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第5期《中国国家地理》内容简介
卷首语:题目待定
主打选题:待定
探访高黎贡山最后的秘境——主峰嘎娃嘎普植物科考
海拔5128米的嘎娃嘎普峰位于高黎贡山脉的北端,是这座巨大山地走廊的主峰。由于气候复杂多变、山势陡峭艰险,而且需要严格的审批手续才能进入,嘎娃嘎普鲜有人涉足,针对这里的植物学考察更是有着许多空白。经过艰苦跋涉,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所与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组成的联合考察队抵达了嘎娃嘎普峰4000米以上的高山草甸和流石滩,开展了为期一个多月的考察。这里有着怎样的自然景观,又生长着哪些独特的植被呢?
南海沉船新发现:南海西北陆坡一号、二号沉船背后的故事
3月22日,2023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揭晓,其中,南海西北陆坡一号、二号沉船遗址在22个项目中脱颖而出,成功入选。两艘沉落在海南岛和西沙群岛中间水域中的明代沉船深藏于1500米水下,本次沉船考古也是我国首次在离岸深海中进行的水下考古。一号沉船货物以瓷器为主,货物至少有10万件,二号沉船则以乌木为主。无论从埋藏深度,还是沉船体量,抑或是文物数量,两艘沉船都堪称世界级的考古发现。如何在水下1500米深处进行考古?沉船的发现是否意味着明代外贸离岸航线的存在?这些瓷器烧造于什么年代的哪些窑址?二号沉船为何会满载乌木,这些乌木为何人所需?本文就将揭秘南海西北陆坡一号、二号沉船背后的故事。
G331国道长白山段:一条穿越“三江源”的峡谷通道
长白山的峡谷通道有着331国道的伴行,人们走在这里,一路上得见难得一窥的火山熔岩地貌,难得一听的传奇故事,难得一见的异国风情,难得一尝的美味佳肴。这里已经成了大江南北旅游者追崇的时尚目标,运行在北京、长春、延吉、珲春的中国寒地高铁,也成了中国客流量最大和收益最好的高铁线之一。
超级建设者:辗转高空的镜头里被建设的城市
摄影师胡志民自2016年起开始用镜头记录超高层建筑的建设者们在高空作业、小憩等的种种场景,强烈的现场感和纵深感让观者为之眩目,这组图片,如同中国城市建设高速增长时期的缩影。自2003年起,随着中国经济建设的大规模推进,中国城镇化进入高速发展时期,各种建筑项目呈遍地开花之势,建筑业因此得以迅速发展,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不断提高,成为现阶段中国四大支柱产业之一,其从业人员截至2021年约有5282.94万人。这是一个庞大的群体,也是常常被大众忽视的群体,尤其那些身处超高空施工第一线的建筑工人,胡志明的镜头给了我们观察这些高空作业工作场面的机会。
印度西德干高原石窟群:这里收藏着隐身千年的“佛窟阵列”
佛教起源于印度,但到12世纪时已在这片土地上几乎灭绝,诸多平原上的佛寺也仅余断壁残垣。然而,在德干高原西部的山地褶皱中,却依然保存着数量众多、异彩纷呈的佛教石窟群。它们曾引起中国高僧玄奘的赞叹,折射着印度和佛教历史的跌宕起伏,也曾被遗忘千年。就让我们跟着本文作者,走进这片世界佛教石窟的原乡。
寿县古城:淮水“迷城”2000年
今天的寿县古城是一座非常低调的小城,然而在历史上却曾“四次为都,十次为郡(治)”,诞生了超过500条典故和成语。古城周边多洪灾,却建在地势低洼之地。周边洪水滔滔,城内却生活如常……关于这座2000年的古城,有许多令人费解之处。让我们走进这座“淮水迷城”,去探寻它沉淀在漫长岁月中的精彩和谜题。
缅甸因莱湖:掸邦高原的“江南水乡”
缅甸东部的掸邦与我国云南接壤,掸邦高原的主体就位于掸邦,在掸邦高原西南部有一片巨大的湖泊,湖中有200多个水上村庄,约15万人生活在水上,他们撑船捕鱼,建造“吊脚楼”,发展浮岛农业,湖中有缅甸最大规模的水上市场,还保留了大量南传佛教传统……这里阡陌皆水道,村庄尽泽国,宛如掸邦高原的“江南水乡”。它便是缅甸的第二大湖泊因莱湖(Inle lake)。
曾经塔幢并立,现在幢去哪了?
引言:我国不少古寺中都能看到经幢的身影,比如山西的五台山佛光寺、河北的邢台开元寺,有时在荒野田畴、居民楼旁也能与它相遇。但经幢又是陌生的,很少有人认识它、了解它,欣赏更是无从谈起。其实,唐宋时期的寺院中往往塔幢并立,且幢的数目一般远大于塔。这些幢现在的情况如何?作者带领我们去探访。
温馨提示:请使用湖州市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