售出现停滞,伦敦的大商人进货量显著减少。“布料商在卖不动商品时,就会打发掉纺织工、梳理工、打裥工等以织物制造为生的人。”这种布料销售商持续的投资收缩牵动着成百上千户家庭的生计。
除此之外,高死亡率也是当时英国人常年面对的不安定因素。传染病——特别是黑死病——可以在短短几周之内,让整个社区从繁荣的顶点迅速衰败到谷底,处处可见家破人亡,人们的经济生活暂时停滞。其中城市的损失最为惨重,约克市在1485-1550年遭遇七次浩劫,人口大幅度减少;乡村地区所遭受的瘟疫虽然频度较低,但损失不可谓不大。正因为各种流行病以及传染性疾病时刻威胁着人们的生命,出生在15世纪末至16世纪初的英国人平均预期寿命只有32-34周岁。其中,婴幼儿最为脆弱,即便长大成人,能活过50岁的人也没有多少;年轻女子面临着额外危险,分娩可能会让她们过早死去。正因如此,历史人口统计学者一直都在强调当时英国家庭的脆弱与无常,而城市由于人口密集、卫生条件差,疾病更加容易发生和传播。很多家庭都因幼子夭折而人口减少,夫妻关系也经常因为一方死亡而终止,并因再婚而重构,有时候还会多次重组家庭,以至于中世56纪晚期考文垂的一位历史学家如此评价:“家庭的确是社会的基本组成单位,但事实上,不仅家庭成员变化无常.家庭关系也不甚稳定,我们不能忽略这些。”
这种冷酷现实,加上其他形形色色的稍小的不幸事件,使得本就风雨飘摇的英国家庭经济危机四伏。这种现实反过来塑造了一种更重视安全和稳定而非增长和发展的心态。面对机遇和风险并存的创新,他们更加倾向于固守已经经过检验和比较实际的方法。其经济策略也是以保守为主,他们追求的是最低的风险,而不是最高的收益。
对城镇中的手工匠人而言,这意味着只生产那些不愁卖的惯常器皿,而不追求“产品多样化”。这也意味着对行业参与者的数量做出一定限制。对小农而言,这意味着种什么粮食,完全取决于自家人的需要,而非市场交易的需要。并且他们倾向维持那些习惯性做法,他们依凭经验认为,这些做法最有可能使他们获得生计,并维持现有生存方式。人们普遍因安全考虑而进行多样化种植,种植单一作物可以大大提高农业的生产效率,但却在同时将农户家庭推到单一作物市场波动的风口浪尖之上,这是当时的英国人不愿接受的。因此,只要可行,他们都会在自家土地之上播种多种作物并且在较大的区域内,有相对的同质性。比如在1530-1550年的莱斯特郡卢特沃斯(Lutterworth)地区,当地五分之四的农户种植和饲养的作物、牲畜都大同小异,主要包括谷物、亚麻、牛羊猪马、家禽以及饲料类作物(豌豆和豆子等)。富人和穷人的种植、饲养规模不同,但类别无甚差异。在此基础上,英国各个地区由于土壤、地形和气候条件不同,种植的作物不尽相同,但只要可能,各地的人们都会进行混合种植和饲养,即便是在自然环境限制很大的苏格兰高地这一点也很明显。
……
致谢
序言 近代早期英国:研究方法与解读
第一部分 千万家庭的景象(约1470-1550)
第一章 家庭经济:结构与功能
一、家庭的规模与构成
二、“实在与世俗的生活”
三、家庭经济中的角色:性别与年龄
第二章 家庭经济:优先与策略
一、生存
二、分家
三、权威权力
第三章 家庭之外:经济制度与经济关系
一、领主土地与租佃
二、乡邻关系
三、市民身份与行会会友
四、亲属关系
第四章 家庭之外:经济网络与经济动力
一、地区
二、市场
三、变动中的体系
四、对商业一体化的限制
第二部分 变革
第五章 物价与人口(约1520-1580)
一、物价
二、人口
三、物价与人口
第六章 自利与共同体(约1520-1580)
一、土地与地租
二、约曼农和小农
三、教会失地
四、薪酬与贫穷
五、控诉与反抗
六、自利,还是共同体
第七章 经济扩张(约1580-1650)
一、扩大生产
二、持续壮大的商业
第八章 “人生沉浮”
一、地主
二、佃户
三、商人、专门职业者和城镇手艺人
四、“这就是工资微薄之人的生活”
五、两极分化的社会
第九章 共同体的再定义
一、论述与实践
二、扶贫济困
三、生存的机遇
第十章 专门化与整合(约1650-1750)
一、全新的时代背景
二、地区专门化:概论
三、农业
四、城镇与商贸
五、工场制造业
六、交通运输
第十一章 国家与联合
一、“‘富强’之策”
二、战争与赋税
三、诱饵与钓钩
第三部分 与市场共生(约1660-1750)
第十二章 “贵族、绅士与约曼农”:土地谋利者
一、维护地产
二、管理地产
三、“改良”的策略
第十三章 资本与“信贷”:“中等人群”
一、三种资本
二、正确生活方式和家庭消费
三、信用与声誉
四、贵族商人
第十四章 依附与独立:受雇劳动者
一、打工者的生活
二、规训劳工
三、“面对雇主坚持权利”
结语
扩展阅读
索引
温馨提示:请使用泸西县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