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为“课本诗词里的古老中国”丛书的一册,立意在于通过对小学《语文》课本中所选古诗词进行系统化的分类重组,加深孩子们对同一主题古诗的深度学习,同时将古诗词中蕴含的核心国学知识点进行相对深入的讲解,从“主题阅读”和“大语文”的角度,来讲解《语文》课本中的古诗词。本书分别从“边塞军旅”和“乡村田园”两方面深入讲解课本古诗。“边塞军旅”主题下的诗歌写了骑兵、名将、边塞、关隘,也写了报国无门的愤懑和纵死无悔的情怀。有人有景,有情有感,较为全面地涵盖了边塞诗的内容和情感类型。从这部分诗歌中,我们能感受到古人强烈的爱国之情和报国之志。“乡村田园”部分内容更为丰富,写了农夫耕作、乡村景色、农家生活以及采莲、钓鱼、放风筝、捕蝉、追蝶等乡间儿童的娱乐活动,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完整的乡村田园图。农业生产与百姓生活休戚相关。然而,只有在和平年代,百姓才能安心务农。所以,将士驻守边关、征战沙场与农夫安守田园、耕种农田始终并存、缺一不可,这一场景在古老的中国已上演了数千年。
画
佚名
远看山有色,
近听水无声。
春去花还在,
人来鸟不惊。
(一年级上册)
注释
1.色:颜色,也有景色之意。
2.惊:吃惊,害怕。
译文
从远处看山是有颜色的,
从近处听水却没有了声音。
春天过去了,花朵却依然在盛开,
人走了过来,鸟儿也不会受到惊吓而飞走。
故事
聪明的木匠
王安石任宰相时,一位老木匠为他设计了一套宅院。老木匠拿来模型请王安石过目。王安石看后频频点头,但又在模型的后花园墙壁正中题了首诗:“倚阑干柬君去也,霎时间红日西沉;灯闪闪人儿不见,闷悠悠少个知心。”
老木匠思忖片刻,恍然大悟,立即修改了模型。王安石再看,果然更加满意。
原来,这是一首谜语诗,每句的谜底都是“门”字,意思是请老木匠在后花园加个门。
谈古
妙趣横生的谜语诗
谜语诗也被称为“隐语诗”,又叫诗谜、谜诗等,是一种充满趣味的古诗词形式,它把谜语和诗词结合起来,在学习古诗词的同时还能猜谜语,让诗词学习变得更有趣、更轻松,是充满趣味、广受人们喜欢的诗词类型,也是一种逗趣斗智的小游戏。
小学《语文》课本中就选取了几首谜语诗,比如,一年级上册有“一片两片三四片,五片六片七八片。九片十片无数片,飞入水中都不见”的谜语诗,孩子们几乎都可以背诵,一看到“雪”就会联想到这首谜语诗。此外,《语文》课本中的《风》《画鸡》等古诗,也是谜语诗,谜题即诗歌本身,将事物的特点形象地描述出来,题目就是谜底。
谜语诗在古代还有一种形式,那就是灯谜诗。举办者将诗谜写在灯上,陈列出来,供人们猜测,所以称为“灯谜”。元宵节的时候,街上灯火通明,人们在赏灯的同时,也乐于参加猜灯谜这种诗词娱乐活动。
古代有很多人喜欢谜语诗,有的还组成了谜社,清代的谜社非常流行。谜社里谜手云集,他们往往在茶馆酒楼或者自家院子里组织猜灯谜活动。或者同行研究探讨,或者在灯上写诗谜吸引民众有奖猜测,是当时很流行的民间娱乐活动。
延伸阅读
咏风
唐·虞世南
逐舞飘轻袖,传歌共绕梁。
动枝生乱影,吹花送远香。
〖荐言〗这也是一首谜语诗,谜底是“风”。作者也通过四种动态事物的描写来隐射风,但表现角度与李峤的《风》并不相同。所以,即使是描写同一个事物,不同的谜语诗运用语言的方式也可以完全不同。
一、日常生活
谜语诗:
1.《画》(佚名)
访友:
2.《寻隐者不遇》(唐·贾岛)
3.《游园不值》(宋·叶绍翁)
夜宿:
4.《夜宿山寺》(唐·李白)
5.《舟夜书所见》(清·查慎行)
生活感悟:
6.《观书有感(其一)》(宋·朱熹)
7.《观书有感(其二)》(宋·朱熹)
闻讯:
8.《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唐·杜甫)
回乡:
9.《回乡偶书》(唐·贺知章)
10.《采薇》(出自《诗经》)(六年级下册)
二、离情别绪
送别友人:
1.《赠汪伦》(唐·李白)(一年级下册)
2.《赋得古原草送别》(唐·白居易)(二年级下册)
3.《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宋·杨万里)(二年级下册)
4.《别董大》(唐·高适)(四年级上册)
5.《芙蓉楼送辛渐》(唐·王昌龄)(四年级下册)
6.《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唐·李白)(五年级下册)
7.《送元二使安西》(唐·王维)(六年级下册)
8.《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宋·王观)(六年级下册)
远离家乡:
9.《静夜思》(唐·李白)(一年级下册)
10.《夜书所见》(宋·叶绍翁)(三年级上册)
11.《长相思》(清·纳兰性德)(五年级上册)
12.《游子吟》(唐·孟郊)(五年级下册)
13.《泊船瓜洲》(宋·王安石)(六年级下册)
久别故国:
14.《示儿》(宋·陆游)(五年级上册)
15.《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宋·陆游)(五年级下册)
三、节日
春节:
1.《元日》(宋·王安石)(三年级下册)
寒食节:
2.《寒食》(唐·韩翃)(六年级下册)
清明节:
3.《清明》(唐·杜牧)(三年级下册)
七夕节:
4.《乞巧》(唐·林杰)(五年级上册)
中秋节:
5.《十五夜望月》(唐·王建)(六年级下册)
重阳节:
6.《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唐·王维)(三年级下册)
四、勤学励志
1.《夏日绝句》(清·李清照)(四年级上册)
2.《己亥杂诗》(清·龚自珍)(五年级上册)
3.《长歌行》(汉乐府)(六年级下册)
4.《石灰吟》(明·于谦)(六年级下册)
温馨提示:请使用湖州市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