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以“解放儿童”作为核心理念,结合作者养育女儿的丰富经验,从多个关键层面,论述了如何在孩子从小到大的整个生长过程中“解放”孩子,让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书中所主张的是以心智崛起为特色的解放教育观,该观念秉持幼者本位、成长本位、人性本位。它把教育一方面从心智桎梏中解放出来,另一方面从功利模式中解放出来。全书既有先进理念的深刻启发,又有实践操作上的具体指引,实在是一本儿童教育的极佳读物。
《解放童年——换种思路做父母》是一本探讨家庭教育新理念的著作,呼吁家长从功利教育观转向以成长为本的解放教育观。
作者结合自己和配偶培养女儿成才的经验,提出了一种以心智崛起为核心的解放教育观。书中以单个主题呈现的方式,依次按照阅读、学习、游戏、性格、出国、原则的顺序,阐述如何在这些领域实践解放教育理念。各主题部分既相对独立,自成一体,并提供了具体的教育策略和实践案例,强调了在孩子成长中寻求平衡的重要性。
如何开启解放童年之路
如何解放孩子的心智?如何解除阻碍孩子成长自由和心智发展的束缚?如何在现实中将解放教育观具体化?
在本书中,我将结合我们在教育孩子过程中的经验教训,以单个主题呈现的方式,依次按照阅读、学习、游戏、性格、出国、原则的顺序,阐述如何在这些领域实践解放教育理念。当然,这种教育理念并非一朝一夕之功,而是从模糊到清晰,从实践到反思,在边做边学边总结的摸索中逐步形成的。各主题部分既相对独立,自成一体,又始终由童年解放贯穿。在分别概括各主题之前,我想说明:打造孩子,先要塑造自己;希望孩子具有何种心智与人格,自己先要身体力行地朝此方向努力;解放孩子的童年,父母先要将自身从陈旧的教育理念、模式和意识中解放出来。
以下,我将简要概括各主题与童年解放的关系:
第一,阅读。阅读之所以被置于众主题之首,是因为它在培养孩子独立思考能力和批判性思维方面的重要性,而这两者直接关系到心智的崛起和童年解放的深度。如果不能独立思考而只是人云亦云,何谈心智的崛起;如果不具有批判性思维而只是一味盲从,怎能实现童年的解放?对孩子而言,阅读就是在铺设其心智地图,与孩子的注意力、理解力、想象力、学习效率、文字能力等方面息息相关。实际上,在后续多个主题的陈述中,阅读的影子不时闪现。既然阅读如此重要,首要任务是为孩子营造书香氛围。
第二,学习。学习在中国情境下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父母应把孩子从作业堆中解放出来。这固然与老师布置作业的合理性有关,但也与我们是否花时间培养孩子的注意力有关。而就培养孩子注意力而言,阅读是最佳方式。孩子注意力一强,听课和做作业的专注度提高,作业效率必然相应提高。反之,注意力弱,完成作业必然磨蹭、拖拉。其次,要把孩子从注重价值判断的单向度思维习惯中解放出来。在童年,孩子首先要培养事实判断能力,而非价值判断能力。为此,父母要给孩子补充大量课堂以外的内容知识,尤其是通过书籍,让孩子从单向度思维中解放出来。最后,我们要以身作则,让不断学习成为自身生活方式,潜移默化地培养孩子自主学习能力,使自主学习成为孩子的习惯,让孩子从“学习即负担”的思维中解放出来。
第三,游戏。游戏本是最符合孩子天性的活动,却因父母常附加过多功利性目的而变味,被孩子视为畏途。换言之,游戏本身就是孩子游戏的目的,而在父母眼中,游戏成了实现某些功利目标的手段,如考级获奖、升学加分、从众攀比等。霍克海默和阿多诺在论述文化工业时说得好:“文化在漫无目的中意义无所不在……在听命于市场中意义一了百了。”这句话同样适用于孩子的游戏。游戏,只有当它漫无功利性目的从而自身成为终极目的时,才对孩子有意义,可谓“无用之用”;而当游戏成为父母之命时,其对孩子的意义顿失,进而成为孩子童年的累赘和包袱。因此,童年的游戏需要从功利性目的中解放出来。
第四,性格。我希望自己童年被潜移默化的许多观念不再“移植”到孩子身上,如养儿防老、出人头地、委曲求全、顾全大局等。一言以蔽之,活着为他人,不为自己。其附带效应是,不尊重自我,不善待自我,压抑自我,以致自我扭曲得面目全非,日趋活得没有自我,不真实。我们那代人大多经历过这种教育模式。如今我们为人父母,谁愿意孩子重蹈覆辙?当然,如前所述要身体力行,我们首先要尊重、善待自己,找回自童年就一直被压抑的自我,让自我归位。只有我们先改变自己,成为孩子的现实榜样,才有可能避免孩子重蹈覆辙,让孩子拥有真正属于自己的人生,实现孩子在性格方面的代际解放。
第五,出国。对于有条件的家庭来说,让孩子哪怕短期出国一周也是好的。出国能带来语言上的进步,更重要的是能让孩子在不同文化中穿梭,了解不同的思维习惯,拓宽他们的视野。这有助于孩子从小摆脱狭隘的思维方式和封闭的地域观念,使他们的心胸更加开阔,性格更加包容。有人可能会说,孩子连中国文化都还没有学好,学什么西方文化?这是以成年人的学习模式来思考孩子的学习模式,忽略了孩子是兼收并蓄的,他们并不是有意识地学习英语和某种文化,而是直接用之于生活。
第六,原则。我指的是解放童年应坚持的宏观原则。我以“平衡”为核心概念,将七大原则统一起来。我认为人生就是平衡的游戏,在快与慢、工作与生活、激进与保守、公与私之间相平衡。具体到童年解放,我概括了七大平衡原则,即玩耍与学习的平衡、体制内与体制外的平衡、管与不管的平衡、智力成长与心理成长的平衡、大消费的穷养与小消费的富养的平衡、孩子生活与大人生活的平衡、生与死观念上的平衡。我试图用这七大原则,统摄前面的相关主题。
总之,本书记录的是我们家庭在解放孩子童年方面的努力。我希望本书对更多普通家庭有参考价值,能促进孩子们心智崛起与童年解放,还给孩子们一个真正属于他们自己的童年。当然,心智崛起、童年解放非一日之功,父母要长期、有意识地改变和努力,从自身做起,从日常做起,与孩子共同成长。
温馨提示:请使用泸西县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