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论  密教经典概论
  第一节  密教经典的类型
    一  陀罗尼咒经及其类型
    二  持明仪轨及其类型
    三  真言经轨的理论意义
    四  教王经及其类型
  第二节  密教经典的汇编及其地位
    一  《持明咒藏》的编纂
    二  密教经轨的性质及其地位
第一章  陀罗尼概论
  第一节  陀罗尼的概念
    一  陀罗尼的语源
    二  陀罗尼的同位语
  第二节  陀罗尼的起源
    一  陀罗尼记忆术
    二  早期佛教中的陀罗尼
  第三节  陀罗尼的定义
    一  陀罗尼的定义
    二  陀罗尼的种类
    三  陀罗尼的体性
    四  陀罗尼的行位
第二章  陀罗尼字门思想
  第一节  陀罗尼字门总释
    一  陀罗尼字门的名称
    二  陀罗尼字门的观法
  第二节  悉昙字门
    一  佛传字门
    二  《涅槃经》字门
    三  《文殊问经》字门
  第三节  陀罗尼经字门
    一  《菩萨处胎经》字门
    二  《微密持经》字门
    三  《诸法行经》字门
    四  《净印经》字门
    五  《大哀经》字门
    六  《般若经》字门
    七  《华严经》字门
  第四节  真言经字门
    一  《不空胃索经》字门
    二  《大日经》字门与《金刚顶经》字门
第三章  陀罗尼旬门思想
  第一节  陀罗尼句门及其形成
    一  陀罗尼句门的概念
    二  陀罗尼句门的起源与形成
    三  陀罗尼句门的类型
  第二节  陀罗尼金刚句
    一  法身金刚句
    二  不退转轮金刚句
    三  净印金刚句
  第三节  陀罗尼-法句
    一  性空句
    二  真实句
    三  胜义句
    四  善顺句
    五  金刚句
    六  般若句
    七  菩提句
    八  菩萨句
  第四节  陀罗尼诸法句
    一  海印句
    二  百八句
    三  种子句
    四  秘密句
    五  橛句
    六  华严十法句
第四章  大乘经陀罗尼品思想
  第一节  般若经类的陀罗尼品
    一  般若经类的陀罗尼品
    二  陀罗尼的地位和意义
    三  实相陀罗尼
    四  陀罗尼的咒术化
    五  般若经类的密教化
  第二节  华严经类的陀罗尼
    一  十地陀罗尼
    二  十法陀罗尼
    三  普门陀罗尼
  第三节  法华经类的陀罗尼品
    一  《法华经》的陀罗尼品
    二  陀罗尼的地位和意义
    三  法华三陀罗尼
    四  陀罗尼与十地
  第四节  宝积经类的陀罗尼品
    一  《阿阔世王经》的陀罗尼品
    二  《海龙王经》的陀罗尼品
    三  《密迹金刚力士经》的陀罗尼
    四  《菩萨见实经》的陀罗尼
    五  《无边庄严经》的陀罗尼品
    六  《出现光明经》的陀罗尼
  第五节  大集经类的陀罗尼品
    一  《陀罗尼自在王菩萨经》的陀罗尼
    二  《虚空藏菩萨经》的陀罗尼
    三  《宝幢经》的陀罗尼品
    四  《日藏经》的陀罗尼
    五  《金光明经》的陀罗尼品
  第六节  唯识经论的陀罗尼
    一  任持诸法及不共陀罗尼
    二  陀罗尼与十地修行
    三  陀罗尼与妙观察智
第五章  陀罗尼契经思想
  第一节  小型陀罗尼契经
    一  《无量门微密持经》
    二  《无崖际总持法门经》
    三  《金刚上味陀罗尼经》
  第二节  大型陀罗尼契经
    一  《大法炬陀罗尼经》
    二  《大方等陀罗尼经》
    三  《大威德陀罗尼经》
第六章  陀罗尼咒经思想
  第一节  陀罗尼咒经的类型
    一  章句型陀罗尼咒经
    二  咒术型陀罗尼咒经
    三  名号型陀罗尼咒经
  第二节  陀罗尼咒的类别与意义
    一  陀罗尼咒的类别
    二  陀罗尼咒的意义
  第三节  陀罗尼咒的信仰
    一  陀罗尼咒力信仰
    二  陀罗尼神祗信仰
    三  陀罗尼行法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