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
第一章  两相骄王董仲舒考
  第一节  董仲舒生平事迹
  第二节  董仲舒思想体系略论
    一  董仲舒的春秋公羊思想体系
    二  董仲舒法律思想的理论基础
  第三节  董仲舒的历史地位及其影响
第二章  董仲舒法律思想的时代背景与渊源
  第一节  董仲舒法律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
    一  政治经济背景
    二  社会基本矛盾的变化
    三  中央与地方之间的矛盾
  第二节  董仲舒法律思想的渊源
    一  董仲舒对儒家政治法律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二  董仲舒对黄老思想的利用
    三  董仲舒对法家思想的吸收
    四  董仲舒对墨家思想的汲取
    五  董仲舒对阴阳五行学说的借鉴
  第三节  董仲舒法律思想的儒家化
    一  法律思想儒家化的原因
    二  法律思想儒家化的途径
第三章  董仲舒法律思想的主要内容
  第一节  董仲舒法律思想的根源——法之本源出于天
    一  法的根源:天
    二  立法主体:圣人
    三  立法方式:天人感应
  第二节  董仲舒法律思想的基础——法之神形成于地
    一  董仲舒理论的地域特征
    二  政治一统的地理决定论
    三  德主刑辅的气候示范性
  第三节  董仲舒法律思想的外化——法之宽见之于礼
    一  礼的本质
    二  礼的内容
    三  礼的作用
  第四节  董仲舒法律思想的内核——法之用求之于心
    一  无讼的追求价值
    二  重志的审理原则
    三  深远的历史影响
  第五节  董仲舒法律思想的依据——法之决依之于经
    一  董仲舒推动了春秋决狱实施
    二  春秋决狱的主要思想原则
    三  春秋决狱的利好与弊端
第四章  董仲舒法律思想的时代价值——法之魂传之于今
  第一节  以民为本发展为主权在民的执政基础
  第二节  礼法并重发展为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
  第三节  无讼慎刑发展为包容和谐的社会建设
  第四节  立法、司法层面注重案例和自然社会规律
结语
参考书目
后记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