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悔的选择:一位乡村女教师的职业梦想》:
宋亚楠静静地躺在床上,她越想越感到寂寞,空寥的夜晚让她有点害怕,想起今天的一切,两行热泪顺着脸颊往下淌。是委屈?没有人和她吵架怄气;是激动?学校没有什么值得激动的地方;是伤感?到农村中学来工作,是她自己的选择,没有人逼她就犯。
可是宋亚楠就是控制不住自己的眼泪。
宋亚楠出身书香门第,她的爷爷是一位知识分子,性情温和,处世谨慎,为人谦让。解放战争时期,在老家南京,爷爷被一位八路军将军看上,入伍为兵,专门负责战争时期的思想宣传工作。爷爷机智、勇敢,有很强的办事能力,在敌人的枪林弹雨中,出生入死,为本地区的解放事业立下了汗马功劳。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宋亚楠的爷爷随老将军入京,在老将军的安排下,干着一份舒适的工作。然而这位已到不惑之年的老战士,为积极响应党的号召,辞去北京的工作,来到西北边疆,支援大西北建设,把自己的毕生精力奉献给了党的事业。
宋亚楠的父亲是20世纪60年代的大学生,毕业后分配到省城铁路设计院工作。但正当他准备在事业上大干一场的时候,“文化大革命”开始了,作为“四类分子”被送进了“五七干校”学习,最后被发配到偏远山区进行改造,这样一待就是十多年。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宋亚楠的父亲被改正错误,安置到了学校,当了一名教师。
在宋亚楠的心中,父亲是伟大的,特别是他那吃苦耐劳的精神,一直是她学习榜样。最触动她内心的一件事,就是有一次父亲不慎将腿摔伤,为了学生,他竟拄着拐杖给学生上课。同事们问他为什么这样自己难为自己时,他说,他吃点苦没啥,要紧的是学生的前途。从父亲身上宋亚楠看到了当教师的辛苦,也体会到了当教师的神圣和崇高。她下定决心,以后要从事教育工作,当一名像父亲一样为教育事业踏实工作的人民教师。
可是现在看到眼前这样的处境,宋亚楠对自己的理想开始产生了怀疑。
宋亚楠是家中的老小,性格比较犟,生活很有个性,她认准的事,不做则罢,做非要做好不行。她的两个哥哥考入了名牌大学,毕业后分配到省城比较好的单位工作,这给她起了表率作用。
从小学到高中,宋亚楠学习成绩都很好,高中三年她更加踏实,根据她的平时学习情况,考个理想的大学不成问题。
然而在高考的那几天,命运之神与她开了一个不大不小的玩笑,她出了一点小小的意外,高考成绩很不理想,最后被一所师专院校录取。
宋亚楠是第一年参加高考,成绩虽然不好,却没有过多的思想顾虑,她准备补习一年,第二年考个理想的大学。
但宋亚楠的父母极力反对,劝她去上师专。父亲解释说,考上名牌大学也许以后能分配到好的工作,但并不是说一般的大学,就没有出人头地的希望。
在父母和哥哥的劝说下,宋亚楠上了师专,但她的心中一直不甘示弱,在大学里她整天埋头读书学习。
三年的大学生活,宋亚楠过得很充实,除专业课每年考试成绩优秀外,还摘抄了上百万字的读书笔记,当上了学生会主席,人了党。
说起百万字的读书笔记,有些人认为是宋亚楠摘抄的,没什么了不起的。其实,抄百万字的读书笔记谈何容易,这些内容是从众多图书中提炼出来的,是需要花费多少精力和时间啊。
福兮,祸之所依;祸兮,福之所存。宋亚楠虽然没有考上名牌大学,但她在学校学习的知识并不比名牌大学学生学得少。大学教育,主要是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个人支配的时间比较多,不管在哪所大学,只要自己抓住时间去学习,就能有较大的收获。
……
展开