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家地理 · 喀什增刊》
内容简介
喀什,地处中国西陲,
位于天山、昆仑山、喀喇昆仑山和帕米尔高原交会之处,
东侧的大漠绿洲与西侧的高原雪峰遥遥相映,
构成了喀什的两大地貌板块。
喀什噶尔河、叶尔羌河从高原欢快流下,
滋润出戈壁绿洲和绵延的人文故事;
从中原而来的丝绸之路
因大沙漠分为南北两支后在喀什交会,
并向西攀上帕米尔高原并延伸向南亚、中亚。
数千年历史漫长深邃,
喀什古城犹如一部古老的史诗,
听过丝绸之路上驼铃声声,
见证了多元文化的交汇交融,
记录了从古代的繁荣到现代的复兴。
这座城市是重要的历史见证者,
更是活力满满的鲜活人间。
巴扎上熙熙攘攘、
烤包子的香味弥散在迷宫般的街巷之间,
来自五湖四海涌的人们正在触摸古城的脉搏,
……
这片土地上,古老与现代在这里碰撞、融合、
共生共存,和合共美。
《中国国家地理·喀什增刊》为2024年年度增刊,
以大地理视角梳理并讲述喀什的山河和人间故事。
全刊内页160P,全彩印刷。
1. 喀什的格局
撰文/李忠东 摄影/李翔 等
若从卫星视角俯瞰,新疆南部广袤的黄色沙海,南北为黑褐色天山和昆仑山脉夹持,山脉在西端汇聚,群山相会处大地昂然隆起,这里,便是喀什。左手黄沙瀚海,右手高原群峰,喀什的格局,大开大合,气魄宏大。本文作者李忠东从大地机理出发,以宏观视角观察和梳理喀什的格局,讲述这里的山河故事。
2. 冰雪融水滋养生命绿洲
撰文/沈永平 摄影/邹斌 等
昆仑山、喀喇昆仑山、帕米尔高原和天山等山脉提供了珍贵的冰雪融水,它们汇成河流,奔涌向塔里木盆地深处,沿途滋养出一连串大大小小的绿洲,人们在绿洲上耕作生活、繁衍生息,形成绵延千年的文明。本文中,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研究员、冰川专家沈永平为我们讲述冰川融水和喀什绿洲的故事。
3. 像胡杨一样生长:生活在沙漠边缘
撰文/李志刚 摄影/郝沛 等
瀚海无边,自古便是人类畏途。而在沙漠边缘,大地上编织着驼铃声千年不绝的繁忙古道,沿着河流形成的绿洲田园苍翠,人们耕作、放牧,学习与沙漠共处、共生,创造着生活和文化。这是古老而悠远的乐章,更演绎着新的故事。
4. 古老西域的宁静和碰撞
撰文/徐杨 摄影/郝沛 等
喀什,地处丝路交会之处,千百年来,人、商品和故事在此流动不息,这座城市被历史选择,又在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篇章。作者徐杨从西汉时期说起,带我们回望这座与丝路结缘的城市,感受古老西域的宁静与碰撞。
5. 巴扎:绿洲文明的生活指南
撰文/楼学 摄影/刘涵 等
香味弥漫而尘土飞扬的“巴扎”,让喀什的商贸传统始终生机勃勃,充满魅力。在喀什,只要随便向当地人稍稍打听,很容易就能问到这两天的巴扎正轮转到哪个乡镇。喀什人总会热情款待每一个想要去往巴扎的人——和一千年前、两千年前一样。
6. 喀什风景道:穿越帕米尔高原的景观之路
撰文·摄影/汗斯
作者汗斯常年行走在帕米尔高原,谙熟当地群山峡谷之间的交通网络和通向绝美景观的徒步古道,本文中,他为我们梳理和讲述喀什西部帕米尔区域的景观之路。
温馨提示:请使用国防科技大学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