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要先从远古说起。当时,现在叫“埃及”和“西奈”的地方地表是花岗岩,上面沉积有努比亚砂岩。在这片土地沉入海底后,原来的地表沉积了白 垩纪和始新世的石灰石。在始新世末期,地层折叠,并再次升高到海平面以上—苏伊士湾和红海的海沟就是在这个过程中形成的。
海沟在中新世时期被地中海水域入侵,但尚未与印度洋水域连接。海沟 动物群落直到上新世中期才变成纯地中海群落。当时,地中海南部海域的海水流入海沟后,两片海域的海洋生物开始共同生活。
我们不知道苏伊士湾是什么时候以什么方式与地中海相隔的。但我们知 道,过去三千年,位于苦湖和苏伊士之间的土层厚度增加了三米。这一过程可 能始于上新世晚期,并且可能仍在持续。可以肯定的是,在更新世时期,地峡 上存在着一个淡水湖,湖泊的淡水可能由尼罗河补充。
淡水湖的边界延伸到哪里还尚不清楚,但我们知道苦湖在远古时期与苏伊士湾相连,实际上是苏伊士湾的延伸。埃及法老辛努塞尔特三世或尼科二世挖出一条运河—也有两位法老共同修建的说法,将尼罗河最东端普鲁西亚 支流与红海北端相连。
希罗多德首次在《历史》第二章《欧忒耳佩》第一百五十八段向世人描绘了这一情况:
普萨美提克一世有个儿子叫尼科,后来也成了埃及的法老。尼科是第一个着手修建至红海的运河的法老,但完成这一工程的是波斯人大流士一世。这条运河的长度是四天的旅程,宽度足以让两艘三桅帆船并排行进。运河的水是从尼罗河引来的。起点在布巴斯提斯上方一个叫“帕托莫斯”的阿拉伯城镇附近,一直流入红海。运河开始挖掘的地方是在埃及平原离阿拉伯最近的一部分;向孟菲斯方向延展的,也就是有采石场的那座山脉,距离平原很近。河渠就沿着山脉低低的山坡自西向东走很长一段,进入一个峡谷,接着折向南流出山区而流向阿拉伯湾。修筑运河征用了大量劳动力,最少十万名埃及人因此而死。最后,尼科因神谕“所有的劳动都将变成野蛮人的果实”的告诫而放弃了修筑运河的事业。
斯特拉波也做了这样的记录:
在阿耳西诺厄城,另一条终止于阿拉伯湾的运河有时被称为克利奥帕特里斯(也作“苏伊士”)。运河穿越苦湖。过去湖水的味道真是苦的,但自运河开凿、与尼罗河水交融后就变得甜美了。如今,尼罗河盛产肥美的鱼和水禽。这条运河是辛努塞尔特三世在特洛伊战争前修建的。有人说,普萨美提克一世的儿子尼科首先开始挖掘运河,在挖掘过程中去世了。之后,大流士一世继续这项事业,但因“红海比埃及海拔高,将红海与埃及之间的地峡切断势必没埃及于水下”的错误观点结束了挖掘工作。托勒密王朝的工匠反驳了这个错误,并通过修堰或水闸的方法使运河畅通无阻地通向大海。靠近阿耳西诺厄城的是海洛姆和克利奥帕特里斯两座城市,后者位于阿拉伯湾的凹处。这里拥有港口、住宅区及几条与湖泊相邻的运河。通往红海的运河始于法库萨——菲隆村与之相邻。
第 1 章
苏伊士运河的最初发展
第2章
苏伊士运河动工的早期谈判(1854 年到 1865 年)
第3章
苏伊士运河的完工与通航(1866 年到 1873 年)
第4章
英国政府收购赫迪夫的股份
第5章
苏伊士运河吨税之争(1870 年到 1884 年)
第6章
苏伊士运河的中立化
第 7 章
1889 年到 1914 年苏伊士运河情况及 1910 年关于延长特许权的尝试
第8章
国际苏伊士运河公司的财政状况
第9章
世界大战中的苏伊士运河
第 10 章
竞争对手:巴拿马运河
第 11 章
议论、批评与回应
第 12 章
结 语
附录 1
埃及总督授予修建和运营苏伊士运河及
地中海到红海之间的附属设施的特许权
附录 2
埃及总督授予修建苏伊士运河及其
附属设施的特许权及施工作业规范
附录 3
国际苏伊士运河公司章程
附录 4
埃及总督与国际苏伊士运河公司间的公约(节选)
1866 年 2 月 22 日于开罗签署
附录 5
苏伊士运河航行规则(1933 年 1 月)
附录 6
关于苏伊士运河吨税的信
附录 7
苏伊士运河对海洋动物迁移影响的笔记
译名对照表
温馨提示:请使用泸西县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